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習近平“替身“也要赴紅場,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俄烏戰爭尚未停火,莫斯科局勢高度敏感。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黨魁習近平竟然選擇「單槍匹馬」於5月7日現身莫斯科,展開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並將出席紅場閱兵典禮,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
這一舉動看似正常,實則暗藏玄機。畢竟,這位一向以「貪生怕死」著稱的黨魁,素來依賴層層安保與高規格維穩,怎麼會在俄烏戰火未熄、普京自己都不敢久留的紅場上公開露面?
更令人費解的是:這場訪問,不僅安保等級「降格處理」,連彭麗媛也未隨行。而那份本應現場發表的講話,竟以「書面形式」出現──種種反常,指向一個驚人的可能:9號出現在紅場上的「習近平」,也許不是本尊,而是一位替身。
習近平「不合常理」的紅場之行:三大破綻暴露疑點
首先,是異常低調的安保。過往無論是地方視察還是出訪外國,習近平動輒封城斷路,寸步不離安保團隊。而這次赴俄,在一個可能成為導彈攻擊目標的城市,卻未見其往日的嚴密維護。有觀察者指出,俄方的禮賓接待雖在,但整體安保規格,遠不及以往出訪歐洲或亞洲的層級。
其次,是彭麗媛的「神秘缺席」
2015年紅場閱兵70週年紀念時,彭麗媛作為「第一夫人」曾陪同習出席,形象高調。如今80週年閱兵,卻不見她蹤影。坊間傳聞甚她因內部鬥爭受到限制,甚至捲入中紀委調查,種種流言雖無法證實,卻無疑為事件增添了更多疑雲。
再就是那份「書面講話」的安排
新華社聲稱,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後僅發表書面講話。既然人已到場,為何不親自發聲?若是基於安全考量,那為何又現身紅場?若非本人,那麼「書面講話」無疑成了最安全的替身掩護。
習近平替身說再起:從荒誕猜測到現實操作?
所謂「替身說」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中國高層政治歷史中早已屢見不鮮。評論人士杜文直言,替身制度在中共高層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甚至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你見到的習近平,未必真的是習近平。」
從2022年「奮進新時代」展覽中戴口罩亮相的「習近平」,到2024年三中全會前神隱再復出,形貌微妙變化屢次引發熱議。耳形、皺紋、皮膚色澤、身高比例、步態等細節被無數對比圖放大審視。
替身政治秀背後:權力真空還是地緣對賭?
若「紅場習近平」真是替身,那麼這場精心安排的「替身政治秀」,背後意義極其重大。
評論人士杜文認為,這不僅關乎習近平的個人安全,更是一次關鍵的地緣政治表演。紅場閱兵成為中俄結盟的象徵時刻。習近平「現身」等於對普京的公開背書,等同向世界宣告:無論西方如何制裁與孤立,中共都選擇站在俄羅斯一邊。
中國大量進口俄羅斯能源、開放市場、轉售晶片與無人機,為俄羅斯提供經濟與技術輸血;在聯合國立場模糊,迴避譴責。習近平的這一「露面」,是戰略站隊,是價值觀選邊。
但一切都建築在「形象」之上:強人、挺俄、無懼。若這一形象可由替身取代,那麼中共真正關注的,或許只是鏡頭前的「戲劇效果」,而非政治實體的穩定與實質領導力。
本尊也好,替身也罷,掩不住的,是紅朝的衰頹
即便習近平親自赴紅場,這也未必是權威的彰顯,更可能是一種失控的表現。
近期,有關習近平「失勢」的傳聞越來越多。外界猜測,四中全會後的中南海,早已風雲變幻,習近平是否仍握實權,已成疑問。
若他仍掌權,為何需要替身?若他已失勢,又為何還必須「現身」?
這正是今日中共的矛盾縮影:一個需要強人象徵來維繫統治合法性的政權,卻在現實中失去了對核心人物真實存在的信心——政治已淪為一場舞台劇,只剩台詞與替角,真相早已不在觀眾席看得到的地方。
看來真是大戲近平啊!
紅場閱兵落幕,紅朝大戲還在繼續。但帷幕已然晃動,強人的身影假影幢幢,統治的基石亦岌岌可危。
普京也會樂意陪著假習近平表演嗎?看來兩者都處在了沒牌的境地,只能心照不宣地演下去。在歡迎儀式上,習近平念稿的時候,普京屢次盯住習看的表情,看起來想笑又不敢笑的樣子。
想起《紅樓夢》裏的一句詩: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処有還無。看來真是大戲近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