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無祖國」,一語道破今日的世界經濟潮流。西方的投資者放著本國的黯淡經濟不顧,紛紛將資金投入最活潑有力的市場。Daniel Casali 是倫敦經濟智庫「獨立戰略」(Independent Strategy)的資深分析家,他說中國就如同一個「吸塵器」,把外資都吸過去了。光是今年上半年,外國在中國的設廠投資率就比年前增加了24%。而出口貿易也增加了14%。中美貿易之間, 對中國的順差一年是550 億美元,這等於歐洲和日本的總和。
中國政府不僅對本國的私營企業家將黨的大門打開,引君入瓮,也對外國資本家施展渾身解數,大開方便之門。中國沒有那些麻煩的環保法,人工便宜聽話,不組織工會、不罷工不爭抗。自從去年中國加入世貿後,外資更是大量地湧進,比往年增加了35%。雖然外商原來以為中國加入世貿後,政治方面會進行改革,但他們發覺政府依然控制外匯,人民幣也不能隨市場浮動,它仍然牢牢地抓在中央手中。Casali 認為:
由於人民幣和美元的兌換率是固定的,這就更加增強了中國在銷售市場上的競爭力。美國的弱增長並沒有刺激到出口業。原因在於美國的消費者更多地被中國的廉價商品所吸引。同時,亞洲的其他國家也會因中國的低廉價格而把生產業轉移到中國去。如此,美元源源流入中國,滋潤了經濟。
對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拔高的增長率,《北京晚報》的記者焱虹(此「虹」原為火字旁,漢語中似無此字,想來是該記者要以火來表達「赤誠」)於10月8 日以一種瀆褻漢語的「黨腔」,表達了他心中的炎炎熱情:「我們的記者將會把這一個個既莊嚴又生動、既活潑又嚴肅的數字,以磅礡的氣勢、細節的刻畫、圖文並茂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對於中國比其他國家遲來了將近半世紀的「經濟奇蹟」,專家們雖然很容易尋找出軌跡來,卻也並不吝於加諸溢美之辭。法新社發了一條消息:「…7.6%,中國人再次為世界經濟做出了貢獻。」西方人的讚語頓時讓一些大陸的記者發出這種陶醉的「囈語」,令人哭笑不得。中國的快速經濟發展真的只是對世界的貢獻嗎?Daniel Casali說:
中國在世界貿易舞台上加重了份量,這為其他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很難估計中國的增長對於削弱通貨膨脹的影響。無可爭議的是,中國出口的提升對歐美國家的生產價格和空間造成壓力,特別是對當前已經蕭條的經濟和跨國公司的盈利影響很大。美元如果疲軟也對情勢無補於事。當某些產品在美國的市場已經到達一定的飽和量時,國內的價格勢必要往下調整。為了在價格的競爭中不致敗陣,唯一的方法是在中國擴大生產。耐克(Nike)公司目前過半數的鞋都由設在中國的工廠所製造。如此,外國的資金繼續大量為中國經濟充血,這又導致了西方一些虧損企業必須由政府來補貼。
當然經濟的發展總是因果互動的。對於中國而言,過分依賴外資和外銷是很危險的。「發展內需」目前已經成為大陸的時髦字眼。然而以現代的科技為生產服務,市場也有超飽和的時候。歐美發達國家老早就面臨了這種「生產- 銷毀過剩產品,維持物價-
政府補貼,繼續生產- 繼續銷毀產品」的荒謬而違反經濟理論的惡性循環。當中國面對供大於求,競爭力減弱的時候,外資將要撤離。Casali 指出:
一旦外資撤離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將枯竭,這時經濟的衰落將以加速度發展。另外錯誤性的投資也更為顯彰。這是跟政治性決策所造成的「資訊不足」息息相關的。消費人口和企業雙方的資訊都缺乏。這樣發展下去,會形成一種持續性的、不考慮市場需求量的「生產過剩」。
不過這種危險性在未來的十年中大約並不會出現。Casali 認為中國在世界貿易的腳色將加重,增長率會升到8-10%。這將會壓低失業率並起到穩定社會的功能。
Casali是一位經濟分析家,他對中國的社會和農村問題缺乏瞭解。在推演一些數據之後他得出了這樣一個樂觀的預估。在世界經濟步入增長的低潮時節,也難怪人們都樂意於聽聽這類「東方有樂土」的佳音。
(11/19/2002 16:7)
(據觀察)
本文網址:http://observechina.net/info/da.asp?ID=19887&ad=11/1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