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煎藥的中藥罐
中医治癌古代已有记载,医术背后的理念,既有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庸之道,同时要学会疾病管理,实践“和平共处”的“相处”之道。
现代人谈“癌”色变,但癌症并不是现代才出现,早在宋代南轩居士所著的《卫济宝书》(1171年)中,就已经记载了“癌”这个病名及医治方法,而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肠覃”、“石瘕”,及《难经》中的“积聚”,说的也都是肿瘤。
香港中医癌症、疑难杂症研究所的创办人周礼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70年代至今,潜心研究癌症等疑难杂症40年,并采用中医药的祖传秘方进行临床治疗。
调整“七情”很重要
“一个人得了疾病,一定是和他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很多原因相关联的。”周医师说,“中医讲内因再结合外因,才有可能产生疾病。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叫‘内伤七情’,外部因素有风、寒、暑、湿、燥、火,叫‘外感六淫’,包括现代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化学、物理等多种致病因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中医常说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指的就是情绪失调会直接损害内在脏腑。“比如,我们发现肝癌病人在确诊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曾经出现很严重的忧郁情绪,还有女性的乳腺肿瘤也是和肝经(情绪)有关。”
人的精神状态能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黄帝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的正气如果不足,外邪就会侵入。“癌症产生的原因复杂,涉及多学科,但已有研究证明,免疫功能下降,而产生细胞基因突变,也就是正气因病变而受到破坏。”周医师说,“多数情况都是年老体弱的人容易患癌。现在年纪轻的也有,可能和幅射滥用药物空气污染、食物化学毒素、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周医师认为,有的人得了癌症之后,情绪很紧张、很恐惧,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会使本来就混乱的免疫功能受到进一步破坏,导致病人很快死亡,“人的七情不但没有调整好,反而雪上加霜,使病情更加恶化。”
八成病人被医死吓死
据《黄帝内经》所述:“大积大聚不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此治积聚之法也。”“中医治疗肿瘤(古时称为症瘕积聚等)主张把它消下去大半即可,过多地消灭它,就有可能两败俱伤,正、邪同归于尽。”周医师解释说。
“自古到今,中医提倡‘带瘤生存’,就是人和肿瘤并存。”这种与肿瘤共存,并抑制它发展的中医理论,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
有一个病人,98年确诊胰腺癌一直到最近才过世,前后一共存活了13年,其间一直采用中药治疗,“每个礼拜吃几盏(中药),07年到今年他的肿瘤只大了一公分。”周医师介绍说,这个癌症病人可以返工,可以到国外旅行,生活质量几乎和正常人没有分别,这在目前医学界也属罕见。
不过,这种从一开始就来看中医的癌症病人比较少,“大多数情况都是西医不能做手术(比如肿瘤太大了),或是西医手术化疗、电疗后又复发,到了晚期的晚期,才来看中医。”即使这样,周医师医治的这类癌症病人也有不少个案能存活几年。
周医师经过几十年临床研究发现,“百分之八十的癌症病人是被医死或吓死的。”许多人接受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人体本身的正气更加虚弱,自我修复能力受到破坏,再加上有些病人了解到自己的病情,情绪变得悲观,又会加重病情。任何人不能离正气以生存,任何医学也不能舍正气以救人,医学之为用,应是辅助正气以调节病变,顺正气者生,逆正气者死,是自古治疗的大法。
人有求生的本能,周医师强调“不要忽视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实际上,世界医学研究也发现,有百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可以不治而愈的。在医治的过程中,他也主张通过“话疗”,激发病人体内在生存的动力。
免疫功能不可过强
有人认为,人体的免疫功能应该越强越好,周医师说,这是一种错误认识:“人类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免疫反应异常(自身抗体的滴度增高),像糖尿病、皮肌炎、牛皮癣、内风湿性关节炎、甲亢、红斑狼疮等还无法医治的疑难杂症,都属于这类自身免疫病,爱滋病和癌症属于免疫功能降低。”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调整免疫功能,而不是所谓的提高免疫力。
“治病就是要调整身体的平衡,什么医学都不能走极端,医治癌症如采用正邪通杀的破坏性治疗,攻其邪,则邪气去而正气亦脱,正邪同归于尽。”周医师说,中医讲究调整阴阳平衡,先治主要的症候,恢复生理常态,待正气充足,也就是免疫功能调节回复正常,疾病必能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