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2-07-25 12:30:14作者:
郭金龍(看中國配圖)
新華社週三援引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報導稱,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已經辭職。據瞭解,郭金龍最近已被任命為北京市委書記。報導並未提到他的黨內職務有何變化。報導僅僅指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已任命王安順為北京市副市長、代理市長。
由於郭金龍的人事更迭案 正值救災敏感之際,消息一經發出,旋即引起許多揣測,人們紛紛將目光鎖定在了北京剛剛發生的特大暴雨上,併發出「郭金龍是否引咎辭職」的疑問。
分析人士指出,在暴雨成災肆虐北京之後,在民怨聲中,北京市市長辭職,但他不久前接任了新的黨內職務,升了官,本來就是要辭去行政職務的。官方媒體的簡短報導給人留下了聯想的空間。有網民認為他是引咎辭職,但也有網民指出這不過是官場換屆的常規而已。
本來,在很多人看來,北京市長郭金龍在接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職務之後辭去市長一職是順理成章的。此前,已有人談論過王安順和吉林兩位副書記,兩人之中誰會接任市長。
但是這個看似官場常規手續的舉動發生在北京暴雨成災、多人死傷、民怨四起之際,所以有些網民懷疑或者認為這是引咎辭職。
據瞭解,北京市長等中國高官引咎辭職曾經有過先例。被外界稱為「最短命市長」的孟學農,2003年因處理SARS(非典)疫情事件不利引咎辭職。外界評論稱,之所以免去孟學農的職務,為的是挽回北京政府的形象。放在郭金龍去職一事中,孟學農可謂開了一次北京市委領導班子「引咎辭職」的先例。
再來,從輿論反應來看,多數質疑聲與北京近日發生的特大暴雨有直接關係。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罕見的自然災害,造成了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作為北京市的「一把手」,郭金龍除了在第一時間深入重災區檢查指導救災善後工作、看望受災群眾外,還牽頭加入到了抗災捐款的行列中。此一系列舉動,雖然是郭金龍的「分內事」,然在外界看來,卻不免附帶著「為保全烏紗帽奔走」的意味。
目前,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郭金龍的名字已經成為「敏感詞」被禁止搜索的事實又給郭金龍的去職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硬將郭金龍去職與北京暴雨聯繫在一起,難免缺少證據,但從民眾經由網際網路積極參與政治事務的熱情來看,其對政治的敏感度當然也不同於往日。
寧波理工學院教授何鎮飈寫道:「如果是升遷或者另有重用,且不加以註明,這個時間點放出辭職新聞,那就是誤導公眾(使受眾以為是因北京大雨救災不力辭職)愚弄民意。如果是引咎辭職,應該註明原因,使引咎辭職成為中國政壇規則。」
署名「刺蝟」的網民則說,「京城現在談雨色變,面子是政績,裡子才是民生.現在裡子漏餡了,老百姓不幹了,撤掉市長是理所當然的。連個死亡人數都搞不清楚,可見政府的執政能力之低。」
還有一位不具名的網民評論說,「中共高官的所謂辭職是做戲給人民看的,是維穩的一種新形式,並不是引咎,而是為了維護一黨的私利,欲說明黨的偉光正,只要中共不下臺,人民的日子就好不起來。人民不會再相信中共的謊言了。」
確實,重創北京房山等地的這場大雨是否會重創北京政壇高層?不少人認為不會。因為,市政建設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歷任政府都有責任。不過,曾於郭金龍領頭下的北京,在經過一場暴雨的沖刷,確也該重新打量北京精神和一座城市的良心。
德國之聲:北京正副市長辭職是虛晃一槍?
北京暴雨成災之際,市長郭金龍辭去市長職務,副市長吉林同樣宣布辭職。郭金龍本月獲選北京市委書記,吉林則履新北京政法委書記。外界認為,兩人的辭職只是例行性的人事洗牌。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週三(7月25日)報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接受郭金龍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北京市副市長吉林也在同日辭職。據報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已任命王安順為副市長、代理市長。報導並未提及辭職原因。
這項人事異動宣布的時間點敏感,北京暴雨已經導致37人死亡,公眾對北京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產生質疑。但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應該只是例行性的人事洗牌。
事實上,北京市長郭金龍已於7月4日被任命為北京市委書記,他的辭職並不在意料之外。據中國官媒報導,同樣宣布辭職的北京市副市長吉林早前履新北京政法委書記一職。
雖然郭金龍的擢升似乎是在政治生涯中又往前邁進一步,但暴雨及其造成的損害將成為郭金龍和他的政壇導師兼盟友胡錦濤的形象污點。
本週三,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最新獲得的攝像畫面,暴雨洪澇週六侵襲房山,洪水沖刷街道,造成房屋、路面及橋樑損毀。據新華網報導,房山區區長祁紅在週二告訴記者,房山正遭受巨大損失,災情統計仍在持續。
暴雨造成的洪澇使北京市政府顏面盡失。曾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近年來投資數十億美元將城市現代化,卻忽略了排水系統的建設。媒體、分析家和普通網民連日來不斷批評政府的危機處理以及缺乏準備。據《南華早報》報導,為了安撫民眾,郭金龍曾在週一晚間高調探視房山區,並下令地方官員實報死亡人數、及時公開發布災情。
北京氣象局預計,豪雨可能在週三和週四再次來襲,並警告此次降雨可能引發山洪和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