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7月17日讯】斯大林模式主要是政府全盘控制生产环节,而在分配环节则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特供体系,一部份是普通商店。特供商店商品丰富,价格与国际接轨,普通商店不仅价格高,而且长期物资短缺,有钱买不到东西。
在苏共的特供体系下,特权与职务挂钩。为维护干部队伍的稳定,领导干部终身制,干部通常只升不降,升到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便终身任职不用退休,特供系统不仅按级别照顾领导干部,而且扩大到他们的家属,形成庞大的特权阶层。该政策严重阻挡了年轻干部的晋升通道。
为了调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苏联政府不得不增设机构以增加领导岗位,到上世纪70年代末,苏共中央直属的部级机构达20个之多,其中大部份与政府机构重叠。
虽然苏联的生产效率较二战前有一定的提高,因为庞大的特供体系占用了苏联的经济增长的大部份成果,所以苏联的国民生活水平改善缓慢。
特供系统稳定了干部队伍,但是特供机制对经济增长毫无贡献,而且负担越来越重,等到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时候,苏联经济已是沉屙难起。虽然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经济改革,但由于在特供这一政治、经济混合的体制下,根本动摇不了这一庞大特权阶层,适逢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发钞失控,以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这才不得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舒缓社会压力。
然而当一触即到政治体制改革后,苏联共党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共“特权”部门“特供”蔓延
2011年5月11日,《南方周末》报导了一篇“中国“特供”食品供应商不完全名单”文章。文中详尽列举了很多特供食品,这些包括了人们常吃的各种蔬菜、水果,而且还包括了羊、鱼、鸡、鸭、蛋、大米等各种肉食、主食食品;特供不仅是北京仅有,其他各地的政府机关部门都有自己的特供基地。
文中还列举了一个南方周末记者从房山区有关部门证实的实例。2007年8月27日,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发表的一篇题为《副区长王忠海就特供农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文章提及,“设施草莓、波龙堡葡萄酒、平汤渫、白灵菇、“卓辰”排酸牛羊肉、宏利肉鸭、长阳葡萄等一批农产品被国家机关选为特供产品。”
这些基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无化学污染,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准。提供的食品是“四保”,即“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中南海吃“特供食品”也已经见诸海内外媒体了。“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不少媒体报导与披露,中南海与奥运会都专供“三元”奶,且三元企业自己也对外声称:“三元奶极品是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座上宾。给中南海特供的三元是优良品种的母牛乳液。”
有评论文章指出:“大陆毒食品肆虐因高官富豪食特供”,当今中国人吃的是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有色馒头、瘦肉精、2000多种各种添加剂,这不仅影响中国人民的体质,而且很多有毒食品能导致各种疾病、生育能力下降等。
也有评论指出,当局放任“特权”部门“特供”蔓延,只能造成新的分配不公,激发民众不满情绪,影响整个社会稳定,更严重的是会加速社会公众利益保障体系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