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粹——古琴。(網路圖片)
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古琴(七弦琴)
古琴,又稱七弦琴,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相傳為伏羲所造。古琴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它那清幽脫俗的聲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國文化,尤其是和獨具特色的中國哲學,美學,倫理學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古琴有別於其他樂器,它是自古文人用來陶冶性情的專有的聖潔之器,文人用它來抒發情懷寄託理想,會友時互通心趣,獨處時修身養性,琴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它不是大眾的表演藝術,不在於「他娛」的表演意圖,而是以「自娛」養生之修行為主旨,它的目的更在於「養生」、「修德」等。《左傳·昭公元年》載:「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韜心也」。宋朱長文《琴史》也說:「君子之於琴也,非徒取其聲音而已,達則於以觀政焉,窮則於以守命焉」,認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因此,古琴藝術一般不稱「琴藝」,而尊為「琴學」。
琴學和中醫養生理論
傳統的養生理論也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基礎之上,它的形成和發展與數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更有豐富多彩的養生方法流傳至今。而「醫為藝海第一門」,中國醫學其實也含有部分技藝的特質。中醫養生理論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協調,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統一。《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裡的「道」就是養生之道。養生保健講究和諧適度,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的變化規律,注意調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身體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和,則可健康長壽。在養生活動中,精神養生被稱之為「千古養生第一法」,是全部養生之道的核心,《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提倡清靜養神,淡泊寧靜,平和少欲。
琴學理論和中醫養生觀可謂頗有相通之處,同源於包容性及強的中國古代哲學。例如,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上看,古琴的外表就蘊含了天文地理、社會關係之種種,乃天地宇宙之縮影,古琴的創製包含了天地、人事、陰陽、律歷等道理。蔡邕《琴操》云:「琴長三尺六寸六分,像三百六十日也;廣六寸,像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濱。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濱,濱,賓也,言其服也。前廣後狹,像尊卑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五弦宮也,像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寬和而遇;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亂。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征為事,羽為物」。
在古琴的演奏中,也講究主體精神狀態與客觀環境的交融,還體現在主體的身心統一,心手相應,甚至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而在中醫理論中,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更是辯證論治的前提。中醫把人體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界存在著有機聯繫,《素問·氣交變大論》說:「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只有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觀察,才能正確地把握醫道。
琴學和陰陽五行
再如,從陰陽五行的哲學原理來看,所謂「聖人制琴以陰陽相配,故有中和之聲……」,琴面擬天,為陽,琴腹擬地,為陰;制琴木材有陰木、陽木之分,松透者為陽,堅實者為陰。陰陽學說更是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運用於養生活動的各個方面。《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違背)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也說明調和陰陽是養生的根本。琴有角、征、宮、商、羽五音,應木、火、土、金、水五行。而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也與此相應,並且把五臟的功能活動及人的五志(怒、喜、思、憂、恐)和五音的外在變化聯繫起來。《素問·陰陽應像大論》王冰註:「角謂木音,調而直也;角亂則憂,其民怨;征謂火音,和而美也;征亂則衰,其事勤;宮謂土音,大而和也;宮亂則荒,其君驕;商為金音,輕而勁也;商亂則陂,其宮壞;羽為水音,沉而深也;羽亂則危,其財匱」。從而產生了音樂療法,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剋療疾養生。由此可見,琴學和醫道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寓樂於教,琴能養德
養生貴在養心,而養心首要養德。古代學者早就提出「仁者壽」的理論。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古代醫家也認為養德、養生沒多少區別,《醫先》提出:「養德、養生無二術」。《遵生八箋》也強調:「君子心悟躬行,則養德、養生兼得之矣」。因為人的健康與德操大有關聯,《孫真人衛生歌》說得好:「世人欲識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這是修身養性的至理。孫思邈還說:「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指出養德的重要性。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來音樂與「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古人十分重視樂的教育作用,《禮記·樂記》中記載:「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樂也者,聖人之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指出音樂是道德操守的精華。健康的音樂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夠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夠深刻激發人的情感,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蔡邕的《琴操》記載:「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桓譚《新論·琴道》云:「琴七絲足以通萬物而考至亂也。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振華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古琴,向來是禮樂教化的工具。
古人認為,琴具有天地之母音,內蘊中和之德性,足以和人意氣,感人善心,頤養正心而滅淫氣。琴曲淡和微妙,音色深沉、渾厚、古樸、淡雅,唐人薛易簡在《琴訣》中說古琴音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因此,無論彈琴或是聽琴,都能培養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養、增進道德,使人外而有禮,內而和樂。《史記·樂書》云:「音正而行正」,通過琴樂感通精神,影響行為,端正人心,從而達到養德養生之目的,的確有一定道理。
中正平和,琴能養性
養性,指的是調理人的性情、情緒。養生自然包括養性,養生與養性是統一的,養性是手段,養生是目的。性情的修養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理健康。中國古代醫學和養生理論十分重視精神健康,認為精神是人身的主宰,《靈樞·邪客》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不良的情緒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素問·舉痛論》認為:「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提到:「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因此,歷代醫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的根本之法,強調修性安心,情緒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使意志和精神不為外物的榮辱所干擾,使得五臟安寧,形神合一,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棟在《養生隨筆》裡明確指出「琴能養性」,白居易的琴詩《五絃彈》吟道:「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融融泄泄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藝術風格和傳統養生觀不謀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養性的主題。明末著名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況》裡說道:「稽古至聖心通造化,德協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於是制之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調品弦、循徽葉聲,辨之在聽,此所謂以和感,以和應也。和也者,其眾音之款會,而優柔平中之橐龠乎?」明代醫家張景岳也在《類經附翼·律原》中說:「樂者,天地之和氣也。律呂者,樂之聲音也。蓋人有性情則有詩辭,有詩辭則有歌詠,歌詠生則被之五音而為樂,音樂生必調之律呂而和聲」,「律乃天地之正氣,人之中聲也。律由聲出,音以聲生」。「和」當為古琴藝術重要的內涵,又正合醫家調攝精神的養生原理。
和諧優美的琴曲正如《新論·琴道》裡所說的:「大聲不震華而流漫,細聲不淹滅而不聞」,即低而不晦,高而不亢,大聲不烈,小聲不滅,清而不歷,平而匪和,溫潤醇雅,中聲為節,以養生氣,《呂氏春秋》稱之為「適音」。該書的《侈樂篇》說:「樂之有情,譬之若肌膚形體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則必有性養矣」,指出通過「適音」調節人的情性而養生。因為古琴曲大多由非韻律性段落構成,重意不重形,琴曲發展手法和結構,完全由樂曲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來決定,起、承、轉、合隨意發揮,不注重小節,給人一種前後一體,貫成一氣的自然推進之感。因此,琴音在聽覺上不引起律動感,速度適中而有節制。與韻律性音樂易使人「惑志」、「喪業」不同,其一旦在聽覺上被認同,便有一種沖和無礙,真氣運行,神清氣爽的感覺,使得五臟相合、血氣和平,這正是古琴中正平和、自成風骨的藝術特點。
暢情舒郁,琴能養疾
未病先防,即病防變。俗話說「三分病七分養」,調養的意思是調整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形成對治療疾病有利的內、外環境,保持最佳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況,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調養疾病是傳統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此不贅言。
首先,彈琴能調暢人的情志
琴者,情也。琴能養疾首先表現在琴能調暢人的情志,抒發情感,令人消愁解悶,心緒安寧,胸襟開闊,樂觀豁達,對情志性疾病的調養十分有益。並且琴中五音對應人身五臟,「宮」與「脾」相通,助脾健運;「商」與「肺」相通,舒達氣機;「角」與「肝」相通,解鬱制怒;「征」與「心」相通,通調血脈;「羽」與「腎」相通,養神寧志。宋歐陽修在《送楊置序》中記載了他曾鬱鬱不得志,幽憂不平,患上情緒病,後來通過琴聲療疾而痊癒,並把此法介紹給朋友楊置。其中談到:「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夫疾,生乎憂者也。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則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聽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寫其憂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矣。…予友楊君…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異宜之俗,其能鬱鬱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於琴亦將有得焉。故多作《琴說》以贈其行…」。說明疾病的產生與憂鬱的情緒有關,藥物只能化解病痛,而琴聲卻能使內心平和,從而達到治本的效果。
其次,彈琴可動靜結合,心身雙修
琴能養疾其次還表現在彈琴可使人精神專一,雜念皆消,從而心靜神凝,精氣內斂,同時還能活動手指,增強手指功能,可謂是動靜結合,心身雙修。名士嵇康既是著名琴家又是養生家,他的傳世名作《養生論》提出「清虛靜泰」的養生觀,主張老莊的「無為」思想,「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使精神「無為自得,體妙心玄」,神、意、心、身皆靜,物我兩忘,可使真氣運行無滯,外無六淫之侵害,內無七情之干擾,有助於疾病的康復。白居易晚年得風疾,古琴亦是他的心靈安慰,他寫道:「本性好絲桐,塵機聞已空。一聲來耳裡,萬事離心中。清暢堪消疾,恬和好養蒙。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
彈琴可調和血脈
撫琴靜中有動,心靜而手指在運動,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醫理論,指甲是經絡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經絡中一些主要經絡的終點末梢。彈琴中不斷地按摩和運動這些末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和血脈,古琴不但治療了歐陽修的幽憂之疾,還使他的手指拘攣得到治療。他在《琴枕說》中寫道:「昨因患兩手中指拘攣,醫者言唯數運動以導其氣之滯者,謂唯彈琴為可」,他彈琴月餘,便恢復了手指的靈活。由此可見,彈琴靜中有動,動中求靜,做到精氣神三者統一的藝術理念和中醫理論強調對精氣神三者的調攝,使得「調陰與陽,精氣乃充,合神與氣,使神內藏」的養生目的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