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發布一份最新報告稱,北約尚未實現軍事數位防禦系統現代化,因而沒有做好應對現代戰爭的準備。(圖片來源:Oleg Nikishi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儘管俄烏戰爭依然是世界地緣政治關注的焦點,然而,北約因爲尚未實現軍事數位防禦系統現代化而沒有做好應對現代戰爭的準備。美國媒體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悄悄為與北約爆發潛在的戰爭做準備。
最新報告:北約無法應對現代戰爭
美國Fox News報導,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The 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CEPA)發布一份最新報告《雲端防禦:提升北約資料韌性》(Defend in the Cloud:Boost NATO Data Resilience)發出警告,若是沒有美國,北約現有軍事數位防禦系統已經過時,不但不足以應對現代戰爭,而且這一漏洞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如今,只有在美國的領導下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根據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最新報告內容顯示,許多北約成員國未能實現其軍事數據系統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作為跨大西洋軍事組織的北約尚未做好應對現代數位戰爭的準備。如果沒有更強有力的領導,尤其是美國的領導,北約可能面臨嚴重的國家安全風險。
雖然北約領導人強調安全共享的雲端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不過大多數成員國仍將關鍵軍事資訊儲存在易受網路攻擊的本地伺服器中。目前,大多數北約國家正在建構獨立的國家雲端系統。根據歐洲政策分析中心報告,法國使用泰雷茲,德國使用Arvato,義大利正與Leonardo合作開發主權國防雲端服務。美國也有自己的做法,利用亞馬遜、Google、微軟和甲骨文為國防部建立主權雲端。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最新報告將這些軍事數據稱為「戰爭貨幣」(Currency of Warfare),並敦促北約改進其儲存和共享軍事資訊的方式。北約成員國目前這種碎片化的架構正在造成重大問題,許多國家的軍事數據系統無法互通,這使得北約盟國難以分享情報或在危機時期迅速做出反應。
儘管22個北約成員國已承諾建立共享雲端能力,但進展緩慢。北約成員國領導人的承諾與實際行動之間存在差距,這一進程仍然緩慢且過於官僚主義。部分原因也是源自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認為,現在北約繼續通過價值近10億美元的信託基金向烏克蘭提供援助,也正在協調培訓和設備捐贈,但由於缺乏安全的數據共享,相關工作進展緩慢。例如,愛沙尼亞就是一個典型範例,該國通過「資料使館」(data embassy)系統將政府資料備份在盧森堡,確保即使當地系統受到攻擊,官方資料仍受到保護。因此,北約應鼓勵整個聯盟採取類似的策略。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報告認為,美國最有能力領導這項軍事現代化進程,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盧比奧已經採取必要措施,推動北約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白宮尚未立即回應Fox News的置評請求。
自從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這位美國總統一直強調其長期以來的立場,即北約成員國必須履行其國防開支承諾。今年初,川普提議將目標提高到目前2%的基準以上,公開表示美國只會保衛那些履行其國防開支承諾的北約盟國。同時,川普也敦促歐洲各國政府增加國防預算,為加強北約聯盟做出了貢獻。
俄羅斯可能與北約開戰的跡象
據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報導,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正在擴大俄羅斯與芬蘭、挪威接壤邊境的軍事力量,為與北約爆發潛在的戰爭做準備。
克里姆林宮計畫在距芬蘭邊境以東約100英里(約161公里)的俄羅斯城市彼得羅扎沃茨克(Petrozavodsk)建立一個新的軍事總部,該總部將在未來幾年內指揮調度數萬名俄羅斯士兵。俄烏戰爭結束後,這些俄羅斯士兵當中大多數人將被部署到該地區。
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宮正在加強俄羅斯軍隊招募力度,並加速武器生產速度。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俄羅斯軍事專家、總部位於莫斯科的國防智庫「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Center for th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主任魯斯蘭·普霍夫(Ruslan Pukhov)稱,在芬蘭邊境的集結可能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為與北約可能發生的衝突所做的更廣泛準備的一部分。
普霍夫說:「當軍隊(從烏克蘭)返回時,他們將越過邊境注視著一個被視為對手的國家。過去10年的經歷顯示,我們預計與北約發生一些軍事衝突。」
美國《新聞週刊》報導,俄羅斯正在擴大與西方接壤邊境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增加軍事開支,還加強針對西方的秘密行動。
去年1月,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荷蘭海軍上將羅布·鮑爾(Rob Bauer)在布魯塞爾表示,北約必須「預料到意外情況」,並為俄羅斯發動軍事攻擊做好準備。
最近數週,歐美情報和軍事官員也發出警告稱,北約成員國必須為與俄羅斯的潛在衝突做好準備。
《新聞周刊》已通過電子郵件向克里姆林宮發出置評請求。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 (RUSI) 智庫高級研究員愛德華·阿諾德 (Edward Arnold) 告訴《新聞周刊》,有跡象表明,俄羅斯正開始減少在烏克蘭境內部署軍事裝備,而是將部分人員重新部署到其他地區,包括波羅的海國家和北歐國家。阿諾德說:「然而,這種行動遠非集結。許多通常駐紮在北方的部隊在烏克蘭作戰時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因此俄羅斯的這一行動是在重新平衡和補充損失的兵力。因此,這確實表明俄羅斯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烏克蘭以外的地區』。」
德國、立陶宛和丹麥情報部門也發出了類似警告。
德國聯邦情報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BND)今年3月發布一份報告稱,俄羅斯的野心已超出烏克蘭範圍,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為與北約之間爆發軍事衝突做準備。根據德國聯邦情報局的評估,到2030年,俄羅斯可能已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大規模常規戰爭」。
德國聯邦情報局報告稱:「俄羅斯認為自己與西方存在系統性衝突,並準備通過軍事力量實現其帝國主義目標,甚至超越烏克蘭。」
立陶宛情報機構VSD評估也認為,儘管莫斯科可能尚未準備好對北約發動全面軍事攻擊,但它可能會嘗試通過針對一個或多個成員國的有限軍事行動來「試探」北約,以衡量北約履行其集體防禦義務的認真程度。
今年2月,丹麥國防情報局(DDIS)發出警告,俄羅斯可能準備在未來5年內在歐洲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雖然「目前(丹麥)王國沒有遭受常規軍事襲擊的威脅」,但「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加劇」。
俄羅斯的軍費開支正以創紀錄的速度成長,預計2025年將達到約1200億歐元,佔該國GDP的6%以上,而俄烏戰爭前這一比例僅為3.6%。
據德國《圖片報》(Bild)俄羅斯版消息,俄羅斯軍隊規模也將擴充至150萬人,駐紮在北約邊境的武器裝備數量預計將增加30%至50%。
今年2月,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發布的《軍事平衡》報告稱,俄羅斯的軍事開支已超過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