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人吟詩讚讀書(圖)

作者:韓成武 發表:2015-04-04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前人書是繼往開來、創造人生業績的必經之路。唐宋時期的詩人們深諳此道。總結起來,正是由於他們熱心讀書、潛心取精,才為創作兩代不朽詩歌準備了必要的條件,使得兩代詩歌雙峰並峙於中國詩歌發展史上。

唐朝開國不久,就出現了《昭明文選》的學習熱潮,高宗顯慶年間出版了「李善注本」,玄宗開元年間又出版了「五臣注本」。《昭明文選》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輯的一部大型文學作品總集,選錄自先秦至梁朝的詩文辭賦,千餘年間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盡行囊括;文采風流,皆現其中。唐代詩人把這部文學巨編奉為至寶,精心閱讀。大詩人杜甫對《昭明文選》就非常熟悉,幾乎達到篇篇能夠背誦的程度。這是有據可證的,杜甫客居蜀地期間,就開始指導孩子們誦讀這部巨著了,在《水閣朝霽奉簡雲安嚴明府》這首詩中,他說「續兒誦《文選》」,孩子們背誦《昭明文選》中的作品,有時前後句子銜接不上,杜甫就在一旁給予提示。這說明《文選》作品已經爛熟於杜甫的心中。他還告誡小兒子宗武,要「熟精《文選》理」(《宗武生日》),這也說明他對《文選》中所蘊涵的文學理論高度精通。

宋•梁楷《李白行吟圖》

唐代知識份子普遍的生活模式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手不釋卷,腳不停步,這種生活模式既為他們提供了前人思想和藝術的營養,也使他們得以接觸到豐富的現實生活。在他們的詩歌作品中,反映讀書生活是俯拾皆是的。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說自己「常日好讀書」(《答侯少府》),杜甫說「男兒須讀五車書」(《題柏學士茅屋》)。白居易讀書更刻苦:「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悲哉行》)讀書讀到眼前發黑,寫字寫到手指生出趼子,這功夫用得大!李頎年輕時崇拜劍俠,後來折節讀書,他作詩檢討說:「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緩歌行》)這說明,讀書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主體意識。

唐代的文化政策是允許儒釋道三家思想並行發展。唐代詩人的閱讀面是很廣的,除了閱讀《文選》作品,對於經史子集、各家著述,無所不及。例如李白,他曾說自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對於道家、道教的經典尤其傾心,這些著作成為他創作那些仙境仙人詩篇的材料來源。可以這樣說,如果李白沒有閱讀道家道教的經典,他就無法創作出那些神奇瑰麗的浪漫主義詩篇。同樣,如果杜甫沒有閱讀儒家的經典,他也無法創作出那些悲天憫人的現實主義作品。如果王維沒有閱讀釋家經典,他也無法創作出那些靜謐安詳的山水田園詩歌。

讀書需要安靜的環境,唐代詩人讀書多選擇遠離紅塵鬧市的深山老林、闃寂無人之處,那裡生活雖然清苦,但能專心致志。正如唐代詩人皇甫冉所說:「讀書惟務靜」(《送薛秀才》),沒有安靜的環境是讀不成書的。初唐詩人陳子昂,這位給唐詩奠定風骨興寄特徵的詩人,由於出身貴族,少年生活處於遊樂狀態,以至「年十八而不知書」,後來翻然悔悟,發奮攻讀,讀書的地點選在金華山的道士廟,三年之內遍覽經史百家,其刻苦情形自不待言。杜甫晚年曾專程謁訪金華山觀,去參觀陳子昂的讀書堂,寫詩稱道:「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蹟》)盛唐人張說,據傳他少年時曾在河北滿城縣的抱陽山中穴居讀書,至今那裡還保留著遺蹟,後來張說做到宰相。關於選擇僻靜之處作為讀書之所,唐詩中不乏反映。例如,高適就說自己「讀書嵩岑間」(《酬別薛三》),儲光羲《閑居》詩中說:「親故不往來,園中時讀書。」孟浩然《入峽寄弟》詩中說:「吾昔與爾輩,讀書常閉門。」劉昚虛則以幽美的筆墨對他的讀書堂作出描繪:「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閉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闕題》)這是一幅幽深靜謐的圖畫,中心景物是讀書堂,它處於白雲盡處的遠山坳裡,門前一條青溪蜿蜒流過,落花隨著流水把香氣傳向遙遠。讀書堂的院門關閉著,山路上的行人無法進入;院內垂柳依依,掩映著屋檐窗牖,陽光穿過樹葉間隙,灑落在讀書人的衣服上……山靜、水靜、院靜、人靜,寂靜中只有讀書聲時起時落。唐代人的讀書環境是如此的寧靜啊,其潛心攻讀可想而知。

關於讀書與精業的關係,唐代詩人也多有揭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由於讀過萬卷書,寫起詩文來便覺得似有神助。由此,自己的辭賦才得以匹敵揚雄,詩歌造詣才得以接近曹植。由此,大文豪李邕要求與自己見面,詩壇名流王翰願意與自己做鄰居。自認為文才出類拔萃,立馬就可以身居要職了。這段文字的邏輯起點就是「讀書破萬卷」,之所以能夠下筆有神,之所以詩賦匹敵前輩,以致名流對自己器重,仕途立等可取,就是由於讀書廣博,學識淵深。這個看法在王維詩中也有表露,他在《戲贈張五弟》中說:「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染翰過草聖,賦詩輕子虛。」讀了五車書之後,不但詩歌精進,超過前人之作,連書法也登峰造極了,因為文學藝術是彼此相通的。

到了宋朝,由於國家的大政方針是「偃武崇文」,人們的讀書熱情被極度地調動起來。宋朝繼承唐朝的選官做法,實行科舉取士制度,而每年錄取的名額卻相當於唐朝的十倍,一條通過讀書而進身的大道向知識份子敞開了。適應這種崇文政策,宋朝開國伊始,統治者便積聚人力編撰四部大型書籍:《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冊府元龜》。這四部大書是對前代詩文典籍的全面總匯。再加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書籍得以大量印行。宋代文人的讀書量遠遠超過了唐代文人。宋代詩人用來與唐代詩人相抗衡的最主要的一手,就是詩歌中典籍的蘊涵量。宋詩大量使用典故,詩中充滿了書卷氣,形成了有別於唐詩的獨特風貌:唐詩是才子詩,宋詩是學者詩。關於宋代詩人刻苦讀書的生動故事,限於本文篇幅,不能多敘,僅舉大詩人陸游作為代表。陸遊說:「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解嘲》)從學說話的時候就開始讀書了,啟蒙很早。他又說:「少小喜讀書,終夜守短檠。」(《幽居》)檠是燈架,這裡指的是燈。他還說:「讀書四更燈欲盡,胸中太華蟠千仞。」(《讀書》)讀書早,徹夜讀,珍重年華,便覽群書,是宋代文人的共同之處。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用這兩句詩來概括唐宋詩人的讀書熱情,是十分恰當的。這兩代詩人付出了讀書的艱辛,也贏得了詩壇的光彩。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座高峰在他們手中形成,巋然矗立在歷史的煙雲之中,使得前前後後的詩歌峰巒都相形見絀。
 

責任編輯:鳴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