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7月29日訊】7月中旬的中國金融工作會議對於金融等領域存在的各種風險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它透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這種重視程度必然會對國家未來的一些政策的出臺及相關走勢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地方政府一直把政績當作自己的追求目標。這種追求一方面基於地方政府本身的利益,一方面是基於官員個人的利益——GDP出政績,也出幹部,有利於幹部的升遷。因此,地方官員通常不惜代價舉債攤大餅、上項目,讓地方政府成為中國債務飛速增長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推手。
地方政府在盲目上項目方面幾乎是沒有底線的。曾有知情專家介紹說,地方政府要做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項目,並非只做累加起來總額1,000億元的項目,而是做10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是1,000億元,每個項目上只投100億元,剩下的巨大資金缺口怎麼辦?就是藉助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根本不用擔心償還的問題,等政績一出來,自己早就升遷走人了。
地方政府的這種慣用做法如今已經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對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地方政府負債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中央在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極為嚴厲的問責制度:「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地方債務終身問責是什麼意思?敢越界敢超額舉債上項目,不管結果如何,地方政府官員都將被嚴厲問責,無論身在何處,在「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下,誰都很難逃脫被問責的後果。
很顯然,中央高層這樣做是正確的。如果聽任金融風險繼續發展繼續膨脹,那麼必然會造成極為可怕的後果。防患於未然,提前化解風險才能掌握主動權。
但同時,這對經濟增長意味著什麼?大家很容易想清楚,對資本市場又意味著什麼?大家也很容易想明白。回顧1978年改開幾十年來的政策變動,從來都是「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放」的同時中國的GDP就能保持著高速的增長,機會也多;而「管」字當先的時候,就需要多一些謹慎。
在「放」的時候,比如「四萬億」救市計畫出臺的時候,中國上下一片如火如荼全面放手刺激經濟,當時帶來了無數的機會。當然,這些機會很快被更大的弊端和更多的隱患所取代,此舉也成為當今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心腹大患。
風險控制與經濟穩定的平衡——中國當下所面臨的棘手難題(圖片來源:Fotolia)
現在的「管」,可以說是對此前盲目大寬鬆大刺激的撥亂反正。那麼,在「終身問責,倒查責任」的壓力之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就很可能在工作上處處謹小慎微,堅決避免犯錯誤或者至少少犯錯誤,這也將表現為某種程度上的懶政與不作為——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現存的各種風險,追根溯源,一個集中在地方政府,一個集中在企業,地方政府龐大的負債與企業龐大的負債,共同構筑了中國巨大的金融隱患。
對於企業負債風險的化解,有關部門是以國企央企為重點來操作的。怎麼辦?最有效的做法,當然是提高國有企業的盈利能力,所以,打擊地條鋼等小民營企業的競爭之後,國企的競爭力就被充分地釋放出來了。而去產能所導致的鋼材、煤炭等的價格上漲,直接大幅度提高了國企央企的盈利能力,使得國企央企更容易降低槓桿,而那些無法及時有效地降低槓桿的民營企業,則將來很可能會成為國企央企大收購計畫中的一部分,或者,直接就被淘汰出局。
在當前金融風險高懸的情況下,煤炭、鋼材等價格卻屢創年內新高,成為經濟低迷階段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站在這道風景下,國企央企率先實現了自我救贖,業績大幅度增長,而下游企業則必須為由此而導致的成本上升痛苦地埋單。這其實也顯示出整體性救贖的艱難,既然整體性的救贖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拯救重點便成為選擇——如果從這道靚麗但孤獨的風景中,看不到其中所含射的內容,是無法理解當下很多品種的走勢的。
中國當下所面臨的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是風險控制與經濟穩定的平衡。要促使經濟穩定增長,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寬鬆,但這容易加大風險,而採取嚴厲的風險控制手段,又很難避免對經濟穩定增長帶來傷害。
選擇是如此艱難。
但不管做什麼選擇,促使資金脫虛入實都是必然要做的。如果虛擬經濟繼續創造瘋狂的賺錢效應,如果投機者繼續獲取比踏踏實實做事的人更多的收益,那只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即資金繼續脫實入虛,從而,把整個經濟體的基礎掏空。儘管脫虛入實喊了很多年,但憂患意識與緊迫感從來沒有如今天這般強烈,這更像是與時間賽跑的遊戲,要麼自己被風險扼殺,要麼得到別人被風險扼殺後的機會。無論對於一個國家,還是對於個人都是如此。當許多人惋惜李首富提前拋售資產錯失這兩年樓市大漲機會的時候,他正在安詳地喝著咖啡,而有些人由於時間的問題,在擁有更好機會更大財富的情況下,也只能在惶恐不安中被動地應對。
普通人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誘惑,並因被誘惑而迷失;正在具有超前眼光的人,會根據大趨勢安排自己的事業、財富、投資和生活。
莫說聽任風險繼續累積,即使現在就著手大力擠壓泡沫,也由於時間的緊迫而倍感壓力驟增。在這種生死時速下,虛擬經濟終將走向何方?至少,不應該再以僥倖的態度來對待了吧?
看看下面這些新聞,都說明瞭些什麼:
附1: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最近發布的《2017年美國住宅房產外國買家報告》(下稱「報告」),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統計週期,中國繼續保持美國海外購房群體中的「第一大買家」地位,成交金額超過其後的加拿大、英國、墨西哥和印度。作為美國外國人購房的主力,中國人這一年的購房總成交額達317億美元(約合2,14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的273億美元上升了16%,也超過前年的28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購房數量也超過4萬套,在2016年回落後再次衝擊歷史最高點。
上述報告顯示,在美國的加拿大購房者有76%的人選擇全款買房,只有21%的人申請了美國的貸款,而中國購房者則有65%選擇全款買房,26%申請了美國貸款。與之相對的是,在美國的印度購房者只有18%全款買房,高達79%的人申請了房貸;墨西哥人則有42%全款買房,51%申請房貸;英國人買房時的這兩個比例分別為36%和47%。
附2: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達成的海外收購交易總額達2,204億美元,佔全球跨國收購活動約16%。與此同時,中國外匯儲備急速下跌,至2016年年底,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關口。發改委和商務部去年下半年以來,加強了企業在海外資產並購的審核力度。網傳銀行6月7日發出內部通知,稱接到銀監會緊急電話,要求提供對海航、安邦、萬達、復星、浙江羅森內裡投資公司的境外投資借款情況及風險分析,重點關注所涉及並購貸款、內保外貸等跨境業務風險情況。需要報送的信息第一條是,提供具體的客戶名稱、客戶代碼、發放日期、發放金額、貸款用途等信息,是否涉及房地產、影城、酒店、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的非理性對外投資。
今年3月,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在日常的監管中也發現了一些非理性和異常的投資行為。比如,一個鋼鐵廠收購海外影視公司,中國的餐飲企業在海外收購一家網游公司,特別是去年一年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了很多足球俱樂部。潘功勝直言:「如果說這些收購促進了中國的足球水平和世界的足球水平,我覺得是件好事情。但是是這樣的嗎?有很多企業,在中國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再借一大筆錢去海外收購。有一些則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對外投資有一部分實際上跟中國對外投資的產業政策要求不符合,比如投一些體育、娛樂、俱樂部,對中國沒有太大的好處,同時在外面還引起了一些抱怨。他認為,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指導。
附3:據財新網7月23日報導,對於目前有關部門排查海外投資,關注高負債企業的傳聞,王健林首次表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我們決定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7月21日,近期備受關注的700億商業地產大資產包出售後,王健林在接受採訪中如是說。王健林稱,此次交易表面看萬達是變賣資產降負債,實際上萬達只是賣了該賣的,留下了該留的。萬達轉讓的文旅項目是地產中回收週期最長,對現金流壓力最大的;萬達轉讓的酒店項目是投資回報率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