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專欄】飲茗辨水 神鑒佳話(圖)

發表:2014-09-15 01: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人飲,向來都很看重煮茶之水,稱「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清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見,飲茶中擇水、辨水很為重要。 在古人辨水中,至今仍然流傳著數段佳話。

陸羽鑒如神

陸羽(公元733年∼804年),字鴻漸,又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後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奉為「茶聖」,祀為「茶神」。

晚唐曾任衢州刺史的趙璘,其外祖父與陸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話錄》中說,陸羽「性嗜茶,始創煎茶法」。陸羽嗜茶,更講究煎茶之水。中唐著名茶學家張又新在所撰的《煎茶水記》中,引述了一位「楚僧」在其《煮茶記》中記載的一個故事。

唐代宗時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在赴任路過揚州時,偶爾與陸羽相逢。李季卿因傾慕陸羽已久,一朝相逢,倍感欣喜,便邀陸羽一起到揚子驛吃飯。席間,李季卿說:「陸君善茶,已是天下聞名。這揚子江的南零水也為天下第一名水,今天「二妙」相聚,可謂千載難逢,豈能虛度!」於是,命隨行中一位可信之士帶瓶坐船去取南零之水。陸羽則備好煎茶器具等候水至。

過了一陣子,那人取水回來,陸羽馬上用杓取水,但看了一下後,用杓揚了揚水說:「這水不是南零之水,應該是臨岸的江水。」那人答道:「這是我划船取來的水,有一百多人看見我取水了,怎敢說謊?」陸羽沒有爭辯,只是默默地將瓶中水倒出,至一半時忽然停住,又用杓取水揚了揚說:「這才是南零的水!」

那人聞聲大窘,不得不坦白道:「其實我的確是取了南零的水。可船回岸邊時搖晃得厲害,瓶裡的水灑了一半,我怕您嫌水少,於是就在江岸邊將水盛滿。處士您的鑒別力真神了!」

李季卿和賓從數十人聽罷都大為驚愕,驚嘆於陸羽的鑒水能力竟然到了神奇的境地。

嗜茶宰相辨水

唐朝宰相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 他比陸羽晚出生半個世紀,是唐代著名的嗜茶宰相。

史載﹐李德裕少好學﹐精通《漢書》及《左氏春秋》﹐是一個頗有才學的人。而在飲茶一事上﹐他鑒水的精明程度﹐似更為突出。五代南唐尉遲偓在《中朝故事》記述了一個「李德裕精辨長江水」的故事。

李德裕飲茶對水特別講究﹐身在長安京都﹐卻嗜好江南之水。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要去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公幹﹐李德裕知道後喜形於色﹐便對他說﹕「你哪天回來的時候﹐請為我取一壺金山(在鎮江江邊﹐當時的金山尚在江心)附近的南零水。」

好友答應而去。好友至京口數日辦完事,便欲浮江而上,趕回長安。沒想到他上船後便開懷暢飲,貪杯而醉,早把李德裕所托之事拋於腦後。及至船抵建業(今南京),他才醉夢方醒,猛然想起為宰相取水的事還沒辦呢。向艙外望去,但見一江春水向東流。好友自忖,此時此地的長江水,要不了多久即是下遊方向的金山南零水,又何苦再返舟取水。反正都是一江水,乾脆就在此灌上一壺吧。於是,他趕忙汲了一壺建業石頭城下的江水,返京送給李德裕。 

李德裕見水取到,即刻烹茶品茗。誰知他呷了一日,頓露驚訝之色﹐嘆道﹕「唉!江南的水怎麼大不同於往年,其味差多了。」俄而又說:「這水太像是建業石頭城下的江水!」

好友聞言大吃一驚﹐不得不上前吐露真相﹐一再謝罪。

歐陽修辨水

南宋呂元中在他的《豐樂泉記》中講了一個北宋大家歐陽修辨水的故事。

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是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公翁、六一居士。歐陽修於茶於酒兩愛,他飲茶時尤為重視擇水。歐陽修在擔任滁州太守時,在琅邪山醉翁亭下覓得一股釀泉,泉水潤滑清亮,甘醇爽口。一日,佳賓攜新茶來訪,歐陽修大喜,便令僕人汲釀泉煎茶。運水途中僕人不小心將釀泉水弄倒了,索性就近擇一幽谷汲泉代之。不想歐陽修一嘗便知,僕人未能騙過歐陽修,受了責備。

可是,大概也來不及重汲釀泉水,便以此水煎茶,眾人感覺味道似乎也不差,就這樣意外地又發現了一宜茶佳泉。歐陽修就將此泉取名「幽谷泉」,並在旁邊建了亭子名為「豐樂亭」。他還為此寫下了著名的《豐樂亭記》以記之:「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王安石辨水考蘇軾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宇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臨川先生。他是宋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學家。王安石對烹茶之水的研究也十分精明。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雖服藥,難以除根。太醫院囑飲陽羨茶,並須用長江瞿塘中峽水煎烹。因蘇軾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於他:「倘尊眷往來之便,將瞿塘中峽水攜一瓮寄與老夫,則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蘇軾親自帶水來見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將瓮抬進書房,親以衣袖拂拭,把紙封打開。又命僮兒茶灶中煨火,用銀銚汲水烹之。先取定窯白瓷碗一隻,投陽羨茶一撮於內。候湯如蟹眼,急取起傾入,哪知水入之後﹐半晌才出現茶色。

王安石問蘇軾道:「此水何處取來?」東坡答:「是從巫峽中取來。」王安石道:「是中峽嗎?」東坡回答:「正是。」王安石笑道:「又來欺老夫了!此乃下峽之水,如何假名中峽?」東坡大驚,只得據實以告。原來蘇軾在船經瞿塘之上中下三峽(西陵峽、巫峽和臨峽)時,貪看秀麗的三峽風光。其時重陽剛過,秋水奔湧,船行瞿塘,一瀉千里。蘇軾此時早為兩岸峭壁千仞、江上波濤一線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哪還記得王安石中峽取水之托。江船瞬息即過中峽,直達下峽。下峽江面開闊,水勢稍緩,這時蘇軾才記起王安石所托之事。可是中峽水流湍急,難以回溯,只得汲一瓮下峽水充之。

蘇軾謝罪之餘,即請教王安石如何能這般明察秋毫。王安石說:「這瞿塘峽的上峽水性太急,下峽則緩,唯有中峽之水緩急相半。太醫院以為老夫這病可用陽羨茶治癒,但用上峽水煎泡水味太濃,下峽水則太淡,中峽水濃淡適中,恰到好處。但如今見茶色半晌才出﹐所以知道這是下峽水了。」

陸氏名水榜

在唐張又新所撰的《煎茶水記》中,記載有陸羽當時所列的中國名水榜:

廬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獨清泠,狀如龜形,俗雲蝦蟆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泉第八。

唐州柏岩縣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

吳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圓泉水第十八。

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當然,限於時代,榜中所列泉名、水名,僅為陸羽足跡所至的十幾處而已。雖然不能概括全國的眾多名水,但已遍佈大半個中國,可謂珍貴的中國水資源的鑒別資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