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台的一家玄學酒吧。(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7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隨着中國經濟下行,神秘學越來越受中國年輕一代的歡迎。在小紅書上,與玄學相關的標簽瀏覽量已達數十億。算命酒吧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大城市林立。
神秘學(也稱隱秘學、玄學)是指秘密的或超自然的知識,例如:煉金術、占卜術、占星術、驅魔術、風水命理學等。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混亂世界的一種心理安慰與秩序建立。
英國《衛報》報導,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許多年輕人對未來十分迷茫,心裡沒底,於是一些人開始轉向玄學。
一名微博用戶寫道:「一兩年前,幾乎沒人相信玄學或算命。經濟下行最明顯的跡象就是這兩年這種信仰明顯變多了。」
One As All是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興起的幾家算命酒吧之一。在北京豐台區一棟商業樓的12層就有一家,於去年4月開業。它提供種類繁多的飲品,起價為吉利的88元。
「考上好學校、遇見對的人、賺大錢。」這些願望被寫在手寫紙條上,密密麻麻地釘在這家算命酒吧門口,反映出來此喝酒解憂的年輕人內心深處的焦慮。
顧客們可以一邊在落日時分俯瞰北京天際線,一邊請店內的算命師占卜。20歲的大學生兼占卜師鄧德瑞(Derrex Deng,音譯)為顧客解簽。他佩戴玉飾,修著黑白閃粉貓爪美甲,是個地地道道的Z世代算命師。
鄧德瑞說,他在三四歲時就第一次感受到神秘的召喚,並開始為人們算命:「大家都相信我,因為我說話直接,而且非常準確。」
求簽占卜時,顧客會先在心中默默提出問題,再從雕刻精美的竹筒裡抽出一根扁平的木簽。每根簽上都有數字和文字,鄧德瑞會對此進行解讀。
他的解簽風格和穿著一樣,非常Z世代,比如有人問該如何改善和海外親屬的溝通,他會建議在短信裡多用表情符號。
One As All合伙人、33歲的馬旭(音)說:「喝酒和所謂的玄學有相似之處,尤其在當下這個大家壓力都很大的環境裡。它們都給人一個情緒出口或者發洩的方式。」
有人認為,經濟下行似乎不是開酒吧的好時機,但馬旭並不這麼想,他說:「現在經濟下滑,大家買不起出國旅行這種昂貴的東西,但可以來這裡喝一杯,聊一整晚。」
29歲的公關從業者董博雅(音)說:「以前我們會去寺廟裡求簽,但這種抽簽加喝酒的組合很有趣。」
董博雅和朋友們來到One As All,希望找到愛情和財富。他們說在北京,這兩件事都不容易。
經濟壓力促使「精神經濟」蓬勃發展
彭博社報導,疫情後的焦慮和經濟重擔促使人們尋求心靈慰藉、祛疑解惑,玄學越來越受中國年輕一代的歡迎,社群媒體也助長了這一趨勢。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社交網路之一的小紅書上,與玄學相關的標簽瀏覽量已達數十億。
艾星塔羅牌和占星店的創辦人韓達星(譯音)表示,小紅書等平台上的網紅提供了自我探索的管道,也讓她提供的服務需求增加。
科技公司也進軍這一領域。根據月狐數據,截至5月份,騰訊支援的星座應用Cece每月活躍用戶數為257萬,較去年同期增長36%。
此外,人們也紛紛求助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的AI模型,尋求免費的星座命盤建議。
DX諮詢公司的張靜嫻表示,整體環境、疫情後的不確定性以及人們正經歷巨大的經濟壓力,所以他們通過玄學祈求內心平安,以及對未來的踏實感。
該公司估計,盡管在經濟低迷、整體消費者信心脆弱的情況下,「精神經濟」領域的規模已達190億美元,年增長率約為10%。
雖然也有人對塔羅牌等西方占卜術感興趣,但它始終缺少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共鳴。相比之下,很多人更喜歡中國式的算命,因為它可以和文化自信聯系在一起。
近幾個月,一些中國品牌和產品在全球范圍內流行開來,從Labubu到DeepSeek。以古代神話為基礎的動畫電影《哪吒2》打破了中國票房的全球紀錄。年輕觀眾開始與中國文化建立聯系。
共產黨在官方立場上是無神論的,並且多次打擊迷信。去年,官媒報導稱,自2018年以來,已有近300人因涉及「靈異活動」受到刑事處理,個人最高被判刑17年。
儘管如此,很多人依然保有對道教、佛教,以及各種民間信仰的熱忱。在中國社會裡,神秘學始終佔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
在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下,消費者信心處於歷史低點。政府迫切希望刺激消費,尤其是在長期支撐經濟增長的出口因中美貿易戰承壓的背景下。這一點正好為「精神經濟」創造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