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中国老大的地位要不稳了(图)

作者:高望 发表:2016-06-11 09: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6年06月11日讯】如果有人问,中国经济上最有实力的城市是在哪?我想90%以上的人会说是上海。很少有人会想到北京。自清末一百多年以来,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十分稳固,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上海,北京的头衔,更多提起的是政治、文化中心,甚至是消费中心,从来没有经济中心这个字眼。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请看下面这张图:


北京及上海1978-2013年间的经济数据比较(网络图片)

图表显示,在1978年北京GDP只占上海的不到40%,而到了2013年北京GDP占到了上海的90.2%,最新数据是2015年,占到了92%。只有90年代中前期以及2004年前后,上海的增速超过北京。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北京GDP将在六七年后超越上海,成为中国城市的第一。

这样的数据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在一般人看来,北京既不是工业重镇,也不是金融交易中心,经济为何能赶超上海?

当然这个情况不仅仅局限在京沪,在很多地方的对比中,也发现有类似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某些省份政治、经济中心有从分离到合一的趋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江苏、浙江、河北等等。这几年,省会城市南京、杭州、石家庄比非省会城市苏州、宁波、唐山要好。在数年前,完全是颠倒的情况。而本来政治经济中心合一的省份,省会的地位就更加突出。比如安徽的合肥、四川的成都。前者几年前吞并了附近的巢湖,后者刚刚吃掉了简阳,都成了省内不可撼动的巨无霸。另外,又比如在经济陷入困境的山西以及东三省,不少地级城市都是负增长,而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虽然也面临不少困,却仍能稳步向前。

如果从更加深层次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促使京沪实力消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出现了变化。在工业化时代,是属于资本的时代。大进大出的三来一补、贸易加工、临港型工业都会助推有地理优势的城市发展,比如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而外资也会选择这些优势地区进行广泛布局。在这个阶段,苏锡常发展比南京快,而宁波比杭州快。

不过,如今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最主要的表现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引领未来经济发展一定是属于“轻经济”的信息经济和第三产业。正因为“轻经济”是轻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能“独立”存在。比如服务业不需要过分的地理优势,它的商业价值超过了有形商品。但从另一方面说,它更需要与权力相关的资源,比如人才、教育、行政等等相结合,比如现在大力推广的“双创”。而在这方面,北京的优势比上海强很多。各个省会也比下面的地级市好很多。而以往地级市的土地优势、某些矿产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税收优势等等在后工业时代大大降低。而这些城市没有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信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要想在“双创”方面发力基本上是徒劳的。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未来将朝着由外向型向内生性方面发展,从更多依靠资本向更多依靠权力资源方向发展。拥有着强势权力的城市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将会更多地受益。

风险是在转移,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从银行体系向非银行体系转移,从偿付风险向流动性风险转移。八年的量化宽松以后,特别是天朝的超发货币除了推高资产价格提高要素成本对实体经济的复苏作用有限。在金融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背景下,长期的宽流动性、低利率环境,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资产泡沫无处不在。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价格。我们投资时,要回避估值过高的资产,否则你就有可能会成为接盘者。

责任编辑:靖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