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上網瀏覽,總是時不時地看到他的名字,但細看內容,才知道不是關於這個中央電視臺的"名嘴"如何主持新聞節目,而是關於他本人如何成了新聞。
這些日子來,在中國大陸,不管是大報還是小報,也無論是印刷傳媒還網路傳媒,均滿腔熱情地炒作水均益,不是"跟蹤報導",就是"熱點分析",再加上"網民熱評",就連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的網路版,都在主頁上開了一個專門討論水均益問題的"網民熱門評論文章"專欄。
水均益到底出了什麼事?
新聞人成了"新聞人物"
據《北京晚報》報導,水均益近來某日深夜在京城某家夜總會與某位服務員發生糾紛,"據當時在夜總會裡的人員說,水均益當場把一杯酒潑在服務員的臉上。"
但是,談到為何發生糾紛、水均益是否醉酒、酒水是有意"潑"出還是無意"灑"出等細節時,中國大大小小的傳媒卻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說法。
一些細心、敬業的記者不辭勞苦,或者找到調解此事的民警,或者找到熟知水均益的央視同事,為此"案"詳細取證;還有一些有幸得知水均益手機號碼的記者,更是不屈不撓地撥著那個無人回應的號碼,試圖掌握當事人的"第一手供詞";無奈這次水均益採取了沉默無言的"封口"策略,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傳媒對此"案"的熱心程度,據《新聞晚報》的說法:水均益的"沉默卻激起各方輿論更大的猜測,使得此事信息出現'一頭熱'。"
倒是作為"執法部門"的公安局對此"案"態度冷淡,認為那不過是一次普通的口角,經調解雙方已經和好,甚至都談不上是什麼"案子"。那家夜總會的經理也認為此事"已經過去",對傳媒的糾纏不勝其煩。
但網民們不管這些,他們仍然在不同版本的報導並存的情況下,積極、熱心地上帖發表看法:有人怒責水均益所作所為"太丟央視的臉!亦丟自己的臉。英俊而美麗的形象已大大的打折扣。"還有人要求"水均益應該公開道歉",甚至要求他在節目中"下崗"。
但也有一位網友發帖,對這場"杯水風波"表示了自己的迷惑不解:"貪官那麼多,你們不去管,小水潑杯水,大驚小怪的評論什麼?真是亂來!"
中國八卦"與國際接軌"
問題在於,在當今的中國,這種對名人"潑杯水"的新聞大驚小怪的閒人還真不少,為了迎合這類閒人,對這類新聞一驚一咋地報導的傳媒也應運而生。這些年來,被中國閒人和中國媒體的閑言碎語"修理"的名人,據不完全統計,就有歌星毛寧、影星鞏俐、趙薇、電視"名嘴"趙忠祥等等。
如果把名人軼事(即粵語的"八卦新聞")看作是商品,那麼,有人願買,有人願賣,倒也並不奇怪。其實,八卦新聞大行其道,也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西方的這類名人軼事"消費"也許更為走火入魔。英國的那對歌星"辣妹"、球星"辣哥"夫婦──維多利亞和貝克漢姆的故事大概盡人皆知,他們的一舉一動被英國的閒人追捧、被英國的小報追蹤,已經達到了妙歌絕球是新聞、劣曲臭球也是新聞的地步。
最近,英國資深政治記者和作家勞埃德在他的一本新書中也談到了這個現象,他指出,英國傳媒有一個趨向:"減少對重大問題或政策以及國際問題的報導,而側重於那些有肥皂劇效果的內容。"
另外一位英國新聞從業者、《衛報》專欄作家斯卡蒂諾也承認這個趨勢,但他認為,對於報紙寫什麼,他們無能為力,因為公眾喜歡看那些瑣事,而報紙則需要吸引更多的讀者:"其實有很多機會對重要的問題進行嚴肅的討論和辯論,不過人們並不真想參與進來。他們更關心今晚電視演什麼,於是就有了98% 的內容是關於電視節目的小報。報紙以娛樂為目的,因為這正是讀者想要的。"
有什麼樣的消費者,就有什麼樣的供應商──在商品社會中,這個現象倒也正常,似乎也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中國雖然自稱"不發達的商品社會",但隨著經濟的起飛,隨著"與國際接軌"的口號喊得愈來愈響,如今它在"八卦新聞消費"領域也在急起直追西方發達國家。近些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的中國街頭小報,其作派、文風,與西方專揭名人緋聞、醜聞、逸聞等"杯水風波"的街頭小報頗為類似。
黨報也參與嚼舌合唱
但不同的是:在西方,林立的八卦小報之間,畢竟還有較為嚴肅的大報;在中國,風氣所及,連素來正襟危坐的黨報、官刊也不能免俗,也爭先恐後地加入了炒作名人軼事的大合唱中。
儘管西方的嚴肅傳媒也存在著勞埃德所說的追求"肥皂劇效果"的趨向,但其報導視角和批評矛頭的指向範圍仍然包括政治領域,因此仍然能夠行使監督政治權力的職能。但在中國,因為有關政治領域的報導還是一個危險的雷區,所以,不管是大報還是小報,不論是新聞網站還是娛樂網站,能夠吸引讀者眼球的內容就只能是八卦新聞了。
最近中國一家因揭露官僚腐敗而得罪權勢的《南方都市報》被整肅,高層編輯人員鋃鐺入獄,就給新聞業的同行們敲了一記警鐘,揭示了反腐報導這個雷區的高度危險性。
又想起那位為水均益的"杯水風波"鳴不平的網友的帖子:"貪官那麼多,你們不去管,小水潑杯水,大驚小怪的評論什麼?真是亂來!"
嗨,中國黨報官刊的記者、編輯們也有苦衷,他們看到這個帖子時,大概內心只能以苦笑來回應吧:貪官那麼多,我們不敢管,只好對"小水潑杯水"的新聞"大驚小怪"了。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