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度假村,在水池裡造了一個模擬的「神泉」,正在溫和地噴水
唐承紅蹲在泉眼附近講述夏天噴水景象時,還很驚恐
奉節母豬山有「神泉」
聲如飛機轟鳴 雨天5分鐘噴一次
奉節有個母豬山,母豬山有股奇怪的泉:夏天但凡下雨時每隔5分鐘,要噴發一次,來時聲音如同飛機轟鳴、巨獸嗷叫;冬天每日上午持續冒2個小時泉水,熱氣騰騰,宛若仙氣瀰漫。當地人將之稱為「神泉」。
現場
每日準時噴水兩小時
坐落在奉節縣新民鎮紅坪鄉,有座海拔近800米的高山,因形狀似母豬,故得名「母豬山」。
距離母豬山頂三分之一處有個三眼洞。這三個洞長相普通,就是可從洞裡流出的山泉卻很不一般。近日,在村民唐承紅的帶領下,記者一行目睹了三眼洞的真實面貌,以及泉水間歇性冒出的奇特景象。
通往「神泉」的路荊棘密佈,唐承紅一路披荊斬棘,花了一個多小時,上午9時30分許,一行人終於到達目的地——幾塊亂石中間不規則堆放成三個洞口,大小不一,大的如同水桶粗,小的只有碗口大。洞中泉水乍一看比較平靜,正勻速地流出,水質清澈,冒著熱氣。但仔細一瞧,記者發現泉眼處有一股約30厘米左右高的水柱,往外汩汩冒水。
「'神泉'冬季性情溫和,每天上午8點至10點左右,持續噴約2個小時。」唐承紅說,在夏天,「神泉」的脾氣就大不一樣了。 「尤其是遇到下雨天,隔5分鐘就要發次大水。一發大水,水柱就有10米多高,而且還伴隨著巨響,聲音如同飛機轟鳴,很像怪獸在叫,很恐怖的。」
猜測
關於神泉兩大版本
紅坪鄉皂角村90多歲的詹世林老人說,「神泉」可能與靠近山頂的一個母豬洞有關。因為村民害怕,再加上山高無路,鮮有人爬山去看過。因為「神泉」一旦發作,跑都跑不贏。
詹世林老人曾經和村裡另外2名青年人打著火把上去看過母豬洞。對母豬洞的外貌,老人還記得很清楚:洞口小肚子大,洞口大小「像農民家裡的大黃缸」,直徑約3米左右;走進去後,裡面很寬敞,有個十米左右寬的水塘,洞裡上面滴水,下面冒水,霧氣繚繞的,還伴隨奇怪的聲音,「乍聽上去像有什麼怪獸在喘氣」;越往裡面越窄,有的地方甚至只能側身勉強通過。 「進去沒好久就出來了,當時我們都很害怕。」
「'神泉'有可能就是從母豬洞裡流出來的水。」老人還講了個相關的傳說。以前,經「神泉」灌溉過的莊稼,村民很難有收成。因為,這些莊稼一到豐收季節,隱藏在大山裡的野豬就會成群下來偷吃莊稼,神出鬼沒,村民根本防不勝防。於是,久而久之,收不到莊稼的村民便以「可能母豬洞有個'母豬神',從洞裡流出的水來滋養的莊稼,就是給山裡的野豬們準備的食糧」為由,自我釋懷。
神泉'其實就是一種自然現象
28歲的陳傑敏說,對於「神泉」的現象,他上網查過資料,「'神泉'跟'間歇泉'的特點最接近」。 「間歇泉」的特點是流淌出來的泉水,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噴發之後,隨著一陣震人心魄的巨大響聲,高溫水汽突然衝出泉口,即刻擴展成一股水柱,柱頂的蒸汽團繼續翻滾騰躍,直衝藍天。 「間歇泉」的噴發週期是噴了幾分鐘或幾十分鐘之後就自動停止,隔一段時間才再次噴發。
然而,令陳傑敏不解的是,「間歇泉」的形成一般有個特殊的條件,即間歇泉必須具有能源,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地區的熾熱的岩漿活動是間歇泉的能源。 「但我們這裡顯然不是火山口啊。」
解密
「虹吸管」原理製造泉湧
關於「神泉」的奇特現象,奉節縣三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趙貴林,七八年前陪同探險隊去實地勘察過。
趙貴林說,「神泉」就是一種間歇泉,形成的原因與當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關,間歇性噴發時,其實是一種類似「虹吸管」原理:因當地地下溶洞很多,地下岩溶水在複雜的地下管道中運動,當地下水位積蓄到一定高度時,水通過類似虹吸管的管道從泉眼處湧出,這時地下水位因水流走而下降,等到地下水位再次積蓄到虹吸管口(即泉眼處)的高度時泉水再次湧出,如此週而復始,循環不絕。
至於泉水噴出為何發生如同飛機轟鳴般的巨響,趙貴林解釋,主要是水流積蓄過程中比較急促,也產生了很大的壓力,故噴發很急促,並伴之巨大響聲。
小貼士
新民鎮紅坪鄉位於奉節縣南岸,離縣城約30公里,奉恩公路穿境而過。在奉節國平車站,可以乘坐奉節到甲高的客車至新民鎮,時間約一小時左右。
該地周圍全部是大山環繞,空氣特別清新,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也是夏天的避暑勝地。聞名遐邇的「天坑地縫」景觀,距離此處不到一小時車程。嚴冬季節,城裡看不到下雪,而該地還可以讓大家感受一下雪中漫步的浪漫。
說到當地的美食,紫陽雞算是比較有特色、味道也很地道的一道美食,即用臘豬蹄燉雞,味香且營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