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吃甚麼?犯「5禁忌」恐傷身。
2024年7月22日15點45分節氣來到「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意思是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黃帝內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著「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綠豆湯消暑、除煩惱。
今天大暑,吃甚麼養「長」氣?
1、飲食宜「以清為補」:「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
2、宜吃三種苦味食物: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
3、宜吃三種瓜類: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
4、宜喝三種湯: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除煩惱。
5、宜吃薑: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早點休息,不要熬夜。(以上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心靜養生,不要犯「5個禁忌」
1、忌油膩食物: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忌喝冷飲: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
3、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會發生熱痙攣。
4、忌空腹飲茶: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是很好的人。
5、忌熬夜:「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讓睡眠充足,中午應午睡半至一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
總之,「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