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7日訊】管控金融風險是最近中國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最近中國召開最高級別的金融工作會議,連國安部都發文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中國如今面對的金融風險究竟有哪些呢?
10月30日,中國政府在北京召開了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皆出席會議。
據中國官煤新華社報導,會議中,與會官員談及了「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的問題,並指出政府需要根本性解決這些風險,才能推動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報導也寫道,官員們認為,強調監管會是當前風險防控的重點任務,具體的做法包含化解地方債務、改善金融與房地產市場的循環、以及維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等等。
針對本屆金融會議,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在接受本臺採訪時指出,此次的會議邀請第18屆與第19屆的高階領導共同參與會議,顯現中國的經濟情勢相當低迷,需要眾多官員集思廣益:「它把18屆和19屆的中央領導、高官都請回去,來參加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你可以想像問題之嚴重,多米諾骨牌已經倒了好多塊了。」
中國金融風險一:房地產市場泡沫化
那麼,中國官員不斷談到的金融風險具體而言有哪些呢?首先,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告訴本臺記者,中國房市的低迷與爆雷是中國經濟當前所面臨最嚴峻的問題:「房地產銷售現在大幅度下滑,泡沫要破滅了,這樣引發很多相關的銀行因為它們有很多房地產貸款,也面臨破產的危機。還有,房地產企業都面臨難以償付的外債,外債違約是一個相關的金融風險。」
李恆青也談到,中國經濟目前正面臨系統性潰敗,因為房地產市場大量焊死銀行資金:「再加上(房地產)整體在降價,降價是必然,因為中國的建設面積早就超出了實際需求,即使降價了大家都不買房,這樣的情況下,最後是金融資產大規模的貶值,造成整個金融系統的入不敷出。」
據搜狐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8月,除在爆雷邊緣被「拉回」的碧桂園及遠洋,目前已經有超過30家大型房地產企業爆雷。目前,中國排在頭幾名的房地產企業恆大、碧桂園等搖搖欲墜,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破產是可能的最終結局。
中國金融風險二:地方政府舉債過高
地方政府債臺高筑是北京當局所遇到的另一項重大困境。美國馬里蘭州羅耀拉大學商學院教授丁弘彬就表示,房地產市場爆雷連帶的導致了地方政府無力償還欠債。
丁弘彬說:「(中國)經濟發展在最近10幾年來一直高度依賴房地產,房地產的雷一爆,可能看起來相對穩定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也跟著爆,因為地方政府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在房地產上面的。」
據《紐約時報》報導,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評級估計,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相當於中國年經濟產出的30%左右。
謝田也談到,因為地方政府財政出問題,導致有關部門不得已取消了地方公務員的獎金,這是政府到了緊要關頭才會採取的作法:「地方政府現在財政支出銳減,很多地方已經把公務員的獎金給削減掉了,甚至要求公務員把以前發的獎金退回來。中共的體制其實不願意裁減公務員,因為整個公務員體系是穩定中共政權很重要的部分。」
中國金融風險三:外匯存底不足
與此同時,上週五,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數據,數據顯示,外國直接投資為負118億美元,是自1998年以來,首度出現投資赤字。國際媒體普遍分析,外資出走中國現象明顯是基於對美中競爭加劇的擔憂,以及考量市場環境惡化等諸多原因。
對此,學者們也分析,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互動減少,加上外資也不斷撤出,導致中國外匯存底不足,進而使其在對外購買重要物資,例如能源、晶元、醫療物資時,出現資金問題。謝田便指出:「中國對歐美的進出口在急劇的下滑,雖然對俄羅斯的進出口可以填補一些,但對俄羅斯的進出口有時候是用人民幣或盧布計算,沒辦法存到外匯裡。」
李恆青也談到,中國外資減少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美國近期不斷收緊對中國的投資規定。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才基於國家安全考量,限制投資公司向中國開發半導體、微電子、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相關產業投入更多資金。
李恆青就此表示:「在過去中國大陸的幾個典型公司都是西方的投資,從剛開始研發企業,發展成巨無霸,比如典型的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但現在這樣的投資已經不能再有了,已經受到美國政府的嚴查,這是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釜底抽薪。」
學者們也提到,外匯存底不足所衍伸出的另一項問題是,中國沒有槓桿能捍衛不斷貶值的人民幣。在今年9月初,人民幣甚至一度跌至年度最低價,出現1美元兌7.34元人民幣的狀況。
加大監管可以解決金融問題嗎?
為了應對前述金融風險,中國當局展現出加大管控力道的決心,像是在今年9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發布立法計畫,希望盡快出臺《金融穩定法》以監管全部的金融活動。不過,丁弘彬認為,加大監管的作法只能延緩中國經濟爆雷的速度,由於監管政策錯誤,中國的經濟問題並不能被根本性解決。
丁弘彬以監管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舉例談道:「如果蓋房子的人沒有辦法履約,而是拚命槓桿的時候,在正常的情況下、正常市場經濟的國家應該要有金融機構能夠出現去幹預這件事。這種干預表面上看起來也是政府力量的操作,但跟(中國)政府直接說‘該付錢的人得繼續付錢,要倒的公司不准倒’,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情況,這等於是跟市場對作了。」
以人民幣取代美金交易解決外匯不足?
在應對外匯存底不足的問題上,北京當局也嘗試透過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來解決問題。像是習近平去年底出訪中東時,便極力推動以人民幣結算石油和天然氣貿易,對此,中國的重要石油進口夥伴沙烏地阿拉伯也表示,願意對非美元交易採取開放態度。
不過,謝田認為,人民幣交易要運行順暢高度依賴兩國間的貿易量相當,因此長期而言將難以執行:「我覺得這可能很難實行下去,可能在與沙特的交易裡面可能有限的可以適用。……對沙烏地阿拉伯來說,它拿大量的人民幣也沒有辦法用,它賣石油的錢需要去買來自歐美的奢侈品,中國也提供不了這些奢侈品,它拿人民幣沒用可能就要拋售。」
國安部警告「個別國家」勿唱空中國經濟
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過後,上週四,中國國家安全部於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表示,中國金融安全目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並且隱射美國惡意操控貨幣,意圖促使中國經濟下行。文章寫道:「個別國家把金融當成地緣博弈工具,屢屢玩弄貨幣霸權,……不僅有‘看空者’、‘做空者’,還有‘唱空者’、‘掏空者’,企圖動搖國際社會對華投資信心,妄圖引發我國內金融動盪。」
對此,丁弘彬指出,中國當前面臨的諸多經濟困境主要都是源自於北京當局的政策錯誤,和美國的貨幣政策沒有關係:「美中經濟逐漸脫鉤的情況下,加上習近平在過去3年疫情中的種種作為,加速了很多中企和外企離開中國,加上本身自己金融狀況不好,中國貨幣貶值是很正常的現象。……中國政府說是美國操縱貨幣,它當然可以這樣說,但是,造成中國目前的結果,跟中國本身經濟的條件比較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