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40週年 這些內情至今被掩蓋(圖)

發表:2016-07-29 07: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唐山大地震歷史圖片​(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7月29日訊】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週年紀念。40年前的這一天,僅僅23秒的時間,唐山便被夷為平地,24萬人喪生,16萬人傷殘。然而,40年過去了,唐山大地震死傷慘重的背後內情,仍被中共當局掩蓋。

唐山大地震:人禍甚於天災

7月28日,《多維新聞》刊發文章,指唐山大地震人禍甚於天災。

文章說,在唐山大地震4個月後,由時任中國科學院核心領導小組成員劉華清負責的中科院調查小組與國家地震局聯合提出了《關於唐山地震未能預報的原因的報告》。該報告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天災加人禍。報告說,在7月份,地震局領導小組沒有研究過一次震情。7月上中旬,有6個地震專業站和8個群眾測報點提出不同程度的震前預兆。劉華清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地震是天災。顯而易見的是,人禍加重了天災」。

事實上,在距離唐山僅80公里的青龍縣,當年也遭受了大地震,但卻沒有一人傷亡,為什麼呢?

據悉,在唐山大地震前,國家地震局在北京召開了華北地區地震趨勢交流會,青龍縣也派了一位技術員參加。有位地震專家要求在會上做震情發言,當時主持會議的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沒同意,讓他在晚間座談時說,但強調不能代表地震局。就這樣,那位地震專家利用晚間座談時間,通報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灤縣一帶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震情。青龍縣技術員回去緊急向上級及縣裡匯報,當時的縣長拍板,要求加強各測報點工作,科委要有專人晝夜值班,要加強地震知識宣傳。7月25日,青龍縣向縣三級幹部800人作了震情報告,要求必須在26日之前將震情通知到每一個人。

其實在地震前一個星期,動物就出現了許多怪異現象,青龍縣下令所有人晚上都離開房屋,在外邊睡覺。學校全部搬到操場上課,商店也搬到防震棚裡售貨,機關單位改在防震棚辦公。縣裡的有線廣播反覆介紹著防震知識。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爆發。就這樣,青龍縣47萬人無一震亡,全都逢凶化吉。

不過,當年創造了無一人死亡奇蹟的青龍縣縣長冉廣岐,非但沒有得到表彰和提升,反而被禁口。

毛澤東拒絕國際救援

唐山大地震後,美國,英國,日本,以及聯合國等,都明確表示要向中國提供緊急援助。聯合國發表聲明「一切損失由聯合國全部負責承擔,並在12小時內組成派出現代化救災團隊攜帶重型機械設備和一切救濟物資包括食物,引水,帳篷,醫藥,防疫,消毒,污物處理等設備和全方面專業人員飛赴災區,現場進行人道主義搶救服務,希望大陸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並立即答覆!」

英國宣布:「願意向中國提供緊急援助和醫藥物資。」丘吉爾的孫子小溫斯頓•丘吉爾還建議立即派工兵部隊來中國幫助建設必須馬上投入使用的供水設施。日本宮澤外相在內閣會議提出緊急援助中國方案獲通過後,立即把藥品、衣物、帳篷等物品準備就緒。一旦中國方面做好接受準備,就將發出……

可是中共政府拒絕這些外國所有的援助,毛澤東通過江青發言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從地球上抹去一個小小的唐山算什麼,我們完全有能力救災,用不著任何外國人幫忙!我們當前的政治任務,仍然是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人民日報同時發表社論曰:「不要以抗震救災為名,影響反擊右傾翻案風。」

拒絕外國援助,政府當局救援卻低效無能。錢鋼在書中感嘆說,「早在公元132年,中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就研製出人類第一臺地震儀,能測出地震方向。可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時,中國的地震官員們卻無法知道「震中」在哪裡,只得用最原始方式,派人出去尋找。最後在半路上遇到唐山地震幾個倖存者正開車向北京報警,再加上北京電信局說,往唐山的電話全都打不通,才確定「震中」是唐山。這時距唐山地震已有二個半小時之久。也就是說,至少在唐山地震後的150分鐘之內,這個災難城市,沒有得到任何外部援助和信息。」

更慘的是,趕去救災的部隊完全沒有相關經驗,也沒有大型救援設備。連吊車也是地震發生十天後才有。救災的部隊只能用手扒廢墟救人,有個營幾乎三分之二的士兵指甲全部剝落,雙手血肉模糊。當局缺乏專業知識導致的決策錯誤,使多少雙手致殘,也扒不回來那些生命了!在長達200多個小時之內,無數被夾在石板或重物之下的倖存者,都眼睜睜地死了。

責任編輯:張蘭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