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風俗圖解(組圖)

發表:2006-12-18 00: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鄭國) 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 踏青遊人樂陶陶。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詩經·鄭風》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說:一對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邊上去看集會,他們相互逗笑,並贈送芍藥。高亨《詩經今注》說:「鄭國風俗,每逢春季的一個節日(舊說是夏歷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在溱洧二河的邊上,舉行一個盛大的集會,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來遊玩。這首詩正是敘寫這個集會。」實際上,鄭國的上巳節是我們已知的最早的情人節。後來才移到七月七日。

 

(北朝) 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晉書》載: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詩句,可見當時踏青之風。宋代在清明時踏青,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即描述清明踏青春遊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廣義》說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閩粵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則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見青。

 

(明) 斗百草

百花爭艷滿庭芳, 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將斗草過時光。

 

  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斗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斗草》詩:「摘拾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宋) 迎富

古人採蓮攜鼓游,今朝雜花插滿頭。相隨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憂愁。

  二月二日迎富風俗由來甚古。《歲華紀麗》載:早在有巢氏時代,有人在這天要了一個小孩回家養活,從而家富。後人便在這天到野外採蓬葉以代子,向門前祭之。又《天祿積餘》載:秦代在這天攜鼓到郊外遊玩,朝出暮歸,名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詩云:「才過結柳送貧日,又見簪花迎富時。……裡俗相傳今已久,漫隨人意看兒嬉。

   

(宋) 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 為驚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藥發明後, 難止新年放鞭俗。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唐代詩人來鵠詩云:『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範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 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詩:『自憐結束小身材,一點芳心不肯灰。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所詠的是『升天雷』,北方稱為『二踢腳』。 火藥的發明,本是為和平生活用的,後來用於戰爭,乃是人類的不幸;用於侵略戰爭,更是人類的大不幸。

 

(宋) 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 淚眼裝歡又一年。 堪喜歲首無官役, 相聚青樓奏管弦。

  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是為官妓;『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御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為招攬生意,『官私妓女,顧倩只應』。 一年之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一有空閑自娛。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 送上名片抵見人。 各處賀歲皆如此, 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 《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佣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臺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唐) 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 梅花點額顏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 疑是壽陽宮裡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 傳說 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臥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效之,以紅點額為『梅花妝』。此俗傳至唐宋 ,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唇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其實 ,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p#

  

(晉) 饋春盤

立春咸作春盤嘗, 蘆菔芹芽伴韭黃。 互贈友僚同此味, 果腹勿須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 注云:『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 五辛盤又稱春盤。《摭遺》載:『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春盤饋貺。』《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宋) 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 大內銀幡賜百官。 朝回兩袖天香滿, 帽飾招得笑語喧。

  《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云:『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南宋仍沿北宋風習。《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幞頭上,入朝稱賀。』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 煙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鑼鼓, 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唐) 放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 遊人元宵多留連。 燈山星橋笙歌滿, 金吾放禁任狂歡。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蘇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為元宵詩經典之作。 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宋) 蠶卜

捉弄米粉狀蠶絲, 內藏吉語待爾食。 喜得佳兆雖自設, 依然歡樂不可支。

  宋楊萬里有《上元夜裡俗粉米為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佔一歲之禍福,謂之蠶卜,因戲作長句》詩:『今年上元家裡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 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云云。既說是裡俗,可知是楊萬里家鄉江西吉州地方的風俗;也即南方養蠶地區的風俗。

 

(明) 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 金吾不禁登城頭。 走出深閨祛百病, 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清) 猜燈謎

彈壁燈貼三面題, 摩肩搭背來猜謎。 本似前朝射覆事, 文思機敏方解疑。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 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傢俬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籤,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清家震濤有《打燈謎》詩云:『一燈如豆挂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清)請紫姑神

元宵之夜請紫姑, 保佑吉祥賜安福。 終歸女兒同情意, 焉辨荒唐事有無。

  劉向《異苑》載:『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雲是其婿),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大婦)小姑可出」。於豬欄邊或廁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後來成為傳說:唐代壽陽刺史李景,納何媚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殺何於廁中。天帝憫之,命何為廁神。《荊楚歲時記》:『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佔眾事。』故民間每於正月十五夜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臨,請她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 陸游曾有詩譏之:『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扶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憑,對答不須臾。豈必考中否 一笑聊相娛。詩章亦間作,酒食隨所須。興闌忽辭去,誰能執其祛持箕畀灶婢,棄筆臥牆隅。幾席亦已徹,狼藉果與蔬。紛紛竟何益 人鬼均一愚。』可見當時人們用這種占卜問挂非常流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