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1-06-29 10:56:22作者:清風
李白的這首《獨坐敬亭山》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人,其作品向來豪放飄逸,自然率真,後世尊稱他為「詩仙」,跟「詩聖」杜甫齊名。這裡要談李白的知名作品《獨坐敬亭山》。
這首詩全文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意思是:鳥兒們飛得沒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留下,緩慢向遠方飄去。唯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亦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彼此誰也不會為此感到滿足。誰能夠理解我這一時刻的寂寞心情呢?唯有這座高大的敬亭山了。
一般認為,李白的這首《獨坐敬亭山》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我近日偶然再次讀到此詩卻有了另外的感悟。
李白好道,也是一個修煉人,仕途失意後在修煉方面比較精進,也修到了一定的層次。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是有生命的,山也是如此,而開了天目,達到某種高程度,是可以和物質溝通的。這首詩的後兩句就是講的李白用功能和敬亭山溝通,他們彼此交流得很愉快,所以才能「兩不厭」,「看」在這裡是交流,溝通,對話的意思。前兩句表面上是借寫景表達李白的孤獨和失落,其實是講環境的安靜,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深度入定,在一個人聲嘈雜的環境中,一般層次的修煉人是很難靜得下來,因此更不用說入定了。
李白和敬亭山的溝通是超越常人層次的,具體的內容也絕非一般士大夫的功名,這次入定的時間也比較長,帶給李白很大和持久的愉悅,所以李白寫下此詩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