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隨後在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相關的調查報告說,儘管與西方國家的自殺者相比,中國自殺者患精神疾病的比率要低,但是他們自殺的原因很相似,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有生活壓力,精神壓抑以及生活質量低等。
根據中國衛生部1995-1999年的死亡率資料,北京精神專科醫院回龍觀醫院臨床研究室對中國的自殺情況進行重點監測。結果發現,在全國,自殺死亡佔全部死亡人數的3.6%,自殺列在同期國人死因第五位,排在腦血管疾病、支氣管炎和慢性肺氣腫、肝癌及肺炎之後。而在15-34歲人群中,自殺已成為第一位死因,佔相應人群死亡總數的19%。
回龍觀醫院隨後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對全國二十三個有代表性的監測點進行大規模的自殺死因調查。北京自殺研究和預防中心的醫生還訪問了500名自殺者的親屬和朋友。
BBC中文網引述刊登在《柳葉刀》的報告說,醫學專家在分析四百四十一例自殺死亡案例的原因構成時,認為抑鬱征和其他精神障礙佔全部自殺原因的四成、家庭矛盾約佔兩成五、經濟困難和軀體疾病各佔一成、其他原因佔一成五。任何人擁有以上症狀不超過兩種,並不會自殺,但隨著危險因素的增加,自殺機率也隨之增大。
研究人員還驚奇地發現中國自殺者的危險因素與西方自殺者的如此相似,但中國的自殺者與西方自殺者又存在著一個重大的差異,那就是超過一半的中國自殺者是婦女。而大多數西方自殺者都是男人。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的國家,每年女性自殺率大約比男性高百分之二十五,而這一差異在農村年輕女性中更為突出。據瞭解,農村的自殺率是城市的三至四倍,也就是說全國有九成的自殺發生在農村。
另外,中國自殺者有一半以上是吞噬滅鼠藥或殺蟲劑死的,三分之一的自殺者從未上過學,自殺者死前接受過心理諮詢的人不到十分之一。 但聯合早報指出,回龍觀醫院計算出來的數字,仍顯著低過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公布的數據。世界衛生組織當時估計,中國1998年的自殺死亡率是每10萬人32.9人。如果以這個數字為準,那中國的自殺率就比全球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在全球每100個自殺死亡的女性當中,55.8人是中國婦女。
參與調查的醫生李獻雲承認,回龍觀醫院的數據可能因為中國衛生部公布的樣本死亡數據不具代表性而不準確,但她堅稱數字被高估和被低估的可能性相當。
據回龍觀醫院的估計,中國農村婦女每年的平均自殺率是每10萬人30.5人,顯著高過農村男性的每10萬人23.67人,城市男性的每10萬人6.45人,還有城市女性的每10萬人7.03人。
在解釋這個現象時,李獻雲指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文化上的,中國社會看待自殺的態度相對寬容,如福建惠安就有年輕女性集體投江自殺的「傳統」,雲南大理附近的少數民族,也有情人上山服毒殉情的「民俗」.
這個說法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的自殺者當中,神志清醒者比例遠比外國高。回龍觀醫院門診主管薛得旺指出,在外國,自殺死亡者患有精神病的比例往往高達90%,在中國這個比例約為60%,自殺未遂者(一般為自殺意圖不強者)患有精神病的比例在國際約80%,在中國只有20%左右。
薛得旺認為,農村自殺率高過城市可能說明,中國自殺率偏高不是因為社會變化過快造成的,而是僅僅是一個新發現的老問題,問題老早就存在,只是因為之前一直沒有人探討而無法引起關注。他指出,根據一些初步的調查,農村自殺率實際上是在降低的。
(多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