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三國名將趙雲的劇照。(網路圖片)
三國時期的蜀國並無史官,所以後人對趙子龍的印象來自於陳壽《三國誌》的「關張馬黃趙傳」,其中對於趙雲的描述僅有200餘字,並且留了以下評論:「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
陳壽將趙雲比為同灌英、夏侯嬰一般的開國功臣,原因是陳壽為晉代官員,所以尊魏為正統,是為政治服務,他在《三國誌》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又陳壽之父因諸葛亮斬馬謖而被牽連,所以對於諸葛亮頗多微詞,認為其無帶兵之能。
但是平心而論,在面對有絕對優勢之曹魏以及強敵環伺之三國時期能輔佐劉備成為一方之霸,這在世界的軍事史上已屬非凡之成就,諸葛亮單就這一點就可稱上是一流的軍事家。因此後世對於三國時期之瞭解均以篡奪漢朝之曹魏為正統,直至元朝名學者羅貫中涉獵百家創作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的《三國演義》,後世之人對於那段被刻意遺忘的歷史才漸漸的回想起來。就以正史《三國誌》所描述的趙雲而言,在僅有二百多字中也可看出他是位文武雙全、忠勇兼備的武將。
宋朝學者蕭常:「雲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赦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範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
趙雲一方面是單騎救主的猛將,一方面又是柔賢慈惠、執事有班的開國忠臣,他的這種表現,正好同時符合了傳統儒家社會對武將和人臣的要求,因而特別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在《三國演義》成書後趙雲更在民間傳說以及戲曲的推波助瀾下慢慢的成為一個近乎完美的武將,隨著科技進步近年來各有遊戲公司設計出以趙雲為主體的電玩遊戲,甚至拍攝以趙雲為主體的電影:《見龍卸甲》儘管影片在上映前爭議不斷但上映之後口碑頗佳,但是票房成績卻一路飄紅,據片商提供的數據,影片首週末票房在中國大陸突破3000萬,是為目前受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追捧的古裝大片。
談及三國大多人都會著眼於個性顯明的劉、關、張三兄弟或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身上,對於在幕後默默付出的趙雲,他的內心世界、他的將道到底為何?本文將做個探討:
追隨明主不因勢弱而易心
年輕時趙雲就有名聲,當時適逢公孫瓚聲討袁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於亂軍中救出兵敗的公孫瓚,從此便在其手下任職,但是他聲名:「天下大亂,未知誰是明主,民有倒懸之危,鄙州議論,要投奔仁政之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紹而投將軍。」而後他遇上了漢室後裔的劉備,並一起合作打仗,在這過程中他看出了劉備是一位真正為天下蒼生設想的仁君,因此就兄喪為由辭別公孫瓚返鄉,劉備特地前往送行,趙雲深為感動,與之立下:「終不背德」的誓言,而後劉備不敵曹操投於袁紹門下,勢單力孤,但趙雲仍前往效力並為其募兵,由此可知趙雲並不會因勢而易主,他是真正的追尋仁政之所在。
單騎救主義貫金石
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派遣大軍南攻,意圖以數萬優勢兵力消滅依附劉表之下的劉備,當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立即向曹操請降,而劉備只有2000兵力,只有逃亡一途,但是他又不願放棄自願跟隨他的人民,因此每天僅能行走十幾里,果然很快的便被曹操的軍隊在當陽長阪附近給追上了,在混亂中與甘、糜二位夫人及阿斗失散,當時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因此對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回曰:「子龍必不棄我」果然趙雲衝入重圍,七進七出長板坡,斬曹操五十餘將並救出甘夫人與阿鬥,這次事跡就是廣受後世歌頌的「長阪坡救主」,蜀後主劉禪在議及此役時感嘆的說:「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沖,涉途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姜維則讚曰:「當陽之役,義貫金石」。
不動色心以義為大
赤壁戰後,趙雲與劉備一同平定江南之地,趙雲以仁義勸服桂陽太守趙範。趙範與趙雲一見如故,又與趙雲同鄉、同年、又同姓,便當下與趙雲結為兄弟,而趙範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有國色之貌,趙範欲將她許配給趙雲,意欲和趙雲結親。但是趙雲見其區心不良,便以:「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豈有亂倫之理」的理由堂堂正正予以拒絕。日後趙範果然反叛而逃。
淡泊名利體國恤民
建安十七年(西元212年)劉備依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戰略設想進攻益州,入主成都,趙雲領南路軍,從外水沿長江而上進至江陽(今四川瀘州),一路勢如破竹,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成都。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三分天下之局已成,遂論功行賞,欲將成都內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然而趙雲認為必須以民為重、以農為本、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而力言:「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天下未定,未可求安也。益州人民,累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使其安居復業,乃得民心。不宜奪之為私愛也。」劉備最後採納趙雲建議,果然深得民心,益州因而得以充分發展,民殷國富,為日後與曹魏爭雄立下了良好的基礎。
漢中虎威一身是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黃忠軍受到魏軍重重包圍未能如約而返,趙雲聞知後便帶著數十騎的小部隊衝入敵陣,救出老將黃忠及受傷的張著。而後魏軍憑著優勢數量將蜀軍重重包圍。趙雲從容鎮定,當機立斷,命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獨自一人站在營前,以待魏軍。見趙雲不動如山,懷疑設有伏兵,於是反身就撤。此時趙雲下令打響戰鼓,又令蜀軍以弩箭射向曹軍,曹軍為之驚駭,自相蹂踐,潰不成軍,蜀軍取得勝利,是為漢水大捷。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嘆說:「子龍一身是膽也!」軍士呼其為「虎威將軍」。
苦心勸諫忠心護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兵敗身死,221年劉備稱帝,欲頃全國之力進攻東吳以報關羽被殺之仇,趙雲苦心勸諫,然而此時的劉備已被憤怒沖昏了頭,什麼也聽不進去,最後劉備中陸遜之計兵敗於猇亭,逃回永安(今四川奉節),趙雲來援進軍至永安,吳軍退兵,但蜀國已元氣大傷。
誓師北伐壯志未酬
建興元年(223年)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即位,諸葛亮作出師表準備出師伐魏。此時年屆古稀的趙雲決心儘自己最後之力以報劉備知遇之恩,挺身而出,三國演義做了以下的描寫:
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趙雲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為折一臂也。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雲厲聲曰:「吾自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遇敵則先。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吾何恨焉?願為前部先鋒。」孔明再三苦勸不住。雲曰:「如不教我為先鋒,就撞死於階下!」
之後趙雲、鄧芝所率偏師進至箕谷(今褒城縣北)以為疑軍,途中趙雲連斬韓德一門五將,但卻遇魏軍主力被6萬魏軍困於鳳鳴山下,趙雲拚死力戰八將,從辰時殺至酉時,不能脫走,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此時此刻,年屆古稀的趙雲回憶往事如過往雲煙,一幕幕征戰中的腥風血雨,一陣陣軍旅間的喜笑悲愁,紛紛出現在這老將軍的眼前。
電影「見龍卸甲」片中的「卸甲」二字相信便是來自於此,本片就是由此開始,故事發端於趙雲在鳳鳴山一役被困間,一個虛構的人物羅安平與趙雲細談前塵過去,他們在「為何而戰」一命題上引起了激辯。
回到最初,影片中的趙雲談起當年從軍的初衷是:希望能在大漢的版圖上殺一個大圈,最後能有一個家。然而如今又回到了原點,而又被諸葛亮當成誘敵之傀儡,寄望曹嬰和趙雲的大戰,能讓他暗渡陳倉,用全軍在三個時辰裡攻下魏之主城六郡,趙雲感於一切成敗轉頭成空,本片最後以趙雲卸甲衝向敵陣三國歸於晉作為結尾。
趙子龍的將道
以上是本片的觀點,然而真實的狀況卻是這樣的:
趙雲自博望坡之戰起便配合一直配合著諸葛亮,他曾多次說:「非子龍不可」,由此可知趙雲是劉備軍中與和諸葛亮配合最好的將領,趙雲在諸葛亮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當時五虎大將的關、張、馬、黃都先後辭世,只剩趙雲一人,諸葛亮受劉備的三顧之禮,趙雲與劉備立下「終不背德」的誓言,當年他們二老看著年幼的劉禪,想起白帝託孤的劉備,想必是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志,史實上他們也真的做到了,而諸葛亮又怎可能以趙雲為誘餌暗渡陳倉攻魏。
真正的史實是關興、張苞來援解了趙雲之危,而趙雲又親自斷後,一步一步保護蜀軍撤退。魏軍懾趙雲之勇,不敢來追,蜀軍兵馬,獨趙雲一路不損一兵一騎,整軍而還。當時趙雲軍中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將士。趙雲卻說:「我軍軍事失利,為何要賞賜呢?請將其物全部入赤府府庫,在十月的時候再給眾人做冬衣。趙雲隔年去世,他兩個兒子趙統、趙廣均承襲遺志追隨劉禪戰死沙場。
在劉備軍諸將中,趙雲的資歷僅次於關羽、張飛,又有救護主之功,然而劉禪在位時官位只居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最後遷鎮東將軍,後世有學者因此認為趙雲並未得到重用,過於愚忠。然而實際上當時蜀中五虎大將只剩趙雲一人,幾乎已無可用之將材,中護軍一職乃是負責統率蜀中央的武將與禁軍,並負責選拔武官,此一職或許是出於自願。
趙雲子龍一生廉潔,不納一妾、不貪一文,不居功、不諉過、其治軍嚴格,以身作則,處處為國家、軍隊、百姓著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武將中難得一見的表率。他並沒有白忙一場,他留下了他的將道,他成了武靈,一世一世的守衛著這片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