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國語》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民之口,自來都只是加速滅亡的潤滑劑而已。所以,中國古時候的仁君治國,素有廣開言路,使百姓暢所欲言的優良傳統。而與仁君廣開言路的治國之道背道而馳的君王也有,周厲王就是典型的一例。
周厲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暴虐凶殘、拒不納諫,甚至不惜殺人止謗,以至於使國人都「莫敢出言」,僅能靠目光來傳達信息。百姓最終忍無可忍發動起義,周厲王被逼逃亡,西周自此走向敗亡。
《國語》和《史記·周本紀》中對此事記載道(譯文):厲王暴虐,國都的百姓指責厲王的過錯。召公勸告厲王說:「百姓不能忍受您的政令了。」厲王大怒,找到衛國的巫師,讓他監督指責厲王的人。只要衛國的巫師將指責厲王的人報告給厲王,厲王就把指責他的人殺掉。於是國都的百姓都不敢說話,即使在道路上遇見,彼此也只是用目光來傳達信息。厲王很高興,對召公說:「我能夠消除謗言了,百姓終於都不敢說話了。」
召公說:「這只是堵住百姓的口啊!堵塞百姓的言論比堵塞河水還要嚴重。河流堵塞導致堤壩崩潰,一定會傷害很多的人,百姓言論被堵塞導致政治崩壞也一樣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因此治水的人疏導水流使它暢通;治理國家的人引導百姓讓他們暢所欲言。所以,過去天子為了更好地處理政事,讓公卿和列士進獻諷諫的詩歌,讓樂師進獻民謠歌曲,讓史官進獻可以借鑒的史書,讓少師進獻規勸天子的箴言,讓瞍者(沒有瞳仁的盲人)吟唱可以借鑒的詩,讓矇者(看不見東西的人)背誦可以借鑒的詩,讓百官進諫,讓平民把對政事的意見傳達給國君,讓親近的大臣盡規勸的責任,讓同宗的大臣彌補國君的過失、監督國君的行為,讓樂師和史官來對國君進行教誨,讓朝中元老們勸誡國君,然後國君再仔細斟酌處理政事。所以政事暢通而且與常理不相違背。」
「百姓有嘴巴。就像土地上有山有河,財產物品都從其中產出;就像土地有各種各樣,衣食都從其中產出;百姓用口發表言論,政事的好壞就能從其中顯現。推行百姓認為好的,防範百姓認為壞的,這就是用來使衣食豐富的方法啊!百姓的言論都是在心中考慮後才用嘴巴表達出來,考慮成熟就需要表達,怎麼可以堵塞呢?如果堵塞了百姓的嘴巴,那些和您在一起的人會有多少呢?」
周厲王不聽召公的勸告,從此百姓再也不敢說話了。三年後,厲王被逼逃亡到了彘地。
治國者違背治國之道,必然要被人民拋棄。(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明朝的方孝懦在《雜著·婁敬》中說:「將興之主,唯恐人之無言;將亡之主,唯恐人之有言。」
意思是說,將要興旺發達的人和國家,最怕人們不進言、不獻策;那些不許別人議論、不許別人爭論、不許別人妄議的人和國家則不免走向腐敗、走向滅亡。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的教訓赫然在目:治國者違背治國之道,必然要被人民拋棄,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背道越遠,其滅亡越快越徹底。
責任編輯:姝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