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家IPO公司撤退真相

作者:羅諾 發表:2013-06-06 10: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5月31日晚上9點,IPO企業財務核查風暴終於拉下了申報之閘。經過核查風暴洗禮之後,原本處於核查範圍的近900家擬申報IPO的企業數最終減少了近270家至622家。

「這個結果大致讓人滿意。」6月3日,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財務核查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解決IPO「堰塞湖」,近三成的主動撤單數,緩解了這一難題。

但讓市場頗覺意外的是,在最後一個禮拜中,尚未遞交核查報告的78家擬IPO企業中有73家企業選擇主動撤單,而兩家H股回歸企業中國建材、京客隆也名列終止名單之中。

中國建材主動撤單或由於‘大擴張致雙高’。」市場有傳言稱。而京客隆在2011年10月回歸被否後此次又再次鎩羽。對此,京客隆解釋,「因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行業經營環境處於低谷徘徊時期,同時本集團2012年盈利明顯下降,且本公司近期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值」,決定「不再繼續推進發行A股事宜。」

事實真的如此嗎?

「交不交自查報告,在最後一個禮拜,對於未申報企業而言實際上是一場與監管層政策,同時也是與別的未申報自查報告的企業間的博弈。」一位最終選擇撤單的擬IPO企業中介機構負責人士向記者透露。

107家企業的博弈

截至3月31日,這107家尚未遞交核查報告的擬IPO企業便已明白,在5月31日是否遞交核查報告,並不僅依賴於報告能否如期完成,更重要的是其他企業遞交報告的情況。

據證監會抽查規定,4月初將對在此前申報核查報告的近610家企業抽取30家企業進行財務抽查,其後在6月7日,將對剩餘申報自查報告的107家企業進行第二輪抽籤,抽取10家進行抽查和現場核實。

「按常規規則,應確定的是抽查比例,而不是具體抽查家數。」有投行人士向記者表達了對此抽查方案可能引發漏洞的擔憂,如果申報的基數很小,被抽中的可能性更大。

而截至5月31日晚9點,這107家企業最終完成申報核查報告的僅13家,這也意味著要在這13家中抽取10家核查,中籤率超高。

據記者瞭解,在最後5天中,申請撤銷材料的公司數達73家,也就是說此次撤銷材料潮中,有近八成的撤銷材料企業是在最後期限前後才作出的選擇。甚

至直到期限前夕的5月30日,遞交材料的企業才9家。而在最後一天晚上9點之前,包括EMS、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寧波精達成形裝備等在內的四家企業才遞交其核查材料,最終使上報企業達到13家。

上述中介機構負責人士透露,這些企業中大多數自查報告皆在規定時間內製作完畢,而其之所以選擇「惜報」,其原因在於對「抽查」的恐慌。

「早在申報報告之前,我們便獲悉申報自查報告的情況。」上述機構負責人士坦言,「當時心理預期是,能有30家以上企業上報自查報告,那麼我們就按時上報。」

但當距最終期限僅一個禮拜時,該機構人士獲悉此前申報的企業僅8家,而在5月31日當天上午,這個數字的增量才僅多了一家。

「這13家企業中,除了EMS等幾家已過會企業外,大部分也同樣如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寧波精達成形裝備等已進入了預披露程序的企業,在此時放棄IPO則太不划算,無論如何都會拼一把。」上述機構負責人士透露。

懼怕「抽查」繞道「曲線救國」

或許許多人難以理解,既然已完成了企業財務核查,為何懼怕「抽查」,甚至不惜「終止」IPO呢?

「IPO發審和財務抽查標準並不是一個層級上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發審是基於招股書審核,而核查則是對招股書背後的數據來源進行核實「招股書數據往往不是由中介投行人員親自考察得證,而核查報告則是對其有關數據來源的詳細考證」,這將很難保證不出問題。其次,抽查還將採用由抽查人員去企業現場辦公的方式進行考證,之前的中介人員在自查過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出問題。

此外,企業之所以選擇「惜報」,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監管層留下了「救國曲線」。

早在財務核查啟動之初,監管層便坦言,「不會強制IPO撤單,但鼓勵撤單。」而主動撤單企業在再次申報IPO時,可以享受「綠色通道」,再次申報不需要再等半年限期,僅需再啟動新股申報程序即可。

「此次財務核查主要是針對2012年年底前申報的企業,而此後申報IPO的企業,將不必參加核查,自然也不在抽查之列。」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雖然新上會IPO企業申報時,必須附上財務自查報告,但報告不必參加「抽查」,僅是多了一份附錄材料而已。

「企業不怕自查,怕的是抽查。」上述機構負責人士透露,此次對抽查企業頗為嚴厲,對在抽查中發現有問題的企業必要時不僅給與重責,甚至將動用司法機構程序,而以往即使發審時有企業有不符合規定的問題出現,也僅是申請結果不予通過。

「大部分選擇撤材料的企業都是在IPO初級階段,不但避過了抽查,在此輪抽查結束後,補充好2013年的中報便可擇期上報,還可能享受到‘綠色通道’,唯一損失則是較小的時間成本。」上述機構負責人士透露。

此次「終止」審查的中國建材或許也同樣源於此因。日前有消息稱伴隨中國建材「終止」IPO是緣於「聯合重組」帶來的高負債和高商譽風險。

「這或只是表面現象。」上述機構負責人士透露,對央企而言,高負債和高商譽風險並不少見,就以往的案例而言,並沒對其IPO造成影響。據中國建材2012年一季報,其總資產為1723億元,總負債為1341億元,淨資產為382億元,而其資產部分更包括112億元的存貨,103億元的無形資產和152億元的商譽。而此時,其商譽就已達40%了。

「中國建材怕的也同樣是被抽查到的細則問訊,或許發審委對其高負債和高商譽風險可以理解,但對抽查原始數據來源的追溯,則恐怕難有託辭。」上述機構負責人士坦言。

来源:21世紀經濟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