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濃霾籠罩下的上海外灘。(法新社圖片)
【看中國2013年12月20日訊】很多中國人已經養成了實時查看併發布PM2.5的習慣,清楚它的危害:顆粒直徑小,可直接進入肺部,滲進血液,引發心臟病、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等。隨之而來的「霧霾經濟」和「歪門」大行其道:空氣清新器、口罩脫銷;「抗擊霧霾」、「隔離PM2.5」化妝品上市;洗肺,吃涼拌黑木耳加豬血,喝清肺湯等「偏方」盛行。其實這些不過是心理安慰式地抵抗,PM2.5不可阻擋。
最近一份覆蓋全國20個城市、68萬人的體檢結果顯示,對比3年前,北京、上海、廣州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體檢異常率上升明顯,主要是由於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即PM2.5)的污染所致。
和許多事情一樣,一旦人們接受了結果,就不再回過頭去追究過程。這樣高毒害的PM2.5,長期潛藏在我們的空氣裡,為什麼直到兩年前才光明於市?還是美國駐華大使館出於對美國人的健康關注引發的?而理當保障人民生存權利,包括呼吸權利的中國政府官員,反而對其大發陰謀之論。
早在2009年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就開始通過推特(Twitter)實時發布北京PM2.5數據。推特禁區,人不可及。2011年秋天,美國大使館的Beijing Air(北京空氣質量)軟體每天定時播報空氣質量狀況;10月31日,顯示北京空氣質量指數:307,PM2.5濃度257微克/立方米,「有毒害」。而當日北京環保局的空氣質量報告顯示「輕度污染」。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說:「美國駐華大使館數據公布的方式更像是炒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則說:「根據國際公約,眾所周知美國使館區是美國領土,他們在那裡監測到的數據只能說明美國空氣質量不好。」
要不要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納入PM2.5,有一個難以啟齒的隱秘,那就是在以往監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10三項,並以API指數公布時,全國70%的城市空氣質量是達標的;而一旦增加PM2.5,則70%城市將不達標。環保部門有沒有勇氣自我否定,承認幾十年大氣治理的失敗?還不僅如此,它突顯一味追逐GDP的深重代價,究竟該誰負責?!
這一次博弈倒不在中美之間,而是民間和官方的博弈。微博上,公眾人物帶頭要求環保局說實話。幾位大V像姚晨、潘石屹等每天轉發空氣質量指數,童話作家鄭淵潔發起「北京空氣質量調查」。媒體從業者楊長江從2011年11月1日起,和家人持攜帶型空氣質量檢測儀,站在北四環五道口街頭一連十天監測,甚至記錄到581微克/立方米,其平均濃度均值246微克/立方米。按2005年WHO公布的PM2.5準則值規定,日均值25微克/立方米,才算基本安全清潔的閾值。
民眾的呼聲和壓力促使環保部門緊急磋商、徵求意見、調整監測指標。2012年1月21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終於開始發布PM2.5研究性監測小時濃度數據、車公莊自動監測站數據每小時更新。3月2日,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的監測指標;PM2.5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然而,中方數據與美使館總有出入,通常中方報的污染程度較輕;美方報得較重。人們傾向於懷疑中方數據。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要求外國駐華大使館停止發布中國空氣質量信息,並暗指其違反國際法,干涉中國內政。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拒絕停發,稱發布這些數據並不違反中國法律或相關國際法規。環保部部長力圖說服大家:「從中國實際出發,莫把中國當美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則說:「勿將空氣質量改善寄望於外國使館。」
事到如今,連天堂杭州都霧霾深鎖時,PM2.5是中國製造非外國所為已不成問題。然而,承認這個事實的過程何其荒謬。它反應出中國官場官員不以民生為大,偏以「敵情」為首的習慣。諸位環保部、外交部部長,你們振振有詞的言論筆筆在案,在滔天霧霾中,可有愧乎?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