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嚇?國防白皮書重申:不排除武統台灣(圖)

作者:明思 發表:2019-07-25 11: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國軍演習
圖為國軍演習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国2019年7月25日讯】(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中國國防部24日上午發表國防白皮書,全文約2.7萬字,其中嚴詞批評臺、藏獨等議題,重申「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但臺灣國防部反應則較為樂觀,認為中共發表國防白皮書只是中國的統戰伎倆。

中國國務院又重申,中國國防開支持續增加是為了國安需要。但外界批評政府傾全國之力處理對外事務,卻忽略優先解決國內的民生問題,導致中國社會民怨四起。

據陸媒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5日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其中批評臺灣「挾洋自重」,並揚言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更指「臺獨分裂勢力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文中又重申繼續不放棄對臺使用武力,宣布要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叫囂說如果臺灣要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的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云云。

對此,臺灣陸委會25日回應表示,對北京當局假借兩岸議題擴張軍武、揚言對臺動用武力,表達堅決反對與譴責。

陸委會指出,北京當局的挑釁行為不但衝擊兩岸和平,也已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和平原則,更挑戰區域安全秩序,造成周邊國家的不安及憂慮。

陸委會斥責,中共侈言永不稱霸及擴張、一切軍事建設是為「和平」等,「全是武力侵犯的謊言,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嚴肅關切並抵制」。

陸委會重申,臺海和平和區域穩定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共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不斷逼迫臺灣接受已破產的「一國兩制」主張。

「中共須認清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臺灣從未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事實」,陸委會說,「北京當局操作反民主、反和平行徑,併進訴諸戰爭的企圖,才是造成臺海與區域情勢緊張的主因。」

陸委會強調,北京政府昧於事實,利用政軍手段試圖壓迫及消滅中華民國,已嚴重侵犯臺灣人民自由選擇意志及生命財產安全。呼籲北京當局應及早放棄使用武力等惡意手段,改善兩岸關係。

中華民國總統府也回應稱,這份所謂的「白皮書」,充滿對民主臺灣的胡亂批判,卻少了一個國家對區域和平穩定最基本的責任感;「臺灣的自由民主才是一點都不能少,中華民國的國家安全,更是一點都不會退卻。」

美艦立馬航行臺海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稱,關注兩岸議題的中國民主人士陳開瀕表示,北京過去已經多次提過「武統」臺灣,但是要付諸實行不是一件容易辦的事情。

他認為,從目前中美貿易戰以及很多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問題來看,北京根本無法承擔對臺開戰而帶來的各種壓力,「但臺灣總統大選臨近,為了打擊蔡英文的支持度,北京認為有必要再在兩岸議題上重申北京立場,不過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陳開瀕說,「貿易戰已經令到北京當局焦頭爛額,還拿甚麼打臺灣?這是走過場,一切都是為了當局的統治,越是強硬越是給蔡英文拉票。」

臺灣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少將也表示,綜觀白皮書內容,將重點放在向外界說明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方向,凸顯武器發展,及持續抑制高額國防預算的合理性。「這份白皮書,顯示中國政府企圖淡化國際間對「中國威脅論」的疑慮,是展現統戰的伎倆。」

陸媒稱,這次是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發布的第10部國防白皮書,也是共產黨18大以來,發表的首部綜合型國防白皮書。

不過,就在中國24日才發表《新時代中國國防白皮書》,強硬表示「不惜代價」打擊臺獨後,美國軍方立刻發表聲明:已派遣1艘海軍軍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通過臺灣海峽,強調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承諾。

美國海軍第7艦隊發言人杜斯(Clay Doss)表示,「安提坦號」根據國際法,於7月24日至25日進行了例行的臺灣海峽過境航行。「美國海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航行與運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