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左)延安与红军干部聚餐
"七、七事变"这个国耻日又来了,让我想起去年游览上海张学良先生故居时的感受,又想起此次汶川地震大灾难中出了大名的"范跑跑"先生,想来想去,感觉张学良先生就好象是当年的范跑跑一样。
2007年12月份的一个周六,与几个朋友一起参观上海经典旧风景。天空阴沉着,下着零星细雨,给我们的活动增添了几份忧郁和深沉。我们游览了新天地的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郁达夫与夫人激情相恋的旧址、还有孙中山、张学良故居,还有俄罗斯的旧教堂。这些旧建筑老房子大多集中在思南路、香山路一带,与高大的法国梧桐、樟树等绿色花木组合成花园式小洋楼,显得格外的幽雅,仿佛都是一座座风情万种的浪漫城堡,让游人想象里面主人翁的生动故事。
张学良故居也是一所比较大的洋房,但是我们去的时候不对外开放,只能从外面看看。不过,当我看到"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故居"几个大字时,我对张学良先生忽然产生了一点看法:张学良先生是爱国将领吗?他是如何爱国的呢?
张学良的东北军放弃锦州,日军竟没有放一枪一炮,就缴获了9万多只枪支,还有大量的弹药,极大的壮大了日军的实力,日军喜出望外。在1931年"9.18"事变,他没有率军抵抗日军的进攻,放弃东北三省,实际上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军阀实力,带着二十万大军逃进关内,使得日军侵占的全东北,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全面侵华的野心,也为日军侵占全中国打开了东北大门。现在,大部分教科书都把张学良这一行为说成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我觉得这完全是推卸责任,就是没有蒋介石的命令,张学良也会找别的借口逃跑的,若真有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张学良也正好有了不抵抗的最好借口和推辞。那可是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东北是他张家的地盘,军队是他张家的私人军队,打或不打都是他说了算,怎么会听命于南京蒋介石的一纸密令呢。据说,张学良先生晚年多次说,是他下令不抵抗的,与蒋介石无关。
张学良不抵抗逃跑,是一种什么行为呢?这种行为叫做爱国吗?以张学良二十万东北军与日本一万多名关东军(还有朝鲜军3万多)死拚,也会把日军消灭在东北大地上,他竟然与日军没有打过一次象样的战斗,他好象就没有向日军放过一枪一炮,如此行为谈何爱国将领呢。与东北抗联杨靖宇、赵一曼等誓死抗战的广大将士相比,我觉得,张学良根本谈不上是爱国将领;与两次淞沪保卫战中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和杨瑞符等英勇将士相比,我觉得,张学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他们。以军法而论,这种临阵逃跑的行为,就是有几个脑袋也搬家了,就象他同时代被蒋介石枪毙的韩复榘一样。只是后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为他的罪过有所将功补过,但又能将多少功?补多少过呢?现在,都不提他东北逃跑,只提他的西安事变,应该是政治的需要吧。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抹不掉的。
当然,张学良本人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共产党来说功劳很大,称他为爱国将领也算是可以吧。张学良之所以著名,不应该是他有重大的抗日英雄之名,而应该是他花花少帅的风流之名,是他不抵抗的逃跑之名,是他发动西安事变的劫持之名,是他一生变数极大的戏剧之名,现在一些电视剧以及张学良传记,把这位花花少帅描写的如何抗日、如何爱国,我觉得不是历史真正全面的评判,只是娱乐或政治的需要而已。后来,张学良被蒋介石终身软禁,寿老美国,实际上对他是一件大好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张学良才得以善终。思前想后,感慨万千,写下了《观张学良故居有感》,但并非是骂张学良先生的。
二十万只东北虎,敌寇面前纸老虎。
只因头领是猪狗,全国人民遭杀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