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同音」、「諧音」,把「蝙蝠」、「鹿」、「喜鵲」等作為「福、祿、壽、喜(一般寫作禧)」的吉祥物,在玉器、古錢、繪畫、剪紙上,我們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圖案。
蝙蝠是一種形狀看似老鼠,四肢和尾部有膜相聯,善於夜間飛行的哺乳動物。
明朝馮夢龍所寫的《笑府‧蝙蝠騎牆》有一則故事,一日,鳳凰壽誕,百鳥朝賀,惟蝙蝠不至。原來蝙蝠自認不屬於鳥類,而是屬於四隻腳的哺乳類,所以不去。
後來麒麟過生日,百獸皆至,蝙蝠也沒有朝賀,蝙蝠解釋自己有飛翔的翅膀,是禽鳥而不是四腳獸類,故不便出席。
馮夢龍巧妙地把蝙蝠似禽似獸又非禽非獸的怪樣醜態,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噁心又厭惡。
但蝙蝠因與「福」同音,古人已把牠視為「福」的吉祥物,元稹的《景中秋》,就曾寫到「帘斷螢火入,窗明蝙蝠飛」,把蝙蝠的生性給詩意化了。
鹿形狀非常漂亮,除有一對美麗的鹿角外,其體態輕盈,性格溫馴,為人們所喜愛,因「鹿」、「祿」同音,被視為可以招吉去災的靈瑞之獸。
鹿非但與祿結緣,還象徵長壽。東晉葛洪的《抱樸子》記載:「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即成白鹿。」
《述異記》則說:「鹿一千歲為蒼鹿,又五百年為白鹿,再五百年化為『玄鹿』。」因此古人有「龜鹿同春」的說法。
除此之外,鹿還象徵帝位。「漢書‧蒯通傳」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把秦朝失掉江山、帝王祿位,成為天下英雄豪傑追逐的目標,故後人常用「逐鹿」來比作爭奪天下,逐取帝位的成語。
喜鵲報喜,是好兆頭,古人認為喜鵲是吉祥鳥,又與「喜」同音,所以聞喜鵲聲則喜。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就有一條喜鵲報喜:「時人之家,聞鵲聲,皆謂喜兆,故謂『喜鵲報喜』。」
民間最流行的一種傳說「鵲橋會」──牛郎織女天河會,就是喜鵲作的橋,謂之「鵲橋」,又稱「情人橋」,所以喜鵲也成了情人和婚姻喜慶的吉祥物。
在婚姻喜慶的禮品、飾物、衣服等物件上,在繪畫、刺繡、剪紙、彫刻上,都常會見到喜鵲的圖案,且非常講究,如一隻喜鵲踏在梅花樹梢上,乃暗寓「喜上眉梢(梅梢)」。
要是喜鵲站在梅花樹上,則寓示「喜鵲登眉」;如果喜鵲畫在梧桐樹上,則「桐」與「同」諧音,乃表示彼此「同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