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會問:我們來自何方?我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地方?我們又會走向哪裡去?
當我們有了人文意識之後,在不斷地對以上許多問題的苦苦追尋之中,使我們人類擁有了現代文明。
我們所生活的空間和時間是我們人類存在必須時刻準確把握的理念。在不同地進步時期,我們對時空的理解也在不斷地改變。但是,無論在任何時期,如果錯誤地評估了他們的屬性,那都會給我們帶來無限地悔恨。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對我們來說真是太重要了。
現在指導我們認識我們所能看到的時空理論是:「宇宙大爆炸學說」(the big-bang cosmology)。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論,它嚴重地阻礙了我們對星系的認識,以至影響了我們對恆星的認識,對地球本身的認識。當你在以後認清楚它的本質時,你會發現人類應該越早放棄它越好。本文的宗旨就是向人們揭示「大爆炸」學說的本質,呼籲並聯合更多的人向人們呼籲:「宇宙大爆炸」學說是一個錯誤認識!是一個對人類思想發展史極具影響的嚴肅而且重要的錯誤理念。
宇宙大爆炸學說認為:我們的宇宙起源於一百五十億年(這個時間仍在修正)前的一次大爆炸,在一個很小的奇點上,由於粒子發生(無中生有)的不均衡,使粒子漲落的推力炸開了我們的時空。他的理論基礎是愛因斯坦(Einstein.A)的《廣義相對論》。他的學說基石是拼湊起來的三個觀測現象:遙遠星系的整體退行、宇宙物質中氦等輕物質丰度的解釋和宇宙背景輻射的解釋。宇宙大爆炸說起源於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由於三基石的顯現,該理論逐漸被科學界所接受,並確立為:《現代宇宙學》。發展到八十年代後,它又進入一個完全思辨的「弦」的或者是「膜」的數學的推演階段。並且依據數學歸納的啟示,提出了各種宇宙的演化模型。
以下,我們開始討論宇宙大爆炸學說的屬性。在討論中盡量不使用數學公式,因為我們討論的都是基本概念,有時用數學公式來表達容易產生歧義。
二、思想準備
1、實際上,宇宙大爆炸說真正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更遠的時期。對於大爆炸學說的思想起源,霍金(Hawking.S)在《時間簡史》中寫道:當然,宇宙開端的問題在這之前很久就被討論過。根據一些早先的宇宙論和猶太人/基督教/穆斯林傳統,宇宙開端於有限的、並且不是非常遠的過去的某一時刻。對這樣一個開端,有一種議論是感到必須有「第一原因」來解釋宇宙的存在。(《時間簡史》第17頁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
擴展開來看,人類早先的宇宙論和宗教思想對宇宙的探討是一種古代思辨學說。究其宇宙應有開端的觀點是來源於生物生命和大多事物的不可逆現象這一事實。你想,人的生命不可逆,那就是一個過程,既然是過程就要有開始,也要有結束。不過那時候人類認識的宇宙時空實在是太小了,和現在的動則百萬年的生物進化史相比較,再拿這種古代學說來說明現代宇宙問題,應該說是沒有太多的科學意義。
但是,在這兒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深刻的文化理念,對於大多數宇宙學家的思想影響深遠。特別是愛因斯坦,霍金也在其列,要不他也不會寫出上面那段話。
這種影響使現代宇宙學家在一有可能的情況下,他就會把所感受到的事物都歸納到宇宙有限的概念當中去,這樣形成的「現代宇宙學」讓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拼湊起來的故事。
2、真正使現代科學家們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是有限的物理理論,應該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思想萌生於卡諾(Carnot.S),他對此做出了不朽的建樹。1850年,克勞修斯(Clausius.R)從能量守恆所提供的新的角度描述了卡諾循環。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克勞修斯說法及開爾文(Kelvin.L)說法,雖然描述的是兩類不同的現象,表述亦很不相同,但二者都強調了不可逆過程:克勞修斯說法實質上是熱傳遞過程的不可逆;開爾文說法是功轉變為熱的過程不可逆。這兩種說法是完全等價的。它們都可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表述是熵增的概念,「熵」是一個複雜程度的函數,對熵概念泛化使其成為熵的理論,它不僅可以運用在自然科學方面,如:物理學、化學、地學、醫學、農學、工程技術、宇航、超導、激光、新能源探索中,還可以運用到社會科學方面如:歷史、文藝、哲學、教育、經濟以至於神學中去。
如果我們的宇宙在時間上是無限的,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功或熱的轉化過程的不可逆。那麼,我們的宇宙早就應該是一個恆熱的、沒有任何變化的世界了。但是,我們的宇宙現在生氣勃勃,並沒有「熱寂」問題的顯現,為什麼?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人們一個半世紀了,在這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一個半世紀裡,人們為它苦苦地探尋著各種出路。如果宇宙開始於一點,也是解決以上問題的辦法之一。但是,這種解決辦法並不可取,本文在以後將試圖給出「熱寂」疑問的其它解釋。
簡單性、普遍性和不可逆性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三大基本原理。對於前面兩個原理已經沒有太多的爭論。對於不可逆性,因為在物理學上有時間反演、T對稱、時間悖論等物理概念,所以沒有給出此定性。對於這個世界的不可逆性,要想證明非常簡單。理論起來卻非常繁雜,因為它已有150年的文化科學積澱。本文限於篇幅有限,僅給出原理定性。
任何一個理論,無論它是哲學的、社會學的、還是物理學的,如果它是一個與實際貼切的理論,那他就應該遵循以上三大基本原理。現代宇宙學不遵循普遍性原理:宇宙大爆炸是單一性的,誰也沒見過可以從你我手中能再炸出一個宇宙來。所以說宇宙大爆炸應該是一個錯誤的學說。
對於宇宙的反演,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霍金曾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研究宇宙大擠壓(Big Crunch),愛因斯坦的宇宙學公式曾預言可能有這麼一個階段。那是一個逆演著的時空過程,物理理論幾乎全部反了過來。得出的結論也太荒謬。最後,霍金不得不放棄他的理論。
3、還有一個問題是夜晚的天空為什麼是黑的?這是經典宇宙學中的一個著名的問題,它就是奧爾伯斯佯謬(O lber's Paradox)。
1823年,奧爾伯斯寫了一篇宇宙學論文。他說,想像一下,如果恆星均勻的分布在宇宙空間裡。離地球近的恆星,自然看起來就大,但遠處的恆星數量多,因為在一個固定的視角下,距離越遠空間就越大。如果宇宙是無限的,這樣的球殼也將有無限多個,這就意味著天空中將充滿星星,夜空將會和白天一樣明亮。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夜空卻是黑的.如何才能消除觀測與理論之間的矛盾呢?
奧爾伯斯佯謬的數學表達,是對無限空間的發光體的積分。它的初始條件和推導基於以下的宇宙學觀點:
A、宇宙中恆星(發光體)的分布是均勻的。不過,在1823年我們還不知道有星系的概念。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恆星的分布是成團的。
B、宇宙中恆星之間應該沒有遮光物質。現代宇宙學認為:遮光物質的存在並不會影響光線的傳播。但是,就是在這些最基本、最簡單的問題上,由於古老觀念在作祟,使我們屢犯固執的錯誤。上世紀三十年代,天文學在探討銀河系時,就是因為忽略了遮光物質,使我們把太陽系當成了銀河系的中心。現在,21厘米波基本給出銀河系的圖像,如果沒有遮光物質,我們看銀河系中心,那裡應該是個大火球。
C、宇宙中恆星的光線,無論傳播多遠都不會改變其性質。這個問題我們放在後面討論。
以上三點是奧爾伯斯佯謬成立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但是現在可以看出:其中任何一條都不可能確立。所以奧爾伯斯佯謬在揭示宇宙是有限的實際意義不大。
奧爾伯斯佯謬思想令人深思,它的基本理念是光線傳播的普遍性。用它還可以導出一個有用的定理-輻射平衡定理:宇宙中,在足夠大的平面上(與邊界無關),從一個方向通過的光線和從另一個方向通過的光線基本相等。推廣到立體情況:在足夠大的空間裡,向外發出的各種輻射和接收到的各種輻射應該基本平衡。這個定理在後面我們要用到。
三、科學的缺憾
人類的進步,使我們能夠冷靜地和理智地去看待我們身邊發生的事物。近幾百年來我們還學會使用一套方法-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各種事物,並且讓我們受益匪淺。
但是,要是給科學的方法下定義卻非常困難。我們看到:對現代宇宙學的研究集中了現今世界上最為聰明的人。特別是近幾十年對弦論(String Theory)的探討更成為一場席捲理論物理的大風暴,它的威力之強與性質之奇都是前所未見的。相信弦論的人將其視為「最終理論」,認定它涵蓋了所有基本物理現象。有這種大氣魄的理論所剩不多。只有弦論生命力強韌,不僅生存下來,還成為學術的主流。今日當紅的高能理論物理學家大多是弦論專家,盼望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的學生也一窩蜂地去擁抱弦論。在學術市場上,傑出的年輕弦論學者十分搶手。只有在弦論這個領域,才會見到拿了博士學位僅兩三年的年輕人,就能當上哈佛、加州理工學院的正教授。可誰又會懷疑這些會不是科學的方法?
現代宇宙學的最大失誤卻正在於此:科學的方法是演繹和歸納並用的方法,愛因斯坦卻只選擇了歸納。我們沒有必要去證明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方程式是否正確,因為它的解實在太多。現代宇宙學在沒有弄清楚宇宙的基本構成單元-恆星是怎樣形成的情況下(包括星系的演化過程),卻依據某一公式的單項解去奢談宇宙的創生,這能是真實的嗎?
還是霍金先生說得好:我們發現自己是處於使人為難的世界中。我們要為自己在四周所看的一切賦予意義並問道:什麼是宇宙的性質?我們在它之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們從何而來?為何它是這個樣子的?我們採用某種「世界圖」來試圖回答這些問題,如同無限的烏龜塔-一個支持平坦的地球是這樣的一種圖像一樣,超弦理論也是一種圖像。雖然後者比前者更數學化、更精確,但兩者都是宇宙的理論。兩個理論都缺乏觀察的證據:沒人看到一個揹負地球的大龜,但也沒有人看到超弦。(《時間簡史》第153頁)
請你看看以上這兩個宇宙理論,哪個是用科學的方法得來的呢?宇宙大爆炸說把我們的宇宙攪得是烏七八糟,到處都是未解之謎,到處都是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誰能說它是科學的呢?可誰也不能說它不是科學,這就是科學的缺憾。
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應該是一個完全自洽的科學體系。它不應該像中學生幾何課本上的作業題,要到處去尋找對它的證明。例如牛頓的力學體系、化學體系和普利高津(Prigogine.T)的耗散結構理論等許多自然科學體系,這些都不會有人要到處去尋找可以證明它們的例證作為基石。現代宇宙學僅僅只拼湊起了三個例證,還美其名曰「三大基石」。由此來看,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現實的嗎?
愛因斯坦確實是歸納大師,他想把我們已知道的四種力(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歸納到一個數學表達式之下,並稱其為:「大統一場理論」。這個想法曾經使許多人著迷,但是他的願望到現在也未能實現。在這裡我們不禁想問:這個公式就是寫出來了,它能是大統一理論?我們已經知道的四種力,就能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全部的力交互方式嗎?
現代宇宙學認為,使宇宙膨脹的力是量子漲落。量子漲落可以歸入以上哪一種力呢?當然它不是引力,更不會是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又都是短程力。它又怎麼能把空間、星系炸開的呢?現代宇宙學可以說是漏洞百出,它不僅沒能解決多少實際問題,而且還推出像宇宙「人擇原理」這樣的許多怪分支來。宇宙大爆炸說完全攪亂了幾千年人類的思想積澱-自然哲學體系,最後霍金先生還著實幽默了一把:「以尋根究底為己任的哲學家不能跟得上科學理論的進步,……這是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以來哲學的偉大傳統的何等的墮落!」
然而,如果我們現在就放棄宇宙大爆炸學說,打破現代宇宙學的時間和空間對我們思想的約束。我們發現:星系的演化過程就會展現在我們面前。在星系演化理論下,我們的宇宙變得非常和諧。所有問題,可以從上帝的第一推動談到星系演變、恆星的誕生,一直談到地球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它是一套完整的理論,使我們的世界並不存在過多的未解之謎。在一般的原理上能讓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科學家)所理解。所有人,包括哲學家、科學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參加為何我們和世界存在的問題的討論。我們所看到的宇宙並不複雜。
可是,現代宇宙學家們和一些不大懂科學的現代哲學家們,自從誕生現代宇宙學後,他們都變得非常固執和有一點點神經質(這和現代宇宙學的牽強附會有關)。他們好像是在捍衛一種神聖,根本不想聽別人在說什麼。要是有人提及宇宙大爆炸學說不成立,他們恨不得就將其趕盡殺絕。他們憑藉宇宙大爆炸說是主流學說,現代宇宙學在世界有上億萬美元的投資。對於有不同意見的論文,那是根本不可能在主流刊物上刊登的。這不能不說是人類進步的悲哀,也不能不說是現代文明的墮落。
現代科學已經非常進步,可是在一些簡單的自然科學問題上還是顯得非常固執和多次不願意改變原本固有觀念。譬如我們最早認識到的電是磨擦生的電,以後只要是有關電的現象就都要往磨擦生電上扯。現在幾乎所有的教科書都認為:雷電是磨擦產生的電,儘管我們在實驗室裡不可能重複這種現象。然而,當你告訴他:地球磁場的作用產生了雷電,並且給出合理的解釋和完整的數學推導,可就是沒人相信這件事。因為愛因斯坦說過,現代人根本不可能理解地球磁場。
單憑幾篇好的科學論文根本不可能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髮起一個聯盟-反對「大爆炸」聯盟,讓許多有能力的人認清當前的科學狀態,組織起來,去鏟除宇宙大爆炸學說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拯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對所見事物的感知。該聯盟的組織最發達時,人數不得超過80人。
四、宇宙的年齡
現代宇宙學將宇宙的年齡定在一百五十億年之內,這裡顯然就有一點小矛盾:銀河系有的球狀星團的年齡就已經超過一百六十億年。不過大爆炸說並不在意這些,因為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初期的得到哈勃常數而推得的宇宙年齡僅有二十多億年,早期宗教的宇宙年齡也只有六千年。對於現代宇宙學來說,這些都是可以調整的,但是觀念卻是不能動的。
在天文學,我們分析恆星和星系的光譜時發現:它們的頻譜會紅移或者紫移,經過長期觀測星光頻譜的移動,它基本可分成兩個部分。其第一部分是發光物體實際視向運動產生的頻譜移動(Doppler效應的結果,在恆星觀測中普遍適用)。還有一部分就是與視距相關的紅移,有叫宇宙學紅移,對這一部分頻移的現代宇宙學解釋頗具爭議。
這一部分紅移的數量級大約是光行走,每百萬光年有不到萬分之一的頻率降低。哈勃當年也沒有仔細考慮(不用考慮,當時對光的科學認識才剛剛開始,也沒想紅移的解釋還有另外的可能),就隨意將這部分紅移也歸入發光體的運動紅移。並且歸納出哈勃常數-星體逃逸速度和距離間的函數,依此紅移就是宇宙膨脹的反映,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石。
在看似簡單事物,隨意給出一種解釋,可是要用來解決重大理論問題,這時的隨意可能會引出大的麻煩來。現代宇宙學認為,宇宙的膨脹是星系間的擴張,星系本身並不膨脹。可是在恆星的紅移中也存在有視距相關紅移,當我們計算恆星的實際運動狀態時就必須扣除掉這部分紅移,也才可能正確表達出銀河系的狀態。如果把恆星的紅移全部算作運動紅移,雖然其數值不是很大,可誰也沒見銀河繫在膨脹啊,而且還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膨脹。
有許多類星體的紅移值都超過4,有些甚至更大,這已不是什麼新聞。依據該值,用哈勃常數反推視向距離,至少也在600億光年以上。許多星系學家都默認了該值(《星系世界》38頁 陳秉干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但是宇宙學家不能承認,因為600億年太大了,不好再調整了。那只有做狹義相對論修正。通過修正之後,類星體的膨脹速度就小於了光速,視距也在150億光年之內了。不過這一修正又把問題又修正出來了:許多星系和類星體,在100億光年之前幾乎都粘到了一起。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一部分宇宙學家認為,你看到的600億光年的類星體不是600億光年的距離。因為宇宙是一個時空彎曲的閉合體,你看到的600億光年的星光已經在宇宙閉合體內轉了好幾圈了。
談宇宙閉合體時現代宇宙學家喜歡把它簡化到用二維情形表述,即如球體表面-有界無邊。在以下我們可以從視點上看,你無論站在球體的什麼地方,在球體的表面都會出現兩個頂點:即你腳下的那個視點和該點相對應的另一個點。把它推廣到宇宙閉合體中,銀河繫在宇宙閉合體的一個頂點上。三維地望出去,也就是從任何方向看出去,如果另一頂點上有一個亮星系,我們就會看到它無處不在。沒有?再從另一頂點看回來,就會有銀河系,它應該佔滿天空中的每一個角落。這樣我們的夜空應該比現在明亮,可能嗎?
我們在天文學的觀測中,現在總結下來也只有紅移量和天體到我們之間的距離有比例關係。如果宇宙真是大爆炸產生的,那麼星系的演化形態、星系重金屬的含量、星際物質一些輕元素的含量都應該和距離相關。但是這些都沒發現一個有說服力的視距相關現象,所以單獨的星系視距紅移量不可以用星體的退行來解釋。百萬年對光運行來講可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我們認為光在這麼漫長的運行時間裏是由於引力作用造成了距離相關紅移,這不能算是不合情理的解釋。所以說光在上百萬年時間的傳播中,由於星際物質引力的作用,可以造成光的一點點的性質改變。
宇宙的年齡,對星系的演化來說150億年太小。它只是恆星演化的時間量級。用這樣短的時間不足以使稀少的宇宙物質凝聚為星系。星系要演化,宇宙大爆炸學說就必須放棄。
五、宇宙背景輻射
1964年,彭齊亞斯(Penzias.A)和威爾遜(Wilson.R),在調試他們的喇叭形天線時,出乎意料地接收到一種無線電干擾雜訊,現代宇宙學稱之為3K溫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是繼1929年哈勃發現星系譜線紅移後的又一個重大的發現。宇宙學稱這一發現是,使我們能夠獲得很久以前宇宙創生時期所發生的宇宙過程的信息。
「宇宙背景輻射」!有意思的概念。在有熱力學之前,自然事物有「溫度背景」的概念。當熱力學定義溫度為物質狀態屬性的表象後,溫度背景就不大提了。再說3K溫度附近的低溫輻射都是些沒什麼穿透能力的(就像行進在黑暗中,黑暗是撲面而來的感覺相似)波,這些輻射應該是不太遙遠的星際物質的溫度波。在現在的宇宙中怎樣會,能是這樣低的溫度,又是非常遙遠的宇宙爆炸的背景殘留呢,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現代宇宙學連最基本常識都不要了:我們看大爆炸,原子彈大爆炸、超新星大爆發,無論爆炸有多麼遙遠,只要能看到它就都是一個火球。現代宇宙學看到的大爆炸卻是一個幾乎最低的溫度。
依據現代宇宙學,如果存在宇宙大爆炸殘留背景,那應該是在爆炸波的法線方向上。在閉合的宇宙時空裡,我們的視線方向應該看不到它們。
總之,這種微波低溫輻射應該是不太遙遠的宇宙暗物質的溫度表象,沒有什麼實際的理由可以把它和宇宙創生聯繫在一起。
如果現代宇宙學另外認為,不是背景,只是3k溫度輻射是宇宙大爆炸的殘留。可是現代宇宙學又不願意承認,宇宙中會有這麼許多的暗物質存在。因為它根本無法解釋在宇宙大爆炸中為什麼一部分物質能變成恆星、星系,可是另外一部分卻只是宇宙的暗物質。
六、物質的輪迴
二十世紀天文學的偉大發現之一是全面地認識到恆星的生命演化過程。其中精彩的部分是:應用原子核物理學的原理,闡明恆星的燃燒是氫、氦等物質的核融合。並且由此生成組成宇宙的其它一些物質,最後恆星經過新星過程演變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等。在這個恆星生命的過程中,能量釋放是劇烈的,在熱力學第二定律和其他規律的規範下,我們享受著燦爛的陽光,並且生息不止。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已經被展現出來,我們應該問:這些氫、氦等輕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如果這個問題可以切實地得到解決,那麼我們的許多重要問題:如熱力學第二定律疑問和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無限增多的宇宙靜寂疑問都會迎刃而解。
現代宇宙學也正是想從此處入手,它認為氫、氦等物質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在爆炸發生後的不到半小時裡,溫度迅速降低到100億度,宇宙間只存在密度極高的中子、質子、電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但整個體系還在不斷膨脹,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時,中子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有的衰變,有的同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在各種天體上,氦丰度大約是30%。用恆星核反應機制是不能說明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氦的。而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溫度很高,所以產生氦的效率也很高。現代宇宙學得意地說,這足以證明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這一事實,是基石。
能解釋以上重要問題,不外乎有這樣兩種可能:第一種解釋是創生說,另一種解釋是輪迴說。創生說又可分為,急速創生說和連續創生說兩種。大爆炸理論屬於急速創生說,天文學家霍伊爾的穩恆態宇宙是連續創生說的代表。穩恆態宇宙論,因為沒有得到天文觀測的支持,因而已被放棄。科學界普遍認為,連續創生說已是昔日黃花。而大爆炸的急速創生可以說是如日中天,所以直到現在也都根本沒有輪迴說表達的份(在此處我們好像又回到了早年的宗教時代)。
在表述輪迴說之前,我們先談第五種力。說它是第五種力是因為在此力之前已確認有四種力,而實際上它應該排在引力的前面。是牛頓(Newton.I)最先有提到過它,因為當時的侷限性,牛頓沒能說出它的本源,而將其稱為上帝的第一推動。還有人稱它為離心力,在星系和恆星上它的表達是角動量。它是星系演變的動力,大多數的恆星的生命都要靠它來啟動。它是瀰漫在宇宙當中的一種趨勢力,星系長期的演化使它們聚積到了一起。我們對它只需要像牛頓當年承認萬有引力的存在一樣,承認它的存在即可。由於它的存在造就了組成星系的眾恆星,也就是它使星系的姿態千變萬化。
仔細看星系的照片,特別是在漩渦星系的邊緣,第五種力的作用令人震撼。各種星系的形態就是這種力和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巨大星系演變的過程中,恆星演化輪迴會時常發生,邊緣的恆星在演化過程中逐漸帶著它們演化出來的許多物質奔向星系的中心-星系核,最後一直會歸入到星系核中去。
天文學家認為星系核當中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其實際星系物質落入黑洞的過程,也就是一個「熵」變為最小的過程。在此之後我們只需證明活動星系核有許多物質能噴流出來,即可完成物質輪迴說過程的詮釋。
下面我們開始比較急速創生說和輪迴說解釋輕物質問題的各方面可能性。
從哲學的層面上看:創生說的無中生有實在太困難。現代物理學對物質的定義是:我們所看到的物質,無論是粒子或者是反粒子,它們都是運動狀態的表象。在急速創生說中,宇宙中所有的動態表達可以一次創生?這在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中都無法得到理解,更何況還要把他們全部放到一個點裡面去呢。而物質輪迴說卻不存在任何哲學障礙,依據前面推得的「輻射平衡定理」,在有限空間中無論從物質或是從動能的角度講它們都是守恆的。由此規範,物質的輪迴可以充分自洽。
從物理層面看:大爆炸創生說僅給出個宇宙學公式,而這個公式卻不能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用它來猜度宇宙,那就只好要到處去尋找所謂的例證了。物質輪迴說認為,星系和組成他們的恆星都是生命體,物質可在此生命過程中輪迴。而星系、恆星的生命過程都是一種力學過程,它完全可以用計算機進行模擬。物質輪迴說在物理上最後存在的困難,就只有黑洞噴流的機制疑問了。實際上黑洞噴流機制非常簡單,首先巨大黑洞的內部溫度和壓力對產生氫、氦等物質不存在問題,其次黑洞的物質噴流可以看成是黑洞質量和自轉速度的函數,具體的噴流形式是兩極管狀急速降壓輕物質噴流。由於在此的篇幅有限我們就不詳細討論了。
從天文觀測角度看:大爆炸創生說可以說是沒有多少觀測事實能夠給予支持,創生的大爆炸誰也沒有看到過,多少有一點支持宇宙膨脹的紅移與視距相關的事實,也根本經不住實質性的推敲。而物質創生說和星系演化理論是相輔相成的科學體系,它能從星系的生成開始,談形態、求證各種物質含量,最後去說明類星體的噴發性質。這些都是實際觀測到的事實,只要說得明白,應該都是證明。
從不能解釋的天文現象看,大爆炸創生說不能解釋的天文現象比比皆是:星系的形成,恆星的起源,類星體的性質,暗物質的存在,它都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更需要提請注意的是,大爆炸認為是它揭示了氫、氦等物質的形成過程,可是在同時形成的氘、鋰同位素的含量問題上卻仍然不能給出解釋。氘、鋰同位素是極易遭到破壞的物質,而它在宇宙中的許多地方都有著非常高的含量,用大爆炸理論根本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有些天文學家卻很能自圓其說,他們認為氫、氦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而氘、鋰同位素是活動星系核噴流出來的。我們可以想一想,宇宙有了活動星系核的物質噴流,它還要大爆炸有什麼用?正是因為如此,大爆炸學說從來不願意承認類星體的存在和它的物質噴流形式。
無論你從何種層面去看:物質輪迴說解釋氫、氦等物質疑問貼切、實際,它也是解決「熱寂」問題的最佳方案。而對於大爆炸創生說來講它根本就沒有存在的空間。只是因為現代宇宙學把空間、時間和所有的一切都放到一起去創生,並告訴對此無任何體驗的人們:「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引起了大爆炸,這些問題在邏輯上就是沒有意義。你們都是三維動物,兩維動物(?)看不懂你,你們也不會想明白大爆炸。」 你們看看,大爆炸說真能唬人。
七、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人擇原理」自得慶幸的感覺未免太好了。他說,為什麼宇宙是這樣的而不是別的樣?是因為它若不這樣就演化不出我們人類,而沒有人類,就不會出現對初始條件的追問。但是在宇宙學中,問題有些特別,宇宙只有一個,因而它的初始條件或者邊界條件也只有一個。他們認為物理定律必須是現今這樣的,否則就不會有觀察者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人擇原理的考慮,是十分恰當了。」
實際上地球人類在宇宙中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地位,智慧生命體在以前發生過,現在會發生,今後還要發生。而我們現在必須要擺脫那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星系演化理論認為:星系是生命的過程,恆星、行星也是生命的過程。人類對於地球的生命過程來說,擁有現代技術的人們,幾乎可以說是地球肌膚上的癌細胞,他們會加速地球的死寂。地球生命留給我們人類生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現代宇宙學要想僅憑頭腦高智力的構思、嚴密地邏輯運演就對宇宙的構造並歸納法則,只想追求和諧、簡單和統一性,追求通過數學方程式就對宇宙實施理性控制的熱情。從而輕易丟棄了對我們身邊發生事物的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那這種熱情一定要犯帶有偏見性質的錯誤。
偏見(Prejudice)從字面上看就是指前判斷(Pre-judg-ment),即在考察事物的證據之前就把一些論點拒斥掉了。偏見,正是強烈地感情用事的結果,而不是運用可靠推論的結果。假如我們希望找到事物的真理,那我們就務必儘可能以完全放開禁錮的頭腦去考慮全部的問題,並且還需要深刻意識到我們自己在自然事物中的侷限性和癖好性。
各種數學方程式僅僅只是表達事物單一屬性的一種語言方式,在科學的進程中這種表達客觀、精確,而且有說服力,它對人類進步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它絕對不是事物本身,有人追求通過數學方程式就對宇宙實施理性控制的態度,這在上帝那裡都是無法通過的,雖然說上帝已經非常寬容。使用數學語言和我們使用其他語言一樣,首先我們要明白自己說的是什麼,也就是要先看看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盲目地加入個人的癖好,那種結果是沒有不出問題的。
人們會說,星系演化理論又讓我們回到了問題的起始。我們還是不能解決空間是否有限,是彎曲的嗎?時間有起始嗎?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有沒有中心有沒有邊?宇宙有沒有生老病死有沒有年齡?這些恐怕是自從有人類的活動以來一直被關心的基本問題。對於以上問題正是難於解決,因為人類沒有看到能反映這些問題的基本信息,也只能去靠猜想了。但是現代宇宙學對它猜錯了:我們看到的宇宙比現代宇宙學想像的要大得多,時間也長的多。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的宇宙並不是大爆炸所產生的。
聯盟會員厭煩那種氣吞宇宙的科學家,厭煩那種想用一個公式,或者一句話就想表達整個宇宙的人。因為科學史告訴我們,把自己所認識到的一塊天地說成是整個宇宙的人,到最後沒有一個不是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我們還是應該將時空無限問題交給哲學家去討論吧。
我看過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何香濤教授的相關宇宙創生的講座,他講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在這裡我並不是說他在治學方面有問題,只是感覺像他這樣有高素養的人講現代宇宙學也是難為他了,一個勤奮的大學教授在講一門學問時一直是放不開,更怕意想不到的提問,真不容易。因為關於許多宇宙學方面的內容給人感覺非常奇怪,以至於讀起來它來更像是科學幻想。如果它是一門真實的科學,那應該經得起實際地思考和各種詰問。
如果星系演化理論被一個中學教師所理解,他會把它講得眉飛色舞,並且還沒有什麼可以顧忌的疑難。因為星系演化是實際發生的過程,它很容易自圓其說,自然界的普遍真理無所不在。
在研究現代宇宙學的過程中,大爆炸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宇宙的變化常常並不符合我們長期以來已經確立的思維方式,我們要理解宇宙,需要新的思維方法。所以我們敞開大門準備要接受一些更加奇異的概念。
星系演化學說認為,人們的思維方法是人類長期演化的結果,它應該符合自然界本身的規律。關於要接納更加奇異的概念,人類應該慎重地對其反覆思考和驗證。因為搞點異想天開的事誰都會,到底它是不是真實的那就很難說了。
聯盟會員尊重有真實思想的人,科學的進步來自於各種假說和設想。我們決不可以將其稱為,納粹的「東方科學家」、通俗科學的「反論家」(paradoxer)、現代的「民間科學家」而鄙視他們,任何人的慎重思考和詰問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現代宇宙學通常的實踐是不理採他們,但願他們趕快閉上他們的嘴,因為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底氣不足,他們無法面對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
聯盟會員願意解答來自各方面的疑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