金融之都---華爾街(紐約州)。聚集了世界頂量級的銀行家、證券商、經紀人。流通著5000多種金融證券,日交投總額3萬多億美元。年稅收入731。6億美元。
汽車之都---底特律(密歇根州)。美國汽車,全球最多。底特律產車,全美之冠(佔38.3%)。汽車生產職工達40多萬人。稅收是州財政455。09億美元的大頭。
科技之都---矽谷城(加州)。集中了世界半導體和電腦技術的精華,成為美國國防、宇航、電子工業的神經中樞。使州財政收入成為全國之冠(1310。99億美元)等等。
美國各級政府首腦,民選產生。因此,他們都是眼睛向內不向外的。縣長管縣政府的工作,市長管市政府的工作。河水、井水,涇渭分明。平常,州長是不會 去管縣、市政府的事。同樣,市長也不允許州長、縣長干擾市政府的工作。他們都是:責任在下面,帽子在群眾。比如去年,加州電力緊張,新總統布希下巡以 示關心,州長戴維斯不但沒到機場迎接,反而一見面就很惱火地說:就是你的政 策,把我們坑苦了。
我們在美國實習的地方,是加州南部的洛杉磯市政府。全市人口400多萬,剛好與筆者在國內工作的城市人口數大致相彷。但是,兩個政府的財政年收入大不一樣。洛杉磯市是151億美元,而本市是小數點往前挪動了兩個位,1。5億美元。
平常,洛杉磯市長的工作大多是在電腦鍵盤上完成。市長之間或與各部門負責人的聯繫以及小型的「碰頭會」,也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不用會面。因此,很多的高級公務員都採用了「彈性時間」上班。一月一次的市長公開辦公日,是政 府的核心工作。會議有制定政策的權力,比如,制定征、減、免市一級稅收的政 策,刺激社會各項事業、尤其是經濟的發展。這是市長的主要工作職責。
有人問:中、美兩國市長的工作有什麼不一樣。我認為,大不一樣。中國的市長是站在群眾的前頭,而美國的市長是站在群眾的後面。假如把群眾比作車子 的話,中國的市長是在前頭拉車,執行政策,領導帶頭;美國的市長是在後面趕車,制定政策,吶喊揚鞭。用當兵人的話說:站在前頭的,是將軍;站在後面的, 是元帥。所以說,中、美兩國的市長,就像是將、帥市長一樣。
美國有商業銀行15000家,這些銀行規模都是挺大的。如我們實習的「美國銀行」,是全美首一百家大銀行之一,總資產為1781億美元,擁有1312個分支機構。
這些商業銀行大都是私營銀行,只有小部分帶點國有股份,同樣,美國的企業大都是私營企業,也有部分國有企業。銀行與企業的借貸活動,純屬私人生意, 完全市場行為,公平交易。銀行貸款給企業,不算什麼支持;同樣,企業向銀行借錢,也沒想到感謝。個人交易,各打算盤,各安天命。划得來,OK。魚兒得水, 相得益彰。不存在什麼賄賂、瀆職的問題,也不存在什麼「籠子」政策,審批權 限的問題。
在美國,銀行信貸活躍,企業資金充裕。存貸收支,大體平衡。經濟發展異常活躍。對比我國,國有銀行與私營企業之間,咫尺天涯,往來不多。一邊是國有銀行的庫款「水漫金山」;一邊是私營企業的資金「乾涸缺水」。然而,兩者相見不相通,可望而不可及。
自己掏錢,讓別人翻自己的「老底」,那是傻瓜才會做的事。可在美國非常 普遍,這叫查詢信譽。美國社會,推崇信譽。不論是公務員、做買賣、打工仔都要講信譽。就拿租房來說,本來很簡單的事。租戶看上了,房東合算,OK!可在 美國完不了,必須例行手續:租戶要填表、交查詢費,讓房東查詢自己的信譽歷史。
美國有個「信譽調查局」(Creditbureau)全國聯網,每個公民都有記錄在 冊。只需20美元,簡單的個人資料,一授權,一按鈕,你的銀行、納稅、社會行為等「陳年舊賬」即時亮牌,一覽無遺。如果信譽是OK的,一路暢通無阻。正如 國內的「A」級企業,在銀行的信貸、在海關的進出一樣,一馬平川,全是綠燈。 倘若你有一丁點的不良記錄,很難想像能在美國出人頭地。
美國的土地質量也是很惡劣的,尤其是中、西、南部,全是沙漠地帶。然而, 高度發達的農業耕作技術,不但使美國農民乃至全國人民能自給自足,還有價廉 物美的農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出國外,成了糧食、水果、農產品的出口大國。可以 說,美國的農業強國是在沙漠上建起來的。
奔馳在美國的高速公路上,好像坐上了「迪斯尼樂園」的「過山飛車」。美國的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它縱橫交錯,起伏通暢。城市是這樣,農村也 一樣。看上去舒服,跑起來痛快。不難想像,全美國1。5億輛車日夜不停在這些公路上飛馳奔跑,不知道拉動了多少消費。
美國每年投入公路的資金,數額巨大,難以統計。僅聯邦政府無償投入,就 達2510億美元,相當於10條北京-廣州的高速公路。還有各州、郡(縣)、市政 府的投入。修路的投入,大都來自借貸、債券。回報收費打入油價償還。其根本所在,就是讓路走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