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临终时都会选择“不要抢救我!”?(图)

发表:2015-01-23 21: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5年01月23日讯】据海外网络媒体报导,面对癌症,大多数患者走着这样一条路:先手术,花掉数万元;然后化疗,花掉数十万元;不行再放疗,再花掉数十万元;接着转战中医治疗,花掉数万元,最终人财两空。很多人经此遭遇的人都知道,曾经我们对治疗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没来得及让逝者享受最后的亲情。


“不要抢救我!”医生临终时为什么都会这么选择?(网络图片)

我曾多次和同事谈论这个话题。很多医生和我一样想法:如果有一天要走了,我希望平静地逝去。PLOSOne杂志上的一篇最新研究称88%的医生都是这么想的。这个结果一点也不让我吃惊。

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绝症、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抢救过无数的病人。所谓抢救,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不停地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很贵很贵。

“不要抢救”,是因为我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选,虽然我们比一般人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熟人,但我们仍然选择“不”。“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而是对现代医学的深刻瞭解,使得我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知道临终前的“抢救”基本没有意义。我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增加自己的痛苦,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也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我们几个同事之间曾经开玩笑地互相交代:“答应我,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

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于是噩梦开始了。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瞭解什么是“合理”;因为医生在抢救时,他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很多医生因为有制度和法律在约束而不得不进行抢救。比如抢救时间,必须达30分钟以上,必须有高年资医生在场。否则一句“为什么你不抢救”将会把已送送上法庭。除非病人家属在拒绝抢救证明上签字。

很多医生们在自己或家人临终时不会选择抢救。因为这种治疗的结局他们见得太多,这种抢救,几乎没有意义。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生了一场病,事后查出是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我带着他去了各种专家门诊,最后明白了:像他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积极治疗的话,需要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而即使这样他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

最终,表哥决定拒绝任何治疗,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回家休养。我们在之后的8个月里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做了许多小时候爱做的事。我们去了迪士尼公园,这是他的第一次。我们有时也宅在家。最后他昏睡了三天,安静地走了。表哥不是医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品质,而非生命的长度。

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

至于我,已经清楚地向我的同事和家人说明了我的意愿。如果有一天我那样子了,我放弃抢救——当死亡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可以不被奋力抢救,而是安详地睡去,就像我的导师查理,我的表哥一样。

责任编辑:牛兰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