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川青鐵路大橋發生鋼索斷裂事故,造成至少12人死亡。(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8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日前,中國川青鐵路青海段興建中的尖扎黃河特大橋發生鋼索斷裂事故,官方稱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聯。這起事故再度引發人們對中共央企中鐵集團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的質疑。
據紅星新聞、極目新聞等媒體報導,上述事故發生於8月22日凌晨3時許。現場共有16名作業人員,包括15名施工工人和1名項目部現場負責人。正值尖扎黃河特大橋進行合龍前的關鍵鋼絞線張拉作業時,突然發生鋼索斷裂事故。
目擊者回憶,事故發生時,現場傳出地震般的巨大聲響,鋼索斷裂引發鋼拱掉落,扣塔頂張拉平台同步翻落,16名作業人員全部跌了下去。
事故畫面顯示,橋體墜落瞬間,迸發出一片火花。大橋中段約數十米長的廊道脫落掉入黃河,斷裂廊道呈斜角狀插入河面。
據附近居民透露,大橋原本已接近合龍,僅剩90米距離,但右側繩索突然斷裂,導致綠色鋼管結構掉落。事發當晚,施工隊正在調整吊索,為後續合龍作業做準備。
上述事故引發大陸網民關注和熱議:「現在的基建為什麼這麼快?就是工人們夜以繼日趕出來的。為什麼施工繩索會斷掉,這少不了層層分包的結果,為了利益最大化,總包企業只強調安全走過場。試問,在這種大橋坍塌的情況下,安全帽、安全帶保證了工人的生命財產了嗎?」
「很明顯這就是一些領導好大喜功的惡果,為什麼趕工期,為什麼必須8月底合龍?一切都是安全第一,其它都不重要,還有臉說舉一反三。」「這是在沒建成前出事,若建成通車後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尖扎黃河特大橋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與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是川青鐵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該橋總長1596.2米,主橋採用141米+366米+141米三跨連續鋼桁系杆拱橋設計,主跨366米。
官方資料顯示,該橋為世界最大跨度雙線鐵路連續鋼桁拱橋,同時也是中國首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從工程進度來看,該橋原計劃2025年7月完成合龍,後延遲至8月。為加速推進工程進度,施工隊日夜趕工。
據施工方中鐵集團旗下的中鐵大橋局相關人員介紹,事故原因源於錨樑斷裂,導致鋼絞線失去關鍵支撐,引發連鎖反應。錨樑作為錨固斜拉索的核心構件,橋面結構完全依賴其牽引支撐。
浙江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彭衛兵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分析,扣索斷裂可能存在兩種原因:一是繩索本身存在質量缺陷;二是施工誤差或操作不當所致。
中國鐵建旗下的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在相關學術論文中指出,該橋設計方案充分考慮了環保、防洪等多重因素,結構計算顯示強度和剛度均符合相關規範要求。
然而,彭衛兵強調,現行監測技術難以完全識別吊索局部裂縫,特別是在應力突然增大的情況下,可能出現瞬間失效。雖然施工單位採用了BIM技術和監控元件來控制施工誤差,並對關鍵螺栓進行抽檢,但此次事故仍暴露出潛在的技術和管理疏漏。
作為中央級基建龍頭企業,中鐵集團承建項目近年來多次曝出質量問題,被業界質疑存在系統性管理缺陷。
今年3月28日,緬甸發生7.7級地震,遠在千里外的曼谷一棟由中鐵十局承建的大樓發生倒塌,造成大量傷亡事故。後續調查發現工程監管文件上30名工程師簽名系偽造,暴露嚴重的質量管控缺陷。
2024年11月1日,塞爾維亞諾維薩德火車站頂棚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6人死亡。該車站由中鐵子公司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和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重建。事故引發全國性抗議活動,民眾強烈指責工程中存在的貪腐和失職行為。
頻發的安全事故凸顯中鐵集團在材料採購、施工管理和監督檢查等關鍵環節存在嚴重問題,導致其聲譽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