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如何獎勵運動員?發票子賜金牌獎官位

發表:2012-08-08 22: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世界各國往往都會重獎奧運金牌的獲得者,獎金、獎品一點都不會少。 作為具有體育和健身傳統的國家,在獎勵優秀體育選手方面,古代中國也不小氣…… 發「票子」,元武宗賜「銀千兩、鈔四百錠」 給獲勝選手發獎金,即發「票子」,是現代最普遍的獎勵手段,中國古代也是這樣。比較大方的要數元朝,而且發的是真正的「票子」。 蒙古民族尤其喜歡摔跤這項運動,獲勝者獎金多多。據《元史•武宗本紀二》載,至大三年(1310年)四月,元武宗海山便給摔跤牛人阿爾發獎金,賜「銀千兩、鈔四百錠」。 元代一兩大約相當40克,千兩就是40000克,以眼下國際銀價每克約5.50元的行情來算,千兩銀子值22萬元人民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鈔」便是古代成熟的紙幣。當時,四百錠鈔票等於2000貫,相當於千兩銀子(1兩銀約等於2貫)。銀鈔相加,阿爾獲得的獎勵相當於44萬元人民幣了。 元英宗碩德八剌曾於至治元年(1321年)「賜角牴百二十人鈔各千貫」,雖比阿爾獲得的獎金少很多,但這些優勝的摔跤手每人也獲得了500兩銀子。 滿族對冰上運動(即「冰嬉」)情有獨鍾,乾隆皇帝《冰嬉賦序》中稱之為「國俗」。清代每年都舉辦國家級的冰上運動比賽,稱為「驗冰」。 據《清朝文獻通考》載,驗冰獲勝者,「頭等三名賞銀十兩,二等三名賞銀八兩,三等三名賞銀六兩,其餘兵丁各賞銀四兩。」 賞「銀盃」,北魏孝武帝用銀酒卮當獎品 現代體育比賽的勝出者,常常稱為「捧杯」,在中國古代還真有拿杯子當獎品的。北魏是南北朝時鮮卑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權,鮮卑人崇尚騎射,射箭在北魏很受重視,宮廷、民間都常會舉行這方面的比賽。 據《北史•魏宗諸室列傳》記載,北魏孝武帝元脩便曾在洛陽都城御花園的華林園內舉行過一次射箭比賽,即所謂「戲射」。當時的獎品是一只能盛二升酒的「銀酒卮」。 「卮」是古人常用的盛酒器皿,實際就是一隻超大酒杯,其外形竟與現代體育獎盃十分相似。 當時,參賽的有十幾個射箭高手,孝武帝令人將銀酒卮掛在百步開外,誰射中這銀酒卮就是誰的。結果濮陽王元順射中了,除獨得了「獎盃」外,還獲孝武帝額外獎勵的黃金、綢緞等錢物。 得此重獎後,元順很開心,特在當時射中的箭孔處鑄一小銀人,並在小銀人的背上銘文,記敘他高超的射箭技術。 宋太宗趙炅也曾拿杯子獎勵過選手。據《宋史•嘉禮志四》記載,淳化三年(992年)三月,趙炅到金明池視察,觀看「競渡之戲」。所謂「競渡之戲」,就是龍舟大賽或游泳比賽這類水上賽事。 出於助興和考驗選手水性的需要,趙炅將一隻銀甌當獎品,遠遠地扔進水裡,讓選手泅渡取之。此銀甌是一種銀質杯子(一說是小盆),誰拿到歸誰,真成了「獎盃」。 奪「錦標」,北宋流行的體育比賽規則 現代不少體育賽事冠名為「錦標賽」,這在古代其實是一種懸賞性比賽,它與中國古人用錦標作獎品有關。錦標的雛形是商周時射箭比賽的獎品旌旗,而後來則廣泛使用在水上運動和水軍訓練上。 唐代龍舟賽中,在水中插一長竿作比賽終點,竿上懸錦挂彩,作為醒目標誌,稱之為「錦標」或「彩標」,誰先爭奪到錦標便是誰贏。詩人白居易《和春探》詩中就描述過當時「錦標賽」的情形:「齊橈爭渡處,一匹錦標斜。」 北宋初年,為了統一全國、收復南唐,朝廷針對南方作戰特點,大練水軍。趙匡胤特在東京汴梁城(今開封)外挖了一處很大的人工湖「金明池」,供操練水軍和皇家舉辦水上活動用。 為了刺激大家的訓練熱情,便讓雙方「爭標」,並演變成一種賽制。這時,錦標不單單是旗子了,竿上還懸掛著銀盃銀碗銀盎一類貴重物,作為勝者獎品。 北宋朝廷每年都定期在金明池定期舉辦龍舟爭標賽,皇帝還親臨觀賞比賽。據《東京夢華錄》「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所記,比賽中對陣雙方「鳴鼓併進」,龍舟向標桿快速前行。 標桿是臨時設的,由軍人乘小船,將標桿插在皇帝看臺前方不遠處的水裡。上面掛著錦旗和銀盎(鼓肚盆罐),輪番三次,錦標終於被其中一隊奪得。 賜「金牌」,金太祖重獎摔跤選手 奧運會等眾多的體育賽事,往往取成績最好的前三名,分一二三等,進行獎勵。在古代中國的體育賽事中,也常常如此取名次,元代的「貴由赤」比賽便是這樣。 「貴由赤」是蒙古語對「快行者」的叫法,所謂「貴由赤」,相當於現代馬拉松比賽,但賽程更長,達90公里。元世祖忽必烈時,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開始舉辦「貴由赤」比賽,即所謂「放腳」活動。 比賽只取前三名,其餘選手不記名次,但也有獎勵。元楊瑀的《山居新語》「皇朝貴由赤」記載:「頭名者賞銀一錠,第二名賞緞子四表裡,第三名賞二表裡,餘者各一表裡。」第一名發給獎金,其他名次都是物質獎勵。「一表裡」就是一套服裝的裡外布料。 奧運會的一二三名,分別以金牌、銀牌、銅牌來獎勵。「金牌選手」是對優秀體育健兒的最美稱呼。在中國古代,也有給選手發金牌的時候,但此金牌非彼金牌。 據《金史•奔睹傳》記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從摔跤手挑選自己的侍衛時,便舉行了摔跤比賽,當時年僅15歲的奔睹(完顏昂)連續摔倒了6名對手勝出。完顏阿骨打一高興,獎賜了他一塊金牌,讓他佩戴身上。 與奧運金牌不同,奔睹所獲的金牌,是塊金質通行證,憑此可直接出入皇帝的居住和視政之所,乃身份的象徵,比奧運會金牌的「含金量」更高。 獎「官位」,唐僖宗賽馬球任命節度使 在所有的獎勵中,中國古代對體育選手誘惑最大的大概是「官位」。這與現代體育名人從政還不一樣,在比賽中取勝了,很可能直接撈個官噹噹。 唐僖宗李儇曾將重要軍區的司令員———西川節度使一職作為馬球比賽的「獎品」。據《資治通鑒•唐紀六十九》載,當時李儇意中有四名候選人適合當這個官,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便讓四名候選人進行一場馬球比賽,贏者任職。 結果,賣餅出身、時為左金吾大將軍的陳敬瑄是位馬球高手,贏了比賽,當上西川節度使。 南宋時,摔跤高手除了獲得獎品外,還能得到「當官」獎勵。據吳自牧撰《夢粱錄》「角觝」記載,南宋有專用於摔跤比賽的場地———露臺,故時人稱摔跤比賽為「露臺爭交」。 吳自牧生活時代,最精彩的摔跤比賽當數護國寺南高峰的露臺爭交,參加選手就是各省(州郡)的摔跤高手。這種賽事,獎品特別豐厚,如頭等獎的獎品便有旗帳、銀盃、彩緞、錦襖、官會、馬匹等,而最有面子的獎品是當官。 宋理宗趙昀景定年間,一位名叫韓福的溫州人在比賽中取得頭名,除了拿到豐厚獎品外,權臣賈似道還獎給他一個「軍佐」的職位。 獎「官位」的例子在古代中國並不少見。元武宗海山在大德十一年(1307年),就曾獎給摔跤高手、拱衛直都指揮使馬謀沙「平章政事」一職,此職位僅次於丞相。宋徽宗時代的高俅,也是因為球踢得好當上宰相的。

来源:羊城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