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均30平米”的再分析(图)

发表:2011-01-01 13: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

读罢这则新闻,许多人会用“30平方米”观照自我。如果3口之家,仍住不上90平方米房子的公众,可能会“30平方米”嗤之以鼻,并在无数次“被”之后对又一次“被平均”而耿耿于怀。
推荐阅读

如果“人均30平方米”是事实,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应该是很宽裕了,别说是日本,即使在西方国家面前,咱们也不寒碜了。事实为什么不是这样呢?“蜗居一族”的“房痛”故事就不说了,单就2011年我国保障房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将高达 1000万套,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这一事实就充分证明“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并不可靠,否则,政府就不必再掷这么多钱建保障房了。

何以至此?数字本身的可信度存疑是其一。长期以来,非技术原因造成的统计失范大量存在,不同来源的数字大相径庭,甚至不同部门公布同一内容时出现“数字打架”,让公众莫衷一是。“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的公众认同度低,多少与此有关。其二,住宅建筑面积“人均数”后面,还深藏着诸多人尽皆知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大热,公权力觊觎住房成为官员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的又一腐败热点。权力特供房、权力福利房、权力经适房的大量涌现,进一步扭曲了资源配置,加剧了社会不公,造成了有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而有人“狡兔三窟”,甚至数十“窟”的怪现象。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夫妇就拥有24套房产,而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原副局长陶校兴个人就有29套房产!如果把他们的房产面积拿来平均,多少无房户因吃了“画饼”而“人均 30平方米”啊!

漂亮的数字掩蔽不了民生之艰,忽略了大多数,“人均数”再光鲜也枉然。“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仍未能实现公众安居乐业之夙愿,留给公共管理者短暂荣光之余,是反思、进取。即使明年加大对保障房建设和楼市的调节力度,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倚重等深层次问题仍有待攻坚。否则,即使明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仍难圆百姓安居梦。

从住宅建筑面积“被平均”说开去,近年来,公众“被”现象此起彼伏,“被增长”、“被就业”、“被小康”等等,以至“被”一度成为社会热词。在一些反映闪光数字被公众加上一个“被”字,表达的是公众对信息可靠性的不认同,传递的是公众对某些部门“强加于人”的不满,它同时也在提醒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与群众感同身受,真正让大多数人能达到平均数。

来源:大洋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