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有關中國經濟的三大疑問

作者:JOSEPH STERNBERG 發表:2011-12-30 13: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11年初,中國經濟的增長率超過9%。就在不久前,在2010年11月的首爾20國集團(G20)峰會上,中國剛剛舉得了一場勝利:即中國應拿出更多行動促進全球經濟再平衡,從而展示自己是可靠的經濟大國。由於美國經濟低迷,歐洲進一步陷入一場看似無休止的危機之中,許多企業認為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後備力量。

到了2011年底,世界的看法變得頗為不同。現在大家主要關心的是中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近來許多企業開始提高警惕,資本也開始流出中國。2011年最終成了投資者和管理者對中國經濟提出新的質疑的一年。

2012年會有很多人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中國能夠實現轉型,成功擴大內需嗎?

雖然這一問題事關宏觀經濟再平衡,但它對微觀經濟也有影響。當外國人說,他們「希望中國能加大消費量」,他們其實想說的是能加大對外國產品的消費量。到目前為止,外國消費品和重型設備廠商已經嘗到了一些甜頭。隨著中國經濟更加繁榮,中國人對洗髮水、電池、計算機和拖拉機的消費量也在提升,這些產品中就有部分是國外製造的。

但消費在經濟中的佔比仍然大大低於本應有的水平。增加消費品的消費量只能部分縮小這種差距。真正可挖掘的潛力在服務業。美國等國在服務業這一領域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其對中國的出口原本可能大大增加。但中國政府仍然固執地封閉這一領域,其中有一部分是出於政治原因。就像谷歌(Google)在2010年發現的那樣,由於服務業助長了人際聯繫,它們可能會對專制國家形成威脅。

2011年,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承諾擴大國內需求。那些認為這一轉型能夠實現的人說,如果中國政府這樣承諾,那麼它一定會找到某種辦法確保承諾能夠實現。但這種邏輯適用於「擴大消費」一說嗎?雖然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可以很容易地撬動槓桿(只要投資是由一系列與國家相關的企業進行的),但真正的國內需求卻是由中國14億消費者說了算的。

中國企業的可信度有多高?

近來,許多西方投資者對在加拿大、美國或歐洲上市的中國企業存在的欺詐風險提高了警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對「反向並購」這種上市手法的譴責引發審計方辭職、會計不合規的指控以及市場出現賣空狂潮,並在這種情況下演變成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被摘牌,股東提出訴訟以及監管機構展開調查的事件。

其中有些公司可能純粹是騙子公司。但對於其他很多公司來說,一種似乎有道理的說法是,這些公司是合法公司,但他們不得不將自己裝扮成騙子公司,以適應中國令人窒息的監管環境。這種說法是對目前為止最有名的涉及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市的嘉漢林業(Sino-Forest)的醜聞的一種大度解讀。該公司設立複雜的公司結構的初衷可能主要是為了保護在中國缺乏正常產權保護的林業資產。

花幾分鐘思考一下,這到底意味著什麼。中國最具創業精神的公司為什麼要在海外上市?他們為何無法在國內獲得充足的資金?這些公司認為光明正大地經營竟如此困難,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又意味著什麼?在一個鼓勵(甚至迫使)公司偽造賬目的監管體系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經濟是否可持續?

印尼又是什麼情況?

2011年一個出人意料的主題是,投資者對印尼的興趣持續增強。鑒於印尼6%的經濟增長率和隨著經濟增長加速而逐漸顯現的龐大潛在消費者基礎,投資者青睞印尼並不足為奇。突然之間,投資者似乎不像過去那樣因雅加達臭名遠揚的交通擁堵和猖獗的腐敗行為而躊躇不前了。

隨著投資者重新發現了中國之外亞洲其他地方,「印尼故事」只是一種更大趨勢的一部分。泰國正在努力從洪災中恢復之際,該國也將大力歡迎外國投資者的進入。低端製造商則開始轉向柬埔寨。

印度今年的反腐行動揭示出公眾對政府的日益不滿,這可能推動政府有朝一日制定更加鼓勵競爭的經濟政策。外國企業正在等待進入印度的首個機會。

如果日本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貿易協議為外國企業創造了新的機遇,即使是頑固守舊的日本可能也會很快成為外國企業重新考慮的對象。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中國不能再指望自己是唯一一個吸引人的希望之地了。

這些問題並不一定預示著2012年中國會硬著陸。不過,這些問題確實表明,在新的一年中,企業和投資者將以更具批判性的全新眼光看待中國。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國怎樣才能經受住這樣嚴格的審視?

来源:和訊財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