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古卷】德性與聰明(圖)

作者:秦山整理 發表:2017-12-15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風古卷】德性與聰明
立身之本──德。(圖片來源:pixabay)

人的道德修養品性與自身的聰明和本事等到底孰重孰輕?擁有了智力、聰明、本事等這些才能是否就是人生、事業成功的保障呢?立德與否跟人生禍福有關聯嗎?憑藉聰明和本事是否就能實現人生的目標和到達人生的巔峰呢?

以下這段古籍中的話拓寬人的思維,給人以啟發。

[古文原文]自信者,不可以誹譽遷也;知足者,不可以勢利誘也。故通性情者,不務性之所無以為;通命之情者,不憂命之所無奈何;通於道者,物莫不足滑其調。

[參考譯文]自信的人是不能用誹謗讚譽來改變他的志向的,知足的人是不能用權勢利益來誘發他的慾望的。所以通達天性的人是不會追求天性所做不到的事情的,懂得命運的人是不會擔憂命運本身所無法左右的事情的,通曉道體的人是沒有外物能夠攪亂他的內心和平的。

[古文原文]詹何曰:「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矩不正,不可以為方;規不正,不可以為圓;身者,事之規矩也。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憎,適情性,則治道通矣。

[參考譯文]詹何說過:「還不曾聽說過自身修養很好而國家治理得很差的事,也不曾聽說過自身修養很差而國家治理得很好的事。」矩尺不正就不能劃出方形,圓規不標準就無法畫出圓形來。自身的修養就像上述說的矩尺圓規。沒聽說過自身不正而使別人端正的事。溯源天性、端正心術、理順好憎感情、調適情性,那麼治國之道就通暢了。

[古文原文]原天命,則不惑禍福;治心術,則不妄喜怒;理好憎,則不貪無用;適情性,則欲不過節。不惑禍福,則動靜循理;不妄喜怒,則賞罰不阿;不貪無用,則不以欲用害性;欲不過節,則養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於外,弗假於人,反己而得矣。

[參考譯文]溯源天性就不會被禍福迷惑,端正心術就不會喜怒無常,理順好憎感情就不會貪求那些於本性無用的東西,調適情性這慾念就不會沒有節制。不被禍福所迷惑則行為就能動靜循理,不喜怒無常這賞罰就不會出偏差,不貪求於本性無用的東西就不會因物慾而傷害本性,慾念有節制就可怡養天性而知足。這四個方面,都不能從外界求得,也不必藉助別人的力量,只須立足自身就能得到。

[古文原文]天下不可以智為也,不可以慧識也,不可以事治也,不可以仁附也,不可以強勝也。五者皆人才也,德不盛,不能成一焉。德立則五無殆,五見則德無位矣。

[參考譯文]天下的事情是不能單憑智力就能做成的,也不能單靠聰明就能認識清楚的,更不能只靠人的本事能辦成的,同樣不能只以仁術就能使人歸順的,單憑強力取勝更不可能。這智力、聰明、本事、仁術、強力五項都歸屬人的才能範疇,但如果只有這些才能而德行不高,就不能做成每一件事情。只有德行修養好了,這五項才能也就隨之能發揮作用;反之只強調突出這五項才能,那麼德行修養也就被忽略了。

[古文原文]故得道則愚者有餘,失道則智者不足。渡水而無游數,雖強必沉;有游數,雖羸必遂。又況托於舟航之上乎!

[參考譯文]所以只有獲得了「道」,就會使愚笨無能的人都會感到力量無窮;反之失去了「道」,就會使聰明者都感到力不從心。這就好像泅渡江河而沒有游泳技術,即使身強體壯也一定會沉沒;而有了游泳技術,即使身體瘦弱也一定會順利渡過,更何況托身於舟船之上呢!

小結

可見,道德修養品性才是事情能夠成功的根本保障,即使有了本事、聰明而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品性,也許會獲得短暫、暫時的所謂利益,但必不能長久。只有「德」立,聰明、才智、人的本事才能作為輔助起到作用。因此,不能舍本逐末,不可不修「德」呀!

(參考文獻:《淮南子》)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