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政府對網路的控制 「中國人權研究報告」(第四部分A)

作者:作者:何清漣 發表:2005-07-07 0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第六章 中國政府對網路的控制

  一、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概況
  二、中國政府對網路的嚴密控制
  三、專制高壓下的「心理長城」:中國網路的高度「自律」
  四、中共政府的國家「黑客(hiker)行為」
  五、通過網路監控抓捕「異議人士」

  第七章 「老大哥」在看著你
  一、「老大哥」監控著每一個他想監視的人
  二、與跨國公司建立不光彩的技術合作
  三、龐大的現代科技監控體系:「金盾工程」
  四、一份說謊的網路調查報告
  五、寬嚴之間見章程

  結語:中國離民主政治還有多遠?
  一、中國的「變」與「不變」
  二、墨寫的謊言塗飾著中國
  三、中國離政治民主化還有多遠?
  四、一個民主的中國更能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

  【作者說明】
  【註釋】

  【編者說明】本報告是作者受「中國人權」委託完成的研究報告,版權歸「中國人權」所有。本刊獲「中國人權」許可,自2004年秋季號(總第86期)開始將該報告分成4部分連載,至這一期(2005年夏季號)全文刊完。 2005年2月24日,在各國知識界聲譽著著的美國《紐約書評》雙週刊刊登了介紹這個研究報告的書評「China: Wipping Out the Truth」,書評的作者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E. P. Link(林培瑞)。

  第六章 中國政府對網路的控制

   90年代網際網路進入中國之初,國際社會與中國嚮往民主自由的人士曾充滿希望地相信:網際網路的普及將打破中國政府的新聞封鎖,有力地促進中國的政治民主化。然而事實卻無情地打破了這個神話,中國的專制政治將網路業對社會進步的作用變成了科技史上最具政治諷刺意義的事。中國網路業的發展確實非常迅速,但中國政府控制網路的技術進步得更為迅速。在歐美國家一些高科技公司的合作下,從最初設立「防火牆(firewall)」開始,到籌建耗資巨大的「金盾工程(Golden Shield Project)」,以及組建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網路警察(cyber police)隊伍,中國政府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最先進的網路控制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幫助他們更精緻地維護專制統治。曾經參與其事的一些專家預測:到 2008年中國將成為一個監控系統無所不至、世界上最大的警察國家。

  一、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概況

  中國大陸於1994年3月20日被正式接入Internet,於1995年5月向社會開放網路並提供服務。數年來,Internet在中國快速持續地發展,並且開始在經濟、文化、政治、教育等各個領域顯現其巨大的效應。據CNNIC的調查,截至2004年12月底,內地上網用戶總數為9,400萬,上網計算機達到4,160萬臺;在中國(CN)名下註冊的域名數、網站數分別達到43萬和66.9萬;網路國際出口帶寬總數達到74,429M,IP地址總數 5994.5萬個[1]。僅從數量上看,在Internet的起步階段,中國與大多數國家的進展並駕齊驅。這一點曾讓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感到非常驕傲:與世界其它各國比較,中國進入原子能時代與電子時代遲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這次進入網路時代卻幾乎與美國、歐洲同步[2]。

  據分析,中國的網路用戶有幾個特點:首先,網路用戶的絕對數很高,但佔總人口的比例卻很低。中國的9,400萬網路用戶僅佔13億人口的7.23%左右,這不僅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極大,就是與港澳臺地區相比也相差很遠。據香港、澳門的網際網路統計報告顯示,香港地區的網路用戶數為330萬,佔總人口的51%,澳門地區的網路用戶為20.1萬,佔總人口的46%。臺灣Internet用戶2004年末已經超過1,300萬,佔人口的比例高達56.52%[3]。其次,在中國,網路發展的區域分布極不均衡,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裡用戶多,經濟落後地區的用戶少。這表明,中國的地區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上,也同樣體現在信息傳播乃至於政治發展上。再次,由於中國是一個實行新聞管制的國家,新聞從業者受到各種約束,新聞的消息來源單一。除了少數強勢的ICP與ICTP外,眾多提供網路新聞的網站,包括門戶網站,缺乏足夠的內容支持。大量的抄襲、轉載和空發議論,形成了網路信息千人一面的景觀。第四,網路用戶年齡結構偏低,大多是35歲以下的人。

  這幾點成為制約中國網路新聞發展的主要因素。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必須要有佔總人口20%的傳播規模,一種媒體才可能被稱為大眾媒體。在中國,網際網路要達到佔總人口20%的傳播量,就需要有2.6億網路用戶總數[4]。從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與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這兩方面來看,這不是一個近期內可以達到的目標。

  中國的網路用戶年齡偏低影響著用戶群的偏好。由於中國政府在1989年「六四」事件以後恢復了毛澤東時代的意識形態戰略,這種戰略以醜化西方民主政治為價值取向,35歲以下的人群是1989年以後成長起來的一代,官方的意識形態宣傳和教育嚴重扭曲了他們對西方民主自由觀念的認識。這一代人對新聞類別的需求與上一代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35歲以下人群的興趣更多地集中在娛樂、體育等內容上。甚至有些年青人寫文章認為,「美國是個科技強國,掌握了幾個主要門戶網站,正在通過網路實施它的霸權主義主張」,持這類看法的年青人不在少數[5]。

  目前中國的網路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之後的調整期,許多網站的經營難以為繼,中小網站紛紛關門,只有少數實力強大一點的網站仍然能夠挺下去。而中國政府嚴密控制網路新聞和網路言論的舉措,對網路業的過度競爭更是雪上加霜。在中國政府看來,控制網路與政權的安全生死攸關;如果經濟發展因控制網路而受影響,這並不威脅政權的安全;如果共產黨失去了政權,發展中國的經濟對共產黨來說就成為毫無意義的事了。

  二、中國政府對網路的嚴密控制

  網路傳播信息快捷方便,構成了對中國當局的嚴峻挑戰。但中國政府只是在網路發展的最初兩年內有些不知所措,很快就認識到自己完全可以找到應付的辦法。近幾年中國政府投入大量金錢,利用外國公司的幫助獲得了現代科技手段,建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的網路管制監控體系。管理這個系統的是中國的「秘密警察」── 國家安全部門。使用「秘密警察」系統控制言論,使得中國的網路控制具有濃厚的政治恐怖和政治暴力特點。

  由於政府的宣傳部門沒有足夠的懂得現代科技的人力,控制網路的工作主要由國家安全部門主管。為此國家安全部及各省市的國家安全局更新了工作人員。1998 年國家安全部門開始實行提前退休制度,規定男55歲、女50歲可以提前退休。為鼓勵這種退休,特別規定所有人員退休之前可以晉升一級工資,並按全額工資領取退休金[6]。與此同時,國家安全部門吸收了大批大學生和研究生,讓他們充當網路警察。這些網警大都畢業於各高校的計算機系,對電腦以及網路相當精通。網警的主要任務就是監控網路,他們不停地搜索各網站和網站內的各節點(特別是各網站的論壇頁面),一旦發現有政府痛恨的內容,包括各種可能的「機密」、 「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論」以及對國家領導人的批評等內容,便採取措施──封閉該論壇或網站。

  網警封閉網站時會根據網站所在國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對於中國國內的網站,他們會按照網站所屬(單位或個人)區別處理,同時辨別發布者(單位或個人)及發布場地(網站、網頁或論壇上貼貼子)。若是在國內的網站上出現了上述內容,網警會很快查明網站所在地及其所有者,然後通過電子郵箱發出秘密通信,警告網站管理者注意,讓網站管理者查明消息來源;如果警告未起作用,則通知網站所在地的公安局,由警察出面威脅信息發布人,或直接用技術手段封閉該網站的電腦主機。若上述內容出現在國外網站上,中國的網警無法封閉其主機,一般會封閉國內通往該國外網站的通道,關掉其網站指向,或是在國內對該網站的相關網頁加以改制,實現部分屏蔽。

   除了在網際網路上監視控制信息和言論外,中國政府還試圖從網站的註冊登記這一環節入手實施全面管制。從1996新聞出版總署頒布《電子出版物管理暫行規定》開始[7],中國政府在網路控制方面絞盡腦汁,屢屢修改相關法規,力圖控制網際網路這匹剛出現的「野馬」。

  當局起初採取的方法是控制域名。1997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下達了《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路開展對外新聞宣傳的注意事項》(國新辦發文[1997]1 號)。該文件指出:「各新聞宣傳單位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路發布對外新聞宣傳的內容,需在中央對外宣傳信息平臺統一入網,不得自行通過其他途徑入網,更不得自行在國外入網」。此後由於網際網路發展得太快,這一規定被迫修改。2000年初夏,中共中央召開了一個專門針對網路的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隨後《人民日報》發表了批評「網際網路負面影響」的評論員文章,稱「早已籌劃的多項法規政策連續出臺,刮起了網際網路上的暴風驟雨」。2000年11月27日,《檢察日報》「正義網」(最高檢察院主辦)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網路媒體已對中國傳統的媒體管理體製造成嚴峻的挑戰。由於網路媒體對國家和社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因此絕不能聽之任之,應加快研究對策,制定法律,搶佔網路管理上的『制高點』」。

   2001年中國政府開始制定《網際網路出版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8],定於2002年8月開始實施。這一規定的主要限制對象是政治取向的網站。其主要條款如下:(1)從事網際網路出版活動,必須經過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出版活動。(2)從事網際網路出版業務,除符合《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的條件以外,還應有確定的出版範圍,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章程,有必要的編輯出版機構和專業人員,以及有適應出版業務需要的資金、設備和場所(筆者註:這一條使得個人網站事實上很難成立)。(3)網際網路出版機構出版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選題,應當依照重大選題備案的規定,履行備案手續。(4)網路禁止刊載宣揚邪教(指法輪功)、迷信、反對中共憲法、危害統一、有關國家秘密或安全等內容。(5)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網際網路出版內容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以及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6)具體規定了網際網路出版的禁載內容。(7)網際網路出版機構實行編輯責任制度,必須有專門的編輯人員對出版內容進行審查,以保障網際網路出版內容的合法性。

  該《規定》還對未經批准擅自從事網際網路出版活動的行為制定了詳細的罰則。此外,對違反該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根據情節輕重,處以警告、停業整頓、關閉網站、沒收從事非法出版活動的主要設備、專用工具及違法所得以及處相應罰款等。該規定指出:從事網際網路出版活動者應在規定施行之日起60日內,依據規定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到目前為止,可以說這種控制達到了目的:在新聞傳播方面,中國的Internet事實上不再是「國際網際網路」,而只是一個「國內網際網路(domestic net)」;同時,網路用戶的言論和通信隨時受到秘密警察的監視和威脅,並無自由可言。如果中國的網路用戶以為用網名就可以為所欲為地說話而不用擔心網警的監管,這是對網際網路管制的誤解,中國已經開始運作的「金盾工程」從技術上完全可以做到追蹤上網發貼者的IP,並瞭解其真實身份。

   但中國政府顯然不以此為滿足,到了2005年,官方在網路上設置「輿論引導員」的舉措,由於一個地方政府不經意而走光[9]。

  三、專制高壓下的「心理長城」:中國網路的高度「自律」

   「自律」這個詞是香港媒體「九七回歸」以後貢獻給中國的新詞彙,其含義就是自我約束、自我檢查,不要發表中國政府不喜歡的任何言論。因該詞比較「含蓄」,從此成為中國大陸的官方用語,並成為新聞從業者的常用詞彙。中國媒體早在毛澤東式政治高壓下就已習慣了在束縛中過日子,讓它們恢復「自律」,並不需要政府費太多工夫。在專制高壓下,中國的網站被迫築起一道「心理長城「,實行「自我約束」,這種自我約束包含下列內容:

   1. 常規管理

   瀏覽中國的任何網站,都會在網站首頁發現內容如出一轍的「刪文與封禁規定」,它規定不得在網站上發表顛覆政府、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的內容。這裡列舉著名的北京大學所屬電腦公司的網站「北大三角地」,該網站首頁赫然登著《新的刪文和封禁規定》,全文如下:

   「以往發過多次管理規定,很多人從來不看,而一旦被刪被封,就在版面上聲討站務。現重申本站刪文與封禁規定,今後基於本規定進行的操作不再說明。……

   第二條:刪除作者、砍帳號、封IP地址。

   只要帖子中出現一次如下內容,即同時執行上述三種處罰: 1. 邪教法輪功;2. 攻擊國家領導人;3. 大量轉貼境外反華媒體新聞;4. 散佈謠言;煽動鬧事

   第三條:幾點說明 1. 新用戶在註冊、發文以前,請先閱讀三角地BBS站規。若您覺得只有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的帖子可以發,或者三角地BBS讓您失望,歡迎另覓高枝。 2. 本站不是北京大學的官方站點,任何文章都不代表北京大學立場。事實上,本站訪問者非北大人超過95%。所以,任何褒揚或批評,鮮花或污水,都應歸本站所得,而與北大無關。 3.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本站有配合相關機構進行深入調查的權利和義務。 4. 本站若認為必要,可以直接關閉北大論壇,甚至關閉三角地BBS,而無須事先通知。」[10]

   上述站規幾乎在中國任何網站的首頁上都可以見到。在一些知識份子比較喜歡的網站,如「世紀沙龍」、「天涯之聲」、「故鄉」等等,都有此類規定。

   2. 臨時性的「應急」管理

   每逢「重大政治事件」,比如中共「十六大」之類,中國政府就處於風聲鶴唳的緊張敏感狀態,在這種時期對網站的管理非常嚴格。據有心人一一記載,中共「十六大」開會期間,自2002年11月8日起中國的網際網路上出現了如下幾種聲明:

   「網易十六大期間論壇管理公告:十六大期間,為加強論壇管理工作,決定:(1)每晚10點至第二天早9點關閉發貼功能。(2)週末關閉發貼功能。」

   「21世紀精彩論壇公告:黨的十六大即將召開,請大家注意不要發布非法言論!嚴禁發表涉及反動或敏感內容及話題。否則將一律封ID,並視情況交由公安機關處理!請大家配合!」

   「LYCOS主頁服務系統通知:為配合政府機構對有害網際網路資訊的安全整治工作,LYCOS主頁服務準備對免費空間進行有害內容清理,整個清理時間為11月7月至11月18日期間將造成所有免費網站訪問、上傳暫停。」

   「北大論壇公告:系統維護中,暫停發文!」

   這些公告不約而同地傳播了一個相同的信息:在中國政府認為「敏感」的時期,中國的網站會主動配合政府加強網路上的言論管制。這種情況在每年的「兩會」期間、「六四」前後一、兩個月內都會出現,至今仍未改變。

   3. 外國門戶網站的「入鄉隨俗」:對強權的服從

  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下,一些外國設在中國的門戶網站也實行「自律」。對此德國的《南德意志報》有如下報導:「在與中國政府合作方面,YAHOO可算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美國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cth)指責美國雅虎網際網路公司與中國有關政府部門達成協議,協助中國當局對網際網路網頁進行檢查。據說,雅虎同意,在向中國播發的網頁上,不刊登危及中國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內容。『世界人權觀察』說,雅虎此舉背離了信息自由的原則。……如果世界聞名的網際網路雅虎網站確實承諾在中國進行自我檢查的話,那麼這無疑是一大醜聞。一個網際網路網站因為外國媒體的內容不為中國領導人接受,就不把這些內容收入自己的版面,那就等於屈服於侵犯人權的勢力。[11]」

   在中國,網際網路早已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自由了。Ethan Gutmann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誰失去了中國的網際網路」,揭露中國政府是如何實行網路管制的:

  比如,Yahoo在中國所有的聊天室和論壇都有一個「大媽」,即檢查員隊伍的負責人,他們隨時刪除「政治上不正確」的評論,還採用各種其他方式阻止自由討論。如果在網上討論中某人敲入「在中國,我們應該有全國性的多黨競選!!」沒人會回覆這一評論。為什麼呢?這句話被Yahoo的「大媽」攔截了,「大媽」 會阻止它的傳輸,然後極其謹慎地發出一封「友好」的電子郵件,建議你「冷卻」你的言辭──一種E時代的尊重自尊的審查制度。

  在中國的Yahoo中查尋片語「臺灣獨立」不會有任何結果,因為這個Yahoo 禁止對一些關鍵字的查詢,例如「法輪功」和「中國民主」。更有趣的是,如果在中國的Yahoo搜索「大參考」(一個中國持不同政見者設在美國的網站)的網址,你得到的惟一結果是鏈接上一個中國政府批判「大參考」的站點。Yahoo怎麼會制定這些政策呢?曾在中國Yahoo工作的一位人士是這樣解釋的:「這是一項預警措施。國家信息部負責監管和落實,我們服從。這種遊戲將確保他們不抱怨。」出於同樣的邏輯,當Yahoo拒絕美國之音(VOA)購買廣告空間的要求時,中國Yahoo的解釋是,他們只不過是「幫助」網際網路在中國「順暢地工作」。這位前Yahoo代表這樣為這種審查制度辯護:「我們不是內容生產者,而是一個媒介,一個有選擇性的媒介。」毫無疑問,中國Yahoo是一個重要的媒介,但中國政府正利用它從事反對臺灣、西藏和美國的政治運動。 Yahoo在中國對客戶的最大承諾本來應該是提供自由的網際網路服務,Yahoo的代表為自己辯解說:「你得調整。限制如潮水一樣,這只是個臨時問題。這是正常的。」[12]

   「記者無疆界」組織發現,對網際網路制定了限制性規定的國家有45個。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外衣下,這些國家網站上的一些內容被刪除、網頁被封閉、網吧(Internet Cafe)被取締。不過,像中國的「雅虎」這樣作出自我保證,則意味著一種更嚴厲更廣泛的網路管制。自我檢查是向非正義的作為屈膝投降,向著扼殺網際網路信息自由又邁進了一步[13]。2004年下半年,有名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為了獲得在中國的業務,專門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做了一個「新的 Google新聞中國版」,聲稱決不採用中國政府封鎖的新聞源[14]。

   4.網路服務業的中國特色:《自律公約》

  在中國政府的巨大壓力下,中國網站的「自律」不斷加強。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國內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ISP)簽署了一項旨在打擊「網上犯罪」、防止「有害信息」和「不健康競爭」傳播的《自律公約》。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說,政府還準備禁止網路服務提供商傳播損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或「違反法律的材料」。這些報導引述「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負責人的話說,從2002年3月16日開始中國的網際網路服務業執行這個《自律公約》,中國各地的主要網路提供商都已經簽了字;僅僅在天津市一地,就有22家網路提供商簽字加入了這個《自律公約》,貴州、福建、遼寧和湖北等地的主要網路服務提供商也加入了《自律公約》。

   2003年6月,北京的一個網吧發生了火災,中國政府趁機以保障用戶安全為名,取締了許多網吧,併進一步加強了對網際網路上信息的監控[15]。2003 年,中國政府宣布將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選擇10家規模較大的文化和電信企業籌建全國性連鎖經營網吧,同時規定每個省選擇1到3傢俱有這方面實力的文化和電信企業,實行本省連鎖,這樣就能用不到100家的連鎖網吧把全國11萬多家網吧組織起來,實行「規範化」經營[16]。官方說的所謂「規範化」經營其實只是個藉口,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控制網路自由。

  許多外國人不瞭解中國人為何會乖乖地「自我約束」,也不理解香港媒體自1997年以後經常使用的「自律」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樣的反應是中共多年發動清理 「政治思想」的運動形成的條件反射。如果不是在中共的專制體制下生活過,然後再接觸西方文化而有所反省的人士,幾乎很難理解這種人的思想被逐漸「馴化」的過程。在中國,每當網頁因出現一些政府忌諱的話題而被懲罰或被關閉,網站及網路用戶所指責的不是中國政府,而是那些發表了自由言論的人[17]。這當然是犬儒主義心態(cynicism)起作用,因為批評政府會遭到打擊,而批評弱者永遠是安全的。

  四、中共政府的國家「黑客(hiker)行為」

   這種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 設立世界上最龐大的「防火牆」

  自從1994年中國首次與全球網際網路聯通以來,中國當局不斷試圖控制中國的網際網路與國外的連接。初期中國政府的網際網路保安策略是嚴格限制國際性網路的連接。至今國際間與中國的5個主要網路系統之連接,仍然必須經過官方控制的代理伺服器,過濾和監視網路通信是這種控制的主要目的。國際社會因此將中國政府為網際網路設置的監視和過濾系統稱為「巨大的防火牆」。

  中國政府在門戶網站設置網路過濾器,目的是過濾被視為「非法字元」的所謂「敏感」字詞。在中國政府的「非法字元」清單上,有「民主」「人權」「自由」 「64」、「大法」「弟子」(因為查禁含有「法輪大法」「大法弟子」的信息和通信,連帶英文中與「法」的漢語拼音相同的「Fa」也被禁)。如果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名字與一些缺乏敬意的片語合在一起,也在被刪禁之列。由於這種過濾越來越嚴,許多中國人都懂得,如果要順利地發送電子郵件,凡與「敏感」字有關的字全得換成XX。例如,「自由落體」就變成了「XX落體」,「大法官」成了「XX官」,「少林弟子」成「少林XX」。英文的秋天Fall成XXll, 1964年成19XX年。後來很多網友在網際網路討論中抱怨,怎麼官方規定了這麼多「非法字元」,網站的論壇管理員為了制止這種討論,竟然將「非法字元」這四個字也列入「敏感」字清單上,用設定的軟體程序過濾含有「非法字元」這4個字的網上通信,將這樣的「非法」通信刪除。

  據一份西方的商業期刊《安防世界》估計,中國用於「網際網路安全防衛」的費用近幾年每年都有20%的增長──這裡所談的「網際網路安全防衛」,只是中國政府實行網路控制的代名詞而已,其目的是恐嚇和有系統地監視本國人民,限制人權,阻止民主自由思想的傳播。據估計,中國在未來10年內會成為全球第二大安防市場,僅次於美國。中共的「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筆者註:該雜誌原文如此)就是國際商界公共安全產品的最大客戶,這個官方機構的主要工作是統一管理指揮全國的保安系統,控制工人、農民的「動亂活動」以及監視政治異已分子與那些對中國政府持批評立場的知識份子等[18]。

  直到2001年,外國記者才明顯注意到中國的網路管制。這一年的10月17日,各國在上海採訪「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的記者們發現,他們無法從大會新聞中心的計算機上鏈接一些中國境外媒體的網頁。一位「美國之音」的記者抱怨說,他在會議新聞中心連「美國之音」的主頁都進不去。「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方主辦機構的發言人章啟月(也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剛宣布將召開一個關於網際網路和區域新經濟的記者招待會,就有記者請她解釋為什麼新聞中心要屏蔽一些網站?據BBC報導,記者們說,他們在新聞中心無法訪問一些臺灣媒體和外國媒體的主頁,例如「美國之音(VOA)」、「英國廣播公司(BBC)」、《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章啟月先是回答說,「對此無法置評」;然後又說「也許網際網路數據交換出了問題,我不知道」,引來記者們的一陣嘲笑聲;最後章啟月辯稱,政府利用「防火牆」管制網際網路是很正常的做法,她說,網際網路有很多好處,但是也有不利的影響,因為擔心民眾思想會受自由傳播的信息影響,中國大陸政府屏蔽了許多境外網站,並且對國內網頁內容進行監控[19]。

   2. 整肅國內網站

  自從中國開始使用網際網路以來,政府關閉網站之舉從未停止過。2001年6月以後,中共以「慶祝建黨80週年需要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為由,「整頓」網路媒體的活動進入了高潮。據新華社引述「國家經貿委員會」主任李榮融的話說,當局檢查了4萬5千家網吧,其中1萬2千家網吧被暫停營業,3千多家網吧被永久關閉[20]。

   這裡只列舉幾個在中國被迫關閉的著名網站:

  思想的境界:該網站由南京大學政治學系一位青年教師李永剛創辦,主要討論學術思想與一些熱門的學術話題,很受知識份子的歡迎。該站於2000年10月14 日宣布關閉。最耐人尋味的是李永剛發表的關閉網站聲明。該聲明稱:「關站與政府或政治無關,事件的性質是個人關站而不是被封。迄今為止,從未有政府任何部門或有關人士要封殺本站,這是一個完全個人化的決定。」「部分海外網路媒體對這一私人事件進行了太多泛政治化的猜測和聯想,部分中文論壇上流傳的消息也是基本失實的。[21]」這些話讀起來讓人感覺很奇怪。事實上,李永剛受到了南京市國家安全局極大的壓力,他的網站先後被迫暫時封閉數次,引起了海外讀者的注意,他們紛紛表示對李永剛的支持,海外媒體對此也有報導。結果,這些支持和報導恰好促使南京市國家安全局下決心徹底關閉這個網站,而且為了封堵國際輿論,還強迫李永剛發表有上述內容的聲明。中國當局強制關閉受歡迎的學術網站之後,還要逼迫網站主持人謊稱是他自己「願意」關閉,以維護中國當局的「開明形象」,這種做法其實與政治流氓沒有什麼差別。

   《南方週末》「週末論壇」:自2001年5月《南方週末》被當局整肅以來,該報所辦的「週末論壇」出現了許多批評當局有關做法的言論,6月18日,該論壇突然被關閉。

  索易網「熱門話題」:該電子新聞雜誌自1997年11月27日創刊,擁有23.5萬電郵訂戶,頗受歡迎。在發行了800多期後,該刊於2001年6月18 日宣布停刊。其編輯在接受讀者查詢時,暗示是受到了當局的壓力[22]。在「為了明天會更好──寫在索易『熱門話題』告別之時」這篇告別辭中,編輯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憤懣,他寫道,該網站「諸多言談,乃吐之而後快的在喉之鯁罷了」,「鶯歌燕舞之側,講一點逆耳忠言,發一點無關痛痒的牢騷,還非得躲在這個角落,『熱門話題』到今天,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中國政府竟然連「大家躲在角落裡發點無關痛痒的牢騷」都懸為厲禁,可見中國今天文網之周密。

  被政府當局關閉的還有「天涯縱橫」等許多網站。有些被關閉的網站發表了聲明,但更多的卻只能在被查封后保持沉默。發表聲明的少數網站中,有人比較憤激,另外一些人則不得不說得十分含蓄,將關站解釋成「個人意願」。如果說傳統紙質平面媒體遭受政治打擊只有新聞從業人員才清楚,那麼對網際網路和網站的封鎖則將中共政府嚴厲控制傳媒的醜惡行徑公開化了。

  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封鎖與反封鎖的鬥爭非常激烈,儘管當局不斷封網,但還是有不少人陸續開辦各種網站,討論中國的政治民主化前景。有人曾做了一個統計,中國大陸曾出現過數十家傳播自由民主等西方思想為主的網站,其中較有影響的如秋風的「思想評論」、楊支柱的「學而思」、溫克堅等人的「春蕾行動」、王怡等人的 「憲政論衡」。2003年10月之前,政府關閉他們之後這些網站有時又找到機會重新開設,有的網站曾先後被關閉將近30次,如「民主與自由」網站就是如此。2003年10月以後這些網站幾乎全部被當局永久性封閉,再也不可能重新開通。一些網站為了爭取言論自由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民主與自由」這家網站曾經有5名「論壇主持人」被捕,其中包括筆名為「不鏽鋼老鼠」的北京師範大學20歲的女學生劉荻;此外,還有一位被工作單位開除,另一位遭到公安局的搜查並被沒收電腦等設備、資料,其他兩位遭到警方傳訊[23]。

   2005年以前,中國政府對網際網路的整頓主要針對思想文化類網站,各大學網站每次能僥倖逃生,其原因是中國政府還想對外裝扮出「大學是民主思想的搖籃」的假相。但從2004年以來,大學網站就受到越來越嚴厲的限制,第一個信號是北京大學「一塌糊塗」網站於去年9月13日被關閉,雖然有教授發起抗議,但這種抗議如石沉大海,毫無反響。2005年3月份,中國信息產業部頒布《非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2005年3月20日起實行),按照這一「管理辦法」,中國開始嚴格審查各大小網站,規定於4月15日前重新備案登記[24]。這次整頓的第一個「戰果」就是將各大學的BBS關閉或變成禁止外部訪問,一些學校要求本校學生以真實姓名和學號重新登記,否則不准在論壇上留言。就在禁令下達的3月份,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南京大學的「小百合」 BBS、復旦大學「日月光華」BBS、南開大學「我愛南開」站、武漢大學「白雲黃鶴」站等均進入只讀狀態,校內網路用戶無法再登錄留言板留言,校外IP亦被禁止登錄。所有網站對封閉網站的理由陳述非常簡單,如「水木清華」只提了一句,大意為「根據教育部的決議做出如此決定」,武漢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封閉理由是「BBS本為學校內部交流所用平臺,不對外開放」[25]。

  中國政府這一舉措使網際網路最後一塊尚未懸為厲禁的園地消失。近兩年,隨著「金盾工程」啟動,中國的思想文化網站相繼被關閉,只有少數大學網站的討論區和留言板還有些許自由討論的空間,從政治敏感問題到大眾文化等方面的議論在這些網站上還能見到蹤影,雖然旋貼旋刪,但網路用戶至少還可以與網警在此打游擊,玩 「貓鼠遊戲」。過去幾年來一些著名的維權案件,如孫志剛案件、寶馬車撞人案件、成都3歲女孩李思怡之死,均是通過網路傳遞信息,才引起社會關注,迫使政府處理這些事件。如今這些場所一旦關閉,網際網路時代為中國人開闢的言論空間將再一次被壓縮。這次封閉大學網站BBS的主要目的是封堵網路用戶表達意見的渠道,用前任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話來說,是「將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於萌芽中」,這樣做也有利於粉飾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因為觸犯言禁的人如果太多,則抓不勝抓,而且抓人太多也容易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態的批評,不利於「黨與國家的光輝形象」。

  對網路用戶來說,這次針對大學網站BBS採取的行動,其損失主要是失去了表達意見的渠道。在中國的網站中,只有BBS是網路用戶可以發貼的論壇,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極其重要。中國政府壟斷了媒體,掌握了全部的宣傳工具和陣地,成為一切信息的發布者與製造者,而民眾只不過是政府公布信息的被動接受者。BBS的出現使任何人極易獲得「發言場所」,網路用戶可以在BBS上表達壓抑已久的意見,實現自己的「社會參與意願」,這是網際網路帶給中國最大的「好處」。現在,科技進步的這點「好處」終於還是被掌握了高科技的「手」基本上消除了。

   3. 封鎖國外網站

  江澤民的兒子、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恆曾在上海的一個會議中表示:「中國必須建設一個與國際網際網路分離的國家網路」,這一夢想在如今的中國已經實現了。據哈佛大學法學院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Society)介紹,該中心研究人員曾測試從中國訪問世界各國的204,012個網站的可能性,結果發現在這些網站中,至少有5萬多個網站從中國的某一地點或某一時刻無法訪問;然後他們再嘗試從中國大陸的另一個地方訪問這5萬多個網站,仍然無法登入其中的18,931個網站。該所研究員本.埃德爾蒙(Ben Adelman)對「美國之音」(VOA)的記者發表談話時說:「很可能因特網上有10分之一的內容目前或最近被中國當局濾除。但具體比例無法確定。」這份最新報告所研究的範圍比以前許多類似的調查更為廣泛。該報告說:「我們發現,除了明顯的色情網站之外,中國確實還阻斷相當多的網站內容。」「譬如,我們發現,成千上萬個提供新聞、健康、教育以及娛樂消息的網站,以及臺灣的3,284個網站,都遭到封鎖。」

   被封鎖的網站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人權或中國異議人士的網站:例如「國際特赦」(Amnesty International)、「人權觀察」以及數十個「法輪功」的網站。

  新聞網站:BBC(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網完全無法登入;美國有線電視網路CNN和《時代》(Times)雜誌有時無法登入;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PBS)、《邁阿密前鋒報》(The Miami Herald)以及《費城問訊報》(Philadelphia Inquiry)的網站,也經常被阻斷;被中國當局封鎖的外國新聞網站還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ALTA VISTA搜索引擎,以及美國一些大學的網站。

   衛生健康類:包括「愛滋病護理基金會」(Aids Healthcare Foundation)和「網際網路精神健康」(Internet Mental Health)等網站。 臺灣和西藏的網站。

   宗教網站:例如「無神論網路」(Atheist Network)和「天主教民權聯盟」(Catholic Civil Rights League),還有「亞裔美國人浸信教會」,「風水」等網站。

   著名的Google搜索引擎排列的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前100家新聞網站中,有42個網站被中國政府封鎖。專家們還指出,中國當局的封鎖名單不斷更新,某些不常遭到封鎖的網站,可能由於涉及敏感內容而遭短期封鎖。

  負責這項研究的學者認為,中國當局在過濾和封鎖網站方面的技術明顯比以前進步了,他們使用至少4種監測方法。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試圖以控制網際網路擴展的方式控制信息的流通,但這個政府同時又希望獲取網際網路流行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因此,中國當局積極拓展監控網際網路的方法,包括鼓勵國民多使用公共網吧而少用私人電話線路上網,以便控制網路用戶瀏覽的網站[26]。

  最讓國際社會感到驚訝的是2002年8、9月間與2003年10月中國政府兩度封鎖網路搜索引擎Google事件。Google是兩個美國學生創辦的搜索引擎網站,有多種語言頁面,包括簡體中文,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搜索引擎網站,中國大陸許多上網者也成為Google的用戶。這類搜索引擎網站並非傳播媒體,不表達自己的政治、文化、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立場觀點,其業務僅僅是提供因特網上的信息搜索服務,是中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可以借用的工具。中國民眾使用外國的搜索引擎,是出於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但由於Google的強大搜索功能可以為上網者提供海外因特網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正好被中國政府視為「政治上反動」的有害信息,故此Google也成為被封殺的對象。直到2004年Google承諾其面向中國用戶的服務不再鏈接中國政府封鎖的新聞源,Google才不再被中國當局封殺。

  中國的「網易」(www.163.com)上出現過一篇未標明作者的文章,傳遞了一條信息,即提供中文信息檢索的網際網路服務商必須對信息過濾才可能通過中國官方的檢查。現將這段話摘錄如下:「使用Google搜索服務的中文Yahoo公司在其搜索頁面中首次添加了一條免責聲明,此聲明是針對由提供商 Google公司提供信息檢索結果而制定的,可見中文Yahoo已經意識到,在國內繼續經營相關服務,就必須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Yahoo中國這樣做難道就可以逃脫相關的責任麼?……不論是在中國,在國外有眾多國家也對類似情況進行了嚴格的監管和監控。[27]」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闡釋提供搜索引擎的商家應該「自律」,中國控制Google的行為不過是與其他「眾多國家」一樣,對不良信息進行嚴格的監管和監控而已。但事實上使用中國網路的人都知道,中國政府雖然將政治與色情並列為「檢控對象」,其實只控制那些「危害國家安全」的政治信息,控制色情信息只是中國政府拉來作掩護的藉口而已;當局將色情信息與政治信息放在一起查禁,還可以讓民眾因聯想而產生對政治信息的不良印象。因此,Google這類網站因其強大的搜索功能,在中國這個對傳媒嚴格控制的國度裡,時常面臨被封的命運[28],在Google的Keywords、Cached、Spider等程序服務中,Google 中文網站受到一套相當完善的技術限制[29]。

  五、通過網路監控抓捕「異議人士」

  為了加強對上網人員的控制,中國政府實行在網吧上網用IC卡認證用戶身份的制度。據報導,江西省最早實行這一制度,該省網吧的電腦都連著一個IC卡閱讀器;當用戶要上網時,需要把其IC卡插入,IC卡的信息送到省國安部門的電腦認證後,由國安部門控制的網際網路網管為這個用戶開通一個IP通道,用戶才可以訪問網際網路。從2001年9月1日以後,江西省公安部門規定,全省網吧不准接待無「江西省網吧實名上網卡」的人員上網。通過這一手段,中國政府不僅可以監控上網人員的言論,而且可以隨時識別網上發言者的真實身份[30]。到2003年上半年,中國全國基本上已經實行用身份證登記才能上網的制度,任何人只要在網吧一上網,網警就能夠及時追蹤監控上網者的所有信息,並對政府認定的任何所謂「違法行為」(大多數情況下其實只是批評政府的言論)進行重罰。

   這種處罰其實在建立上網登記制度之前就開始了,早在2001年1月,新華社就宣布,任何人士利用計算機網路或其它方法參與「間諜活動」,如「盜竊、揭露、購買或者公開國家機密」,都有可能被判死刑或是監禁10年至無期徒刑。

   因在網路上發表言論或傳送信息而受到迫害的人有下列人士: 1998年3月3日,軟體企業家林海因「煽動他人顛覆國家」罪被判入獄兩年。他的「罪行」是提供了3萬個中國的電子郵件地址給《大參考》等海外異議人士辦的刊物,這些刊物向這批電郵地址發送了一些新聞和異議人士的文章。林海於1999年9月在非常保密的情況下獲得假釋,他避免談及他個人的處境,使人聯想到當局提前釋放他的條件是要他保持沉默。林海自稱是「首名中國網際網路路囚犯」。

   2000年6月3日,四川省《天網》網站(www.6-4tianwang.com)的創辦人黃琦被逮捕並被控以「陰謀顛覆政府罪」。當局指控黃琦的「犯罪事實」是:《天網》有一個論壇,而網站伺服器設置於美國;該網站上發表了一封「六四事件」中被殺害學生母親的聯名公開信,呼喚再次復興1989年的民主運動。黃琦的電腦以及在他辦公室和家中的所有文件均被沒收。

   2000年8月,警察查問了蔣世華,他是四川省的一名計算機教授。蔣世華被控「煽動他人顛覆政府罪」。他曾在位於南充市的網吧「矽谷網際網路咖啡」發表文章批評當局,並在一個網際網路新聞組發表了支持民主的文章。

  綦彥臣是網上刊物《參照》的編輯,2000年9月被控犯有「陰謀顛覆政府罪」與「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反政府消息」,被判入獄4年。公安局指控他用筆名在香港《開放》月刊和美國的《大參考》寫文章。他曾出版了《中國的崩潰》一書的摘錄,書中提倡政治改革。警察沒收了他的計算機、傳真機和筆記[31]。

   2000年5月13日,中國政府命令《財經消息》網站關閉2個星期,並且命令網站負責人交罰金1萬5千元人民幣,因為該刊物曾發表一篇有關一名官員腐敗的文章,於是被中國政府指為「散播損害政府形象的謠言」。

   2000年8月3日,國家安全部官員將www.xinwenming.com切斷並取締,理由是該網站散播「反革命消息」並吸引了「大批中國異見社群」。警察對負責這個網站的5名異議人士發出通緝令,在全國範圍內追捕他們。創建於2000年4月29日的www.xinwenming.com,是第一個公開呼籲「國家和諧和民主」的中國國內網站[32]。

   2002年8月25日,中國的民間關心愛滋病團體「北京愛知行動項目」協調人萬延海因在網上發送了一份河南省衛生廳上報河南省委的題為「關於全省愛滋病防治工作的匯報」的報告,被北京市國家安全局拘捕,拘捕時間長達27天[33]。

   2002年以來,中國人對中共「十六大」充滿幻想,希望中共新一代領導人能推動政治體制改革。但中國政府的回應是加緊對網際網路的管制,並通過網路監控技術抓捕更多的「異議人士」。其實,中國政府眼中的「異議人士」,未必真有明確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活動,其中許多人只不過是在網上發表了一些批評中國政府的言論而已。

   2002年11月7日(中共「十六大」召開前一天),中國政府抓捕了一位網名叫做「不鏽鋼老鼠」的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四年級學生劉荻,從而引發了一場網上簽名聲援劉荻的活動[34]。網際網路網刊「民主與自由」的版主李毅斌,由於經常以「陽春」和「陽春白雪」的筆名發表各種探討中國政治民主化的文章,也於 2002年11月中旬與劉荻同時被捕[35],與他們同案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吳一然。據劉荻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朋友說,劉荻可能因與一位來自東北、在網站上聊天認識的「工運人士」吃過飯,因此被警方抓走的。平時劉荻只是個愛讀書、愛思考、愛寫作的年輕女孩而已,她喜歡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與人分享,並未參與任何政治活動。北京警方拘留劉荻30天後,以「危害國家安全罪」正式宣布將這名女大學生逮捕。在國際社會持續一年多的呼籲援救下,2003年12月 25日,北京市第二檢察院正式通知劉荻、吳一然及李毅斌,根據刑事訴訟法142條第2款,因他們罪行輕微而不予起訴[36]。吳一然對此判決表示不服,認為他們根本沒有罪。

   另外一些被捕者卻沒有劉荻幸運,四川達州市的李志因為在網上發表揭露官員腐敗的文章而被達州市中級法院以「顛覆社會罪」判處8年有期徒刑[37]。事實上,在中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根本就沒有「顛覆社會罪」這條罪名。

  在中國,即便是未成年人在網上發表言論,也未能逃脫網警的抓捕。2003年7月,河南一位15歲的王姓少年在網上發布帖子,列舉了50條「某組織」或「某些人」的行為不如妓女。該帖子確實反映了中國民眾對中共的腐敗統治發自內心的痛恨。他寫道:「妓女憑信用贏得顧客,而不像有些人靠謊言維持權力;妓女的價目表是真的,而許多制定的法律是廢紙;妓女不立牌坊為自己宣傳,而不像有些人控制媒體是為自己抹粉;妓女多掙錢要靠取悅顧客,不像有些人掌大權靠欺壓老百姓;妓女知道自己壽命有限,而有的組織覺得自己萬歲萬萬歲;妓女允許別人反對她,而有的組織對反對者予以逮捕;妓女會自願洗手從良,而有的組織卻永遠不會自己認錯下臺;妓女不敢代表他人利益,不像有些組織聲稱代表所有人的利益;妓女你不喜歡可以躲開,不像有些組織你不喜歡也躲不開;……」

   該文貼到網站上後立即被網警刪除,該少年很快被警察逮捕[38]。

   這個名單正在延長。據「中國人權」(Human Rights in China)的統計,截至2003年10月份,因為在網上寫文章或傳遞信息而遭到拘留或關押的中國記者和異見人士至少有69人,他們大多數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泄漏國家機密」以及「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判刑。這些逮捕和重判的目的就是要阻嚇其他在網上撰文的異見人士[39]。2004年又逮捕了趙岩、劉水等10餘人,中國因此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寫作者監獄」[40]。

   只要中國目前的政治制度還存在下去,每一個愛好自由的中國人都可能會成為這個制度吞噬的對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