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5月5日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5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網紅敏迪專訪,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社會疑美情緒,到兩岸關係、朝野對立、大罷免等議題做出回應。這是賴總統繼《財訊》、《日本經濟新聞》之後的第三場專訪。
根據中央社及經濟日報報導,賴總統5月5日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昨天(17日)晚間播出訪談內容。這是賴總統近日繼《財訊》、《日本經濟新聞》之後的第三場專訪。在這場專訪中,賴清德走入錄音間,這也是他任內首集錄製的Podcast,由此可見他與社群世代互動的積極與企圖心。
節目一開始,賴總統就先恭喜主持人敏迪登記結婚,並提及婚姻的美妙,就是要自己去體會的。這次專訪一開始就從近期剛結束的白沙屯媽祖進香談起。
賴總統表示,他是從醫師角度來看,認為參加者大概能獲得身心靈的健康。只是自己擔任總統之後,因為維安因素,只能走一小段。
談到上任至今,賴總統表示,他對每天的印象都相當深刻,硬要說的話,則是去年9月10日晚上,他首次接獲國防部長顧立雄通知有飛官在新竹外海出事,「第一次接到國防部長跟我講有空軍的飛官出事,這跟以往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的那種感覺不一樣」,對他來說,「是很震驚的」。
賴總統表示,當時飛官生死未明,他第一時間就指示要盡全力搶救外,「我後來就開始在為這個飛官祈禱」,盼望飛官能平安無事。「飛官其實真的非常辛苦」,戰時必須要保家衛國、平常演練也有生命危險,他身為三軍統帥,更有體會,要全力支持國軍,也更要堅定地往和平的方向走去。
當主持人問及台美關係議題,針對各種犀利提問,賴總統都直球對決。談到川普總統宣布對等關稅後,賴總統表示,相信全世界都大感意外,並坦言「沒有辦法真正反映兩國之間的貿易情況」。
回顧對等關稅政策宣布當天,府院隨即就定調「嚴正強力交涉」立場,當日上午則羅列三大不合理處,由此不難看出賴總統第一時間就錨定立場。「但他這個公式,是用在全世界」,不是只針對台灣。
賴總統表示,因此第一時間就擬定「不採取貿易的對抗,希望透過談判、協商的方式,取得合理的關稅」,甚至能有機會,要從零關稅開始談起,這更是賴總統「化危機為轉機」的核心理念。
賴總統分享,從川普總統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再到給予90日緩衝期間,政府如何因應。其實,從川普總統當選後,賴總統就指示國安跟行政團隊密切掌握川普內閣團隊針對各項政策的相關發言及潛在方向。在對等關稅政策上,台灣也迅速提出五大因應對策,對外包括了解決出口管制、洗產地等問題,並在這個基礎上深化台美雙邊貿易;行政院也馬上提出支持政策。
目前台美關稅談判已進入深水區,是否能有讓利分寸或紅線?賴總統表示,「守著什麼樣的底線,是一個比較負面的觀點」,政府更著重的是在如何「一加一大於二」,創造更多的共同利益。「我認為把餅做大、把利益做大,才有辦法解決雙邊的要求」。
針對外界擔憂是否將有產業遭到犧牲,賴總統強調,政府不只是要守住國家的利益,還要守住產業發展的空間,因此「不會犧牲任何一個產業」。至於是否有紅線,他幽默提及,「你的節目太紅了,不能夠在這個地方講」。對此,主持人敏迪也認同「談判的一些籌碼要先藏起來」。
針對台美關係及疑美情緒,賴總統指出,美國提出對等關稅政策,是因它的國家需求,國家方向上,「我們要面對的,好好跟美國談判」,但在政治上,「我們的確要去面對疑美論、甚至是疑政府論」。他重申,美國與台灣長期以來堅定的夥伴情誼是無庸置疑的,其實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
面對主持人追問,賴總統表示,對談判一定要有信心,「我們有決心為國家爭取最好的情況」。至於90天寬限期後的談判階段性成果,賴總統表示,關稅高不只是對台灣經濟影響大,也不利於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台灣位在印太的第一島鏈位置,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礎上,「我們有決心為國家爭取最好的情況」。
當主持人詢問,有6成台灣民眾並未投票給賴總統,以及針對4月26日有民眾走上凱道表達對國政的焦慮及不滿的看法。賴總統表示,自己的責任是做百分之百的工作,同時要照顧沒有投票給他的人,並未在工作上打4折,也沒有只服務於少數的人;他的確是有些話,想要跟426走上街頭的民眾說明。
賴總統表示,首先,這些民眾均是國家主人,雖然意見不同,但有權利上街頭,政府一定會尊重,且會保護上街頭權利;但他想說的是,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因為從戒嚴至成為亞洲民主燈塔,這是許多台灣人民犧牲奉獻跟共同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賴總統強調,民主制度下是不可能有獨裁者,能走上街頭,就是以行動證明沒有獨裁者;民主真諦是法治,沒有法治、民主就無法獲得保障。
賴總統提到,朝野都應該有共同信念,即不分政黨、不論何人,只要違法就都要支持檢調單位依法偵辦、毋枉毋縱,倘若上綱到說遭受政治迫害,並因此走上街頭,「這對民主是一個傷害」。
賴總統談及,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的權利,公民運動沒有人可以主導,要坦然面對並尊重公民的權利,沒有必要去貼公民罷免運動的標籤,也不需要形塑是執政黨策劃的。
針對反對者因為反對施政恐怕被貼上標籤,賴總統解釋,人民有權利表達訴求,甚至是批判政府的不當。為了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他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已經舉辦近20場座談會,傾聽人民聲音;並無所謂批判政府就會被貼上標籤,政府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貼標籤。
談及理想中的台灣,賴總統回應,他擔任台南市長時曾經擘劃一個願景,就是台灣作家葉石濤所說,「台南是一個適宜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而他擔任總統之後,希望不僅僅是台南,每一個城市都是,且要達成這個目標。
賴總統指出,他的第一個願景就是民主和平,第二是創新繁榮,第三則是公義永續,並持續朝這個方向邁進。
針對賴清德此次專訪,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
「想知道賴總統不去立法院做國情報告,卻來上這個 podcast 報告一年的施政成績,到底圖什麼?」
「空洞無內容 跟之前去大學演講一樣 ... 開口閉口,沒有細節、執行方式,只有『民主』貫穿 ...。」
「只能說賴總統談話內容真的蠻空洞的..。」
「敏迪真是抱歉 聽了兩段落就聽不下去⋯ 第一段 像是住的很遠的鄰居 對我們賣的工具(武器裝備)都還沒按時交貨 又要我們買他們的東西 第二段的4100億是偷渡的補助 實質只有930億是針對關稅協議的議題。」
「整部對談看下來,總統在針對『N-1策略似乎在消減中、如何降低疑美論』的問題,缺乏具體表述,僅簡單重申『美國是重要盟友』的結論,這是相當可惜的,幾無說服力道。」
「很可惜,敏迪的問題都切中要點,並且給予相當充分的回答時間。不過賴總統都不太正面回應,總是把問題歸咎於一些口號。」
「如果每個問題都有更深入的來回問答就更好了,這個訪談雖然很順,但就感覺只是蕊好稿的QA。」
「一週年 只選擇 接受敏迪訪問嗎? 我覺得接受所有媒體聯訪吧。」
「賴清德如果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治國,不是在錄好的訪談節目侃侃而談。 請兌現政見發表會時承諾的,去立法院國情報告,直接接受立委提問。」
「應該先去立法院做個國情報告,兌現選前的承諾吧。」
另有網友留言表示:
「賴清德選前沒說要去做國情報告,藍白不要抹黑。」
「沒有人規定總統一定要去立法院做國情報告。 賴清德用親民的態度直接與社會大眾面對面交談才是身為人民的福祉。」
「支持中華民國,支持臺灣,支持賴清德總統,支持民主自由法制的精神,支持不同政黨不同立場不同價值的溝通協調互信互重互容的社會國家世界!!!Peace!!!」
「4/26走上街頭的藍白選民,要認知,台灣不是民進黨的,台灣不是國民黨的,也不是任何一個黨的,台灣是自己個人黨的,所以,無需被任何政黨綁架,要確實瞭解每個政黨的政見,作對自己未來最正確的決定。」
「賴總統代表的是總統職業,若是用個人的或者是黨主席的身份當然可以直接回答。」
「但問題的確都在韓國瑜院長及藍白委身上啊。而且藍白推的法案,都對我們有危害 不是嗎?」
「賴總統是國家領導人所以不人云亦云,但絕對會提出國家的未來願景並引領國人一起來執行實踐。總統加油!」
「賴總統,清德兄加油 你很棒喔,正義夥伴,溫暖天下。」
「總統辛苦了面對關稅,又是黨無理取鬧,確信總統有智慧足夠,在艱辛我們的人民一起持續加油打氣。」
「愛台灣的人還是多數,請賴總統繼續堅持反共產黨侵略的路線。」
「支持賴總統捍衛守護臺灣自由民主人權主權加油!臺灣加油!天佑臺灣!臺灣國泰民安!」
「爭取年輕人的支持政黨才有未來。在這方面國民黨智商堪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