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二)(組圖)

憶海鉤沉系列文章之十

作者:園丁 發表:2017-03-08 0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二)
北京永定河上游有兩個支流,北面的是洋河,南面一支是桑干河。(網路圖片)

接續〈【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一)〉一文

三、北京的水系變化

人類生存離不開水,人類的社會發展也與水密切相關。大家知道,尼羅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低格裡河,幼發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黃河流域孕育了華夏文明,也叫中華文明。現在我們談北京的往事,也與黃河水系有關。

前面我說過,北京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其實,從地質學上看,北京的沖積平原是在古黃河流域的下游。黃河由於從上游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到出了黃土高原以後,在平原地區,河道加寬流速變慢,於是泥沙便沉積,乃至淤塞河道,加高河床,到雨季,從上游徒漲的洪水,就沖毀堤壩,造成黃河下游決堤氾濫成災。因此黃河在遠古時期,曾經有無數次氾濫和多次改變河道。北京平原就是古黃河及的永定河的沖積平原。

當我們打開北京地圖,可以看到城內從北往南有積水潭、後海、什剎海、北海、中南海、騎河樓、筒子河。南城有金魚池、龍潭湖、陶然亭。城西有紫竹院、玉淵潭。北城外有葦子坑、沙灘,城東面有水碓子、青年湖等。它們都是與古黃河及永定河河流改道形成的濕地水泊。由此可見,明清時北京城是在永定河故河道上的沖積平原上建立的一個城市,這些湖泊雖然有的是後來經人工改造而成的,但是,它們都是處在遠古時期形成的濕地上,是水脈相通的。我還記得五十年代初的海淀,到處有自流井,101中學內的泉水流出成河,玉泉山的泉水,流經昆明湖,又出來,經海淀鎮時水流仍然清晰見底,明清皇宮內吃的京西稻,就產於頤和園外面的稻田。高粱河的水一直通到護城河。安定門外的莊稼地除了菜地,就是看不到邊的稻田。

之前我的文章還提到,北京的北面是燕山山脈,西面是太行山脈。水往低處流。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麓,有大大小小的無數河流彙集流入和流出北京地區,這些成系統的河流(包括人工開挖的運河、渠道),在水利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水系。

北京地區有多少河流哪?大約有二百多條。如果按水系劃分,北京的天然水大致有五大水系。即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薊運河水系。

永定河的河道,就是遠古時期黃河下游的故道。永定河上游有兩個支流,北面的是洋河,南面一支是桑干河。洋河上游有三個源頭,就是發源於內蒙高原的東洋河和西洋河,南洋河發源於山西省陽高縣。東西南三條河在河北懷安彙集成洋河,向東流。在張家口以南有清水河和洪塘河匯入洋河,在宣化盆地,又有其他支流匯入,在這以下就叫永定河了。桑干河發源於山西省寧武,向東北方向流,經大同盆地有御河及渾河匯入,向東流入河北省,在北京懷來縣與洋河、桑干河、媯水匯合後稱為永定河。

永定河在古時還有幾個名稱,即渾河、渾水、蘆溝水、無定河等。永定河在北京範圍內曾經多次氾濫改道。在商代以前河水流出西山以後,經今日的八寶山向北京城方向流,經過今日的昆明湖再入清河,走北運河一帶入海。到西周時,永定河駐留在今紫竹院一帶,再經蕭太后河和涼水河入今北運河一線入海。自漢朝到隋朝,永定河轉移到今日北京城南,由石景山向東折,經馬家堡和南苑之間繼續向南流,再經涼水河和北運河入海。唐代以後,永定河在盧溝橋以下分為兩支,東南支仍走馬家堡和南苑之間。南面一支沿鳳河流動,然後逐步西擺。後來南支成為主流。到清朝康熙帝時筑堤治理以後,改名永定河,它的河道才穩定下來。(寫此段參考了尹鈞科文章《歷史上的永定河和北京》)

大清河上游有兩個支流,北支叫拒馬河,古時也叫淶水,在金以後才稱今名。拒馬河源於河北省淶源縣,向東北方向流入北京房山縣,流經房山西南,流出北京以後,流向河北省涿縣。大清河有兩個支流,就是大馬河和小清河。拒馬河流域是北京猿人的故鄉,也是北京最早的建城地址,西周的燕都城就在今日琉璃河一帶。

北運河水系,河的上游是溫榆河,發源於北京境內。它彙集了昌平境內北山,西山諸多河水。如東沙河上有德勝口溝,錐石口溝,老君堂溝。另一支流北沙河在元朝時叫雙塔河,在古代它曾經是漕運河道。

潮白河水系,潮白河有兩個源頭,即潮河和白河,潮河位於北京東北,源於河北省豐寧縣,由古北口流入北京密雲縣,因水流急,其聲如潮而得名。進入北京境內西折向南流在密雲城西南與白河匯流後方稱潮白河,流入密雲水庫,密雲水庫將其分為上下兩段。白河發源於河北省清源縣山區,在懷來入湯河古時稱沽水,明朝筑有古河堤。

薊運河,上游有二,一為川河,一為溝河。溝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山區,向南流經天津薊縣北轉向西流,進入北京平谷縣然後納入錯河和金雞河再向南流出北京,在河北省九龍口與斗河匯才稱為薊運河。

除了以上五大水系,北京的天然水形成的河流還有涼水河、鳳河、清河、萬泉河、蓮花河、泡子等。蓮花池位於盧溝橋東北,古時是金中都的重要水源,在金中都的北苑,當時水域面積很大,金以前是黃河故道留下的一片濕地(沼澤地)。金以後,都城城址向東北移,這裡逐漸荒廢,蓮花池面積逐漸縮小。到現代,蓮花池的水域已經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了。

除了天然水系,北京還有人工開挖的運河、河槽、灌溉渠、排水系統等。北京的人工水道多的數不勝數。在此只能舉例說明。

北京最早的水利工程,是在三國時期魏國守將劉靖在金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建的慶陵堰,在這個攔水壩以東建有廂渠,使永定河水沿八寶山北向東流,在薊城北導入高粱河。

高粱河本來是自然河,發源於現在的紫竹院。但是歷史上對它的改造最多。在金代挖通了海淀地區臺地,引玉泉山水入紫竹院,擴大了高粱河的上游水源,在紫竹院形成蓄水湖。在遼以前發源於紫竹院流入積水潭一帶的河稱為高粱河。金以後改名為皂河,也叫高良河,元朝時郭守敬引白浮河水入瓮山(今頤和園萬壽山)泊(今稱昆明湖),使之與高粱河溝通,高粱河下游引入積水潭,西折南轉,至西門入都城南匯積水潭,經過中南海,東南出文明門(崇文門),進入通惠河,直至通州,在高麗莊入潞河(白河),惠通河沿河建閘幾十處。可使來自大運河的糧食,物資,一直由水路逆流而上直達大都。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過積水潭,見舢艫(zhulu)碧水,盛況空前,遂定名通惠河。元末清初白浮泉干,清乾隆年間將香山諸水引入高粱河,並疏濬了玉泉山到昆明湖一段(即現稱北長河)使之成為皇家遊覽西郊的御用水道。高粱河在明朝也稱通惠河。到清朝,又稱為長河。北長河是指玉泉山至頤和園之間的這段河道,它源於玉泉,流入昆明湖。流出昆明湖的水,再經流入過今日紫竹院的南長河,然後流入城內的三海(什剎海、北海、中南海)。1965年以後修建京密引水工程,長河的部分河道被京密引水渠佔用。

其實早在隋朝,開鑿的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最北的終點就是積水潭。到元朝郭守敬是進一步疏通和開闢新水源引入通惠河。

到過北京的人可能聽說過萬泉河、清河、小月河、南旱河,北旱河等這些地名,其實都是北京的一些河名,萬泉河與位於海淀,始於萬泉莊,流經海淀鎮西與今日的西頤路平行,經北京大學、圓明園,沿清華西路流入清華園(清華大學內),再向北穿過京包鐵路流入清河。清河是北京城的主要排洪渠道,水源是沿北旱河匯入的北京西山泉水或下遊山洪,或沿北長河在安河橋匯入的玉泉山水。清河流經圓明園,清河鎮在立水橋東面匯入溫榆河。小月河是清河的支流,源於德勝門外關廂,沿德昌公路向北經馬甸,清河鎮匯入清河。南旱河位於海淀西南,起自香山路,順公路而下,到萬安公墓向西南流,經小屯新橋,穿越首都機場路,到南平莊轉向東南入永定河引水渠。這是條季節性河,下段河道是永定河故道,南旱河在1964年才與京密引水渠連通。北旱河源於香山櫻桃溝和玉泉山,經龍門西南向下流,經四王府、娘娘府、青龍橋、於安和橋下流入清河。北旱河是遊人從香山到臥佛寺,櫻桃溝花園的必經之河道。曹雪芹故居就在附近。

【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二)
北京城內的小河溝。(網路圖片)

北京紫禁城外的護城河叫外筒子河,外筒子河全長3.5公里,從表面上看,它是由西北、東北、西南、東南四段組成的,其實它們是連通在一起的,在西華門和神武門門前的路面下,各有涵洞將四部分連通。筒子河的水源來自積水潭。外筒子河與天安門前的金水河以及內筒子河是相溝通的。內筒子河水在神武門西北的角樓城牆下面有進水閘,由一條南北直長的地道,穿過城牆轉入紫禁城內才改為明溝,即內筒子河(也叫內金水河)。內筒子河上有內金水橋。內筒子河不單是為美化宮殿而修,而且它擔負著排水重任。每當雨季,紫禁城內的雨水最終都匯入內筒子河,再流入外筒子河,外筒子河的水匯入菖蒲河排出。紫禁城的排水系統設計的非常科學,無論多麼大的暴雨,都不會給皇宮造成水患。當你參觀故宮時,你仔細觀察一下那宮殿外漢白玉石欄杆外的那些雕塑精美的龍頭,龍口中都有排水孔,這龍頭就是大殿屋頂彙集的雨水,暗排水管道的出口。

菖蒲河又名金水河,位於天安門東側,它是皇城中外金水河的東段,因當年河中長有菖蒲而得其名。它是皇城水系的組成部分,這段河水由元朝時西苑中海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東南,經過天安門前面,再沿皇城南牆北側向東匯入御河。在中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後,菖蒲河被填平改成街道,民居沿皇城而建,極不文明。2002年以後又被當局恢復,並開闢為菖蒲河公園。

北京的水系,就其功能分,首先是為人們提供生活用水;其次是運河,它還承擔運輸糧食和物資的重任;再就是農田水利工程,大量的排灌渠道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還有許多河道溝渠是排水防洪用的。下面舉例說明:

向城市供水,前面說的修慶陵堰是一例。時間在公元250年。這一引水道,後來經歷代修整疏導仍然延續使用。到元建大都城,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多,原來的向城市供水渠道已經不夠用了,在蒙古中統三年(1262年)忽必烈的謀士張文謙,向忽必烈推薦郭守敬謀劃燕京的水利建設。郭守敬建議開引玉泉水以通漕運,改年建漕運河渠司,由郭守敬主持興建水利。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完成了前面說的引溫榆河上源白浮泉水至瓮山泊的水利工程,供元大都城市用水。

北京的漕運,也就是運河運輸,在金大定四年(1164年)已經開鑿了北線運河。到元代至元十六年改建為壩河,在河道上修建了七座攔河壩,實行分段運輸。也就是說用攔河壩提升兩個壩區間的水位,使運輸船逐步爬高,達到由河流的低水位向高水位運輸糧食和物資的目的。當時壩河的最大漕運量達到110萬石(音dan,計量單位)。壩河漕運一直使用到元朝滅亡。這裡的漕運,到明朝,已經廢棄,現在的壩河,只是那時的遺蹟。

南線運河,在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開金口河渠,自金口(今石景山麻峪)引永定河水入渠。經車箱渠故道,流經中都城北,再逕直東下,穿過通州北,注入白河。此段河道雖然開通,但是由於渾河(永定河)水含泥沙量太大,致使河道淤塞,不能通船。1205年開閘河,水源改用白蓮潭(今積水潭、什剎海)的清水。但水流量不大,勉強用了十來年。後來郭守敬修了通惠河,增加了水源,在下游河道建了二十四座河閘,嚴格控制水量,將流入北運河的河口下移,才順利通航。元代的船只可以沿著通惠河駛入大都城的積水潭。當年積水潭是最終碼頭。漕運量最高可達200萬石。明朝以後,水源枯萎,通惠河便縮短到東便門外,但是航運一直不很通暢,經明清兩朝不斷維修一直使用到20世紀初。

說到漕運,在北京平谷縣還有一條泃河,它是薊運河的支流。泃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山區,流經平谷然後匯入薊運河。溝河自戰國時就已經開通水運,到明朝永樂年間鼎盛。民國初河道又加深。在平谷境內設寺渠,芮(rui)營,英城三大渡口,大船載重可達10噸,是平谷與外地通商的唯一航道。到1939年公路開通後,泃河水運才逐漸退位。

積水潭在遼金以前是一片巨大的荒蕪沼澤水泊,當遼金時代在今日的北海挖太液池,建瓊華島,建瑤嶼仙閣,建廟宇時,積水潭一帶已經有人開闢水田種植水稻。元滅金在建設大都城時,皇城內的水域只包括太液池、中海、南海。而北面的皇城外濕地雖說是大都的一部分,但是並沒有開發。仍處於天然沼澤水泊狀態,蒙古人管它叫海子,海子的水是來自西北山區的泉水這些泉水先彙集成七星泊(今昆明湖),然後從西北向南流入紫竹院再經動物園到元大都西城牆,再流入海子。海子的水穿過皇城北牆流入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再向東南方向流去。海子的水還有一個出口,就是通過萬寧橋處的石閘向外流出。元朝時為了使經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糧食,物資能直接通過水路運到大都城內,郭守敬指揮開挖了通州至海子的河道,並設十處閘壩,通過閘壩調節水量,使漕運梁船可以逆流而上到達海子。為了使海子能停泊更多的船隻,採取兩個措施,一是引昌平白浮泉水入海子,增加水量提高船的吃水深度,二是擴挖和深挖海子,將挖出的淤泥堆積兩岸或運往瓊華島堆積,在海子的西北岸(今積水潭西北角)建碼頭。郭守敬修建的這段從大都海子至通州的運河,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開通後,促進了海子碼頭附近地區的開發和商業的發達,於是貨棧、旅館、酒樓,集市貿易相繼建立,相當繁榮。元以後,海子水源減少,海子面積逐漸縮小。明朝建北京時,又將北城區南移,向東擴建的皇城時將通惠河的一段包括進去,於是通州至都城的水路中斷,加上幾十年通航,泥沙堆積淤塞河道,通惠河基本上廢了。加上海子周邊蓋民居,王府商鋪酒樓等填海造地,使原來連在一起的海子,縮小為三個水泊,就是今日的積水潭、什剎海、荷花塘。明代以後北京西郊山泉水量逐漸減少。使積水潭水量大減,原來的河道,有的已經被建築物掩蓋,比如現在的柳蔭街,什剎海體育館都是建在原來通惠河的河道上的。

農田水利,歷史記載早在東漢時漁陽(今密雲,順義)太守張堪(kan)曾經開稻田八千頃;三國時期建戾(li)陵堰引水灌溉農田;前面已經提到金時,就引永定河水灌溉農田。到元朝禁用永定河水灌溉農田,但是仍有農民私開水渠灌田。

城市防洪與排水。防洪歷代都以治理永定河為主。永定河堤防始建於元。清康熙年間系統的整治永定河下游的河道,在左岸筑堤,右岸分洪。排水工程自元大都建城到明擴建,已經形成以內城干河與護城河相連通的一級排水干渠。另外在主乾大街的兩側均有二級排水干渠,以下分支是其他街道和胡同有地下排水溝與二級排水干渠相連通。在當時,基本可以解決城內的雨澇排水。到明朝以後,這些排水系統嚴重失修,成為民國以後的舊北京一大問題。讀者有人可能看過老舍寫的《龍鬚溝》小說,說得就是舊北京天橋一帶的往事。

說到北京的水源,在北京城的外圍還有幾個大型的水庫,都是中共建立政權後修建的,其中以密雲水庫最大,其次是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十三陵水庫等。密雲水庫1960年建成,上游是潮河、白河,水庫容量為41.9億立方米,水庫以下是潮白河。官廳水庫1954年建成,上游是永定河,媯(gui)水,下游為永定河,庫容量41.6億立方米。海子水庫1960年建成,建在泃河上,庫容量1.2億立方米。懷柔水庫1950年建,上游是懷九河、懷沙河,下游為潮白河,庫容量1億立方米。十三陵水庫1958年建,上游為東沙河,庫容量8100萬立方米。官廳水庫由於上游大量污水排入,庫內水質已經不符合飲用。密雲水庫是北京市最大的唯一的飲用水源供應地。

老北京居民的飲用水在沒有自來水之前,是靠井水。元大都有10萬居民和軍隊,包括宮廷用水都是打井取地下水。光緒年間內外城有土井1245眼。1920年北京建立自來水公司時,建立的第一個水源廠在東直門,水源井29口。日供水量僅5萬立方米,只能供王公貴族。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北京還有人力運水車,他們是送水賣水的勞動者。中共在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增加以及工業發展,城市用水供不應求,促進自來水公司發展,同時,各大企業,機關團體,大學都自己打機井,建水塔,以解決用水問題。到2006年,北京自來水公司有水廠19座,日供水量達293萬立方米。年供水7億多立方米。由於過量開發地下水資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許多淺層井乾枯,機井出水量減少。在八十年代,北京市民用水出現危機。直到1990年北京自來水公司第九水廠建立後,北京的自來水荒才得到緩解。這個廠以密雲水庫為水源,在密雲水庫和懷柔水庫建取水廠,通過輸水管線將水輸送到第九水廠再進行工藝處理,使水得以淨化達到飲用水標準。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