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前往圣约瑟夫大教堂的道路笔直干净,两旁树木挺拔苍翠,不知名的黄色小花,一丛丛生长在路边,难得从身边呼啸而过的车子和稀少的行人,感觉就像是走在乡间小径上,舒服而宁静。细细感受微风吹在脸上的节奏,舒畅又快意,让我这一路上都不寂寞。
步行在蒙特娄,有爬山的所有乐趣,微风、阳光及绿树。
突然间,有个十字架从前方楼房顶端冒出头来,一座绿色浑圆的屋顶像探头似的,悄悄出现在眼前,一种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全貌的心情,催促我加快脚步往教堂前进。
具有百年历史的大教堂
圣约瑟夫大教堂雄伟壮丽,我必须用近乎90度的仰角来观赏它,你很难想像它有多庞大,即使没有台北101的高度,如果非亲眼所见,还是很难想像比中正纪念堂高大近两倍的建筑有多么壮观。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教堂,是因为安得烈修士运用教堂内的灯油治愈许多的病人,让教堂的神迹声名远播,吸引许多虔诚的信徒前来,而教堂也从1904年的木造小礼拜堂历经多次的改建,到今天的壮硕规模。
圣约瑟夫教堂的高度达124公尺,为世界第二高的教堂,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教堂主要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1916年建立,位于底层的The Crypt Church小礼拜堂,以及1924年建造直到1955年才落成,位于上层的The Basilica大礼拜堂。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加拿大花岗岩的灰色砖墙形成稳固的四方主体,建筑中间的罗马柱门廊高大且雕工精美,绿色的圆形屋顶像是戴在头上的一顶大皇冠,上面还镶着十字型的钻石,从远处看宛如是一座童话故事中的大城堡。在教堂旁有一片草地斜坡,坡上有一排高大的树木,树干纤细笔直,顶着一身茂盛浓密的树叶,远看就像是一支支插在草地上的棉花糖,这棉花糖树的造型,更增添教堂童话故事般的想像空间。
我迫不及待从底层拾级而上,爬上层层阶梯,直达教堂大门。入口处是一扇漂亮的紫色木门,铜制的把手因摩擦而略显斑驳,门上洁净的玻璃反射出天空亮丽的景致。拉开大门进入另一道咖啡色木门,在两道门之间有个小回廊,当紫色的门关上后,回廊内一切都归于平静,听不见外面的任何声音,仿佛将人世的烦杂都隔绝于外,让旅人在这个空间里洗去一身纷扰,心灵回复平静的状态。
感动于美好的事物
进入门内是小礼拜堂,可容纳约一千人,每日的祷告活动和弥撒都在这里举行,此时正好有个祷告仪式正在进行着。一位白发苍苍的牧师,在中间朗诵祈祷文,两侧站了几位身着白袍的神父。参加仪式的人们,大多坐在前方座位上,像我这样临时加入的游客,则在后方安静的聆听。厅堂内庄严肃穆,牧师的诵经声在教堂内不断的传送回荡,此刻人们都保持着外在与内心的宁静。祈祷仪式结束,牧师示意大家坐下,有位显然还沉浸其中的妇女仍旧跪在走道中间喃喃细语。
带着安稳沉淀的情绪,从侧边的楼梯往上走,便是教堂的主礼拜堂。礼拜堂挑高雄伟,可容纳上万人的空间相当壮观,令人不觉动容,感动于天地间存在如此美好的事物。头顶上巨大的拱形廊柱层层交叠成主要结构,没有复杂的雕饰和过多的廊柱,开阔而庄严,流露出一股深邃且宁静的气氛。礼拜堂位于教堂顶端皇冠的位置,约有四、五层楼的高度,皇冠内一层层由里向外扩散的圆形图样,就像是一朵盛开的白色花瓣,纯洁高雅、永不凋零。亲眼目睹如此壮丽的教堂,让我有着朝圣者般的心情。
前方祭坛上,耶稣受难的十字架立在正中央,圣坛上只见描述基督复活早晨的石雕和描绘圣经故事的马赛克壁画。星期天的大弥撒和特殊节庆都在这里举行,可以想像当满满一万人祷告时的壮观场面。礼拜堂内有一座1960年德国制造的管风琴,高达18公尺,精巧的铸造技术闻名于世。在每周日下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免费音乐会,如果能够在此听上一场演奏,一定相当难忘。
礼拜堂外的露天广场,有许多游客在观景、拍照。天空晴朗清澈,眺望远方清楚而开阔,蒙特娄市区一览无遗,让人心情不觉开阔起来,真想保留住眼前的时刻。天上的白云都有自己的个性,大朵小朵、形状不一,列队般的通过眼前,只有一朵小棉球独自悠悠飘行在后方,犹如散步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