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名道姓之名字中的數字

作者:luoyewang 發表:2006-07-15 08: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對含數字的外號很敢興趣,就知道的列出了幾個.喜歡來得朋友們補充一些啊!
  
  名,號中的數字
  無;零
  
  張無忌
  何無忌
  長孫無忌
  (零點)
  
  
  半
  
  趙半山
  劉半仙
  劉半農
  夏半邊--------夏圭
  
  一
  聞一多--------聞家驊(原名)
  鄭一雄--------鄭介民
  趙一曼
  林一夫
  弘一
  一燈大師
  陸定一
  周豐一---------周作人之子
  薄一波
  馬一角------------馬遠(南送畫家)
  
  
  
  (胡一刀)
  (一休哥)
  
  二
  
  關二爺
  (武二郎)
  (阮小二)
  (店小二)
  
  
  三
  
  柳三變----------柳永
  杜三煙----------杜牧
  張三影----------張先
  錢三強----------錢秉穹(原名)
  李立三----------李隆郅(原名)
  張三豐-----------張君寶
  馬三立
  吳三桂
  
  
  (史三八)
  
  四
  
  四明狂客——賀知章
  李四光
  
  五
  
  五柳先生-----------陶淵明
  
  六
  
  六一居士----------歐陽修
  六如居士----------唐伯虎
  
  八
  八大山人-----------朱耷
  
  南八——南霽雲
  溫八叉——溫庭筠
  
  (王八蛋)
  (周扒皮) :)
  
  
  九
  
  趙九章
  
  
  (臭老九)
  
  十
  杜十娘
  程十發
  
  
  十三
  (十三姨)
  
  十八
  (茅十八)
  
  
  三十
  
  春三十娘
  
  百
  
  李百藥(唐)
  
  百分數
  
  5%先生-------濱中泰男
  10%先生------扎爾達裡(貝.布托的丈夫)
  
  千
  
  張大千-------張正權(原名)
  沙千里
  田千秋—漢代丞相
  
  萬
  
  楊萬里
  張萬年
  黃萬里
  瀋萬三
  
  (萬歲爺)
  
  
  億
  林億蓮
  楊億
  史億刀
  
  
  
  兆
  胡兆軍
  葉兆言
  
  
  以數字取名在古代很常見.在現代的日本也很常見.
  取數字名字的常見原因我想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取自父親的年齡,像山本五十六.好像就是生他是其父56歲
  一種來自家族的排行,如歐陽修.是稱歐九,即因其排行老九.
  貧苦又沒什麼文化的家庭,除了識得幾個數字外,就不認識別的字了,當然是取個數字名最為簡單方便了啊.朱元璋家是個還例子.
  
  順便說一下,取名字最喜用數字的兩大家族,一是朱元璋家,是秦觀家.都是幾代人全以數字為名.要是憑團體獎的話,他們肯定能名列前茅.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元璋是發跡後取的名字.朱家沒什麼文化,也不認識任何與文化沾點邊的人,又沒錢請有學問的人取名字,所以好幾代人都是胡亂取個名字湊數算了.
      他的祖上叫"百六",百六生四五,四九(朱的曾祖), 四九生初一(朱的祖父),初二,初五,初十; 初一生五一,五四(朱的父親). 五四生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 伯父五一也生有四子,分別叫;重一,重二,重三,重四.
    
  
  那時的窮苦人家這種情形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對女孩子,多數都沒正式的名字,用個數字來對付一下的就尤其多了.
       朱的同伴和他的情況差不多,畢竟都是同鄉的苦孩子哦.
      
      常遇春:父:六六,祖:重五; 曾祖:四三
      湯和: 父:七一,祖:六一; 曾祖:五一
  
  朱同志的對手的情況也好不了那兒去,那個以前賣私鹽的張士誠,原名也是粗俗不堪的.
   這幾個哥們都很懂得包裝自己,發達後不約而同的想到換個名字.朱同志換了個"元璋",倒也湊活,這老張就比較慘了.......
   老張找了一很有文化的哥們,命令他給自己取個好名字,這文化人心裏不爽,但張大王得罪不起啊,只好給他取了個"士誠".張一聽,覺得不錯啊.就用了這個名..............可那時的讀書人聽到這個名字多半會笑暈. 有本書叫<孟子>,那時只要念過幾天書的人沒有不會背的.裡面有一句話"士,誠小人也". 5555555555555 可惜老張沒讀過書啊. 不讀書者戒啊! :)
  
  
  姓中的數字
  姓一: 一善 (明代嵩明縣有一個縣丞姓一.)
    
    姓二: 二直,唐玄宗時有一中尉二直
    
    姓三:三八旦,元朝時雲南右丞姓三,名八旦
    
    姓四: 四水,越王勾踐的一個大臣
    
    姓五:五梁,後蜀的一個大臣
    
  一
  
  一善 (明代嵩明縣有一個縣丞姓一.)
  
  二
  
  二直,唐玄宗時有一中尉二直
  
  三
  三八旦,元朝時雲南右丞姓三,名八旦
  戰國時,齊國滅亡後齊王室出逃出去的有8人.即以第一到第八為姓.
  第五
  第五倫 ,字伯魚,京兆長陵人。莽時為郡吏,又為鄉嗇夫。自以久宦不達,變姓名為王伯齊(袁宏《後漢紀》作「王伯春」),久客河東,號為道士。建武中,京兆尹閻興召為主簿,署督鑄錢掾,領長安市。舉孝廉,補淮陽國醫工長,尋除扶夷長,未到官,追拜會稽太守。永平中,坐法免,後為宕渠令,遷蜀郡太守。建武初,代牟融為司空。元和末致仕。後數年卒,年八十餘。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