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記載,有一幅《秋山紅樹圖》畫得甚好,清初「四王」畫家之首王時敏觀後大加讚賞並欲留下。怎奈畫家不肯割愛,王時敏只好在畫上題詞作罷:「石谷此圖雖仿山樵,而用筆措思全以右丞為宗。故風骨高奇,逾出山樵規格之外。春晚過要,攜以見視,余被欲留之,知其意頗自珍,不忍遞奪,每為悵悵然。余時方苦嗽,得此飽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者昔人檄愈頭風,良不虛也。庚戊穀雨後一日西盧老人王時敏題。」由此得知王時敏欣賞這幅《秋山紅樹圖》後,困擾難治的咳嗽竟然消失了,因此有感而發,題了上面一段話。《秋山紅樹圖》的作者就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翬。
一幅好畫,不只是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更因為好畫的背後帶有很正的能量,觀者自然會積極向上以及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益。反之,許多帶有魔性的當代作品,沒有任何章法和內涵,亂塗一氣,帶給人的就是頹廢、墮落、陰暗和邪惡。正如近代海派唐雲自稱「藥翁」,因為他認為好的畫就像藥一樣是能治癒人的。
王翬(1632-1717),清初「四王」之一,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等。他出身於繪畫世家,祖上五代擅畫,曾祖王伯臣善畫花鳥,祖父王載仕擅長山水、人物、花卉,生父王雲客善畫山水。王翬少時先拜同裡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21歲時,王翬以小景扇面見賞於王鑒,被收為弟子,後又師事王時敏。王時敏拿出家藏珍品讓他臨摹,王翬畫藝大進,最終成為清代著名畫家,時人吳梅村稱其為「畫聖」。
王翬筆參古今,貌含南北,畫技之精熟為清代第一。清代張庚的《國朝畫徵錄》評其為「畫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焉」。王翬對傳統古畫的鑑賞、臨摹,功力極深,宋以來許多失傳的古畫,借王翬的臨摹得以傳世。王翬用筆多細秀繁密,墨色濃潤蒼勁,境深遠而且含蓄。偶畫花卉,秀雋有緻。
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宋駿業之薦,王翬上京主持《康熙南巡圖》的一系列製作。該圖是王翚帶領約一千名畫工,包括畫家楊晉、冷枚、王雲、徐玫等人,歷時六年完成的共十二卷的長篇巨製,描繪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的情況。該圖為絹本,設色,縱高67.8厘米,每一卷的長度為14米至26米不等,今尚存九卷。南巡圖繪畢,王翬曾獲當時皇太子胤礽接見,賜座、賜食,並賜「山水清暉」四字。王翬歸里之後,求畫者甚眾。
王翬山水畫,有早、中、晚三期的變化,25歲以前為早期,主要摹仿古畫,筆墨尚未成熟;35歲到60歲為中期,這時期他廣泛吸取前人優良技法,融匯南北諸家之長,作畫專心精意。因此,這一時期作品最為精彩,技法精巧,清麗工秀;王翬晚年的山水畫,用筆遒勁嚴謹,墨色富於變化,在簡練中求蒼茫。
王翬學習古人的範圍較廣,從元四家到宋人的大青綠山水都有涉獵。在「四王」中,王翬是個真正的職業畫家,而其他三位都有為官的經歷。他的山水畫是「四王」之中技法最全面的畫家,同文人畫的逸筆草草不同,他的畫無一不是精心構思,恭筆為之。由於王翬臨摹宋、元名跡,吸取名家技法,溶為一爐,所以是清初「四王」中成就比較突出的一位,其畫風影響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