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今天上任滿一週年,上午於總統府發表談話。(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5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要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之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世界,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賴總統在就職滿1週年的今天(20日),在總統府敞廳發表以「迎風轉型 穩健前行」為題談話,向人民報告一年來的成果及未來擘劃。
賴總統表示,政府未來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在對外部分,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要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且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在全球布局,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賴總統表示,在對內部分,則要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的能力。政府將會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之目標,協助國內的產業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鞏固國內產業的根基。
在接受媒體提問時,賴總統則表示,現在政府提出主權基金的規劃,是基於國際經濟戰略的布局,是要因應整個國際經濟情勢的變化,未來將會通過立法,由政府掌握,主要是向外投資,且會考慮前瞻性、必要性,以及協助國內產業在全球布局,現在是非常理想的時刻。
賴總統也呼籲,未來當法案送至立法院時,朝野都能夠給予寶貴意見,以及給予必要支持,讓這個國家政策能夠做到最好。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上午舉辦2025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談及主權基金議題時說,過去台灣對主權基金的討論相當多,資金來源也有各種論述,但其實不太可能動用外匯存底,因涉及了會計科目的資產負債。
張建一指出,主權基金可以做,但必須要解決錢的問題,除政府撥預算外,過去幾年台灣稅收時常超徵,或許能思考未來能否從超徵部分撥出一部分成立主權基金,如果希望央行出資,也要跟央行溝通降低疑慮,或者是由央行投資部分資金。
張建一認為,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首先得面對資金來源問題,第二個關鍵則是「管理單位一定要中立」,因為央行已經肩負金融穩定、物價穩定及匯利率等,而央行成立目的並非要賺錢,主權基金則屬於戰略性投資,目的並不相同。
張建一認為,成立主權基金有好處,除提高國家收益外,賺到的錢還可用在利於國家經濟安全的政策,或者投資前瞻基礎建設上,特別是跟人工智慧(AI)有關部分,但資金來源必須符合政府的規定,同時也要審慎評估利害關係人的疑慮,管理上則一定要中立,可找專職單位執行,並接受民意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