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首座以眷村文化資產保存為主的地方館舍「台中市眷村文物館」。
眷村是國民政府早年播遷來台的歷史見證,滿溢悲歡離合的時代故事。走讀台中首座以眷村文化資產保存為主的地方館舍——「台中市眷村文物館」,在矮牆巷弄、古物美食中穿梭,感受五〇年代眷村生活的點點滴滴。
眷村是近代國共歷史的見證,滿溢悲歡離合的時代故事。
特殊時空背景 烽火連綿保家衛國的故事
眷村文化形成於台灣特殊的時空背景。從1937年抗日戰爭到國共戰爭,無數軍人衝鋒陷陣,保家衛國。奈何烽火連綿,赤焰高漲,情勢急轉直下,1949年最終無力回天,大約有120萬軍民於波濤洶湧中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
政府在全台各地安置軍人及眷屬,形成群居的聚落。當時,在現今台中孔廟和忠烈祠後方,安置了一批貴州飛機製造廠校級以上的技術人員。不料,1959年發生災情慘重的「八七水災」,全部房舍被摧毀殆盡。
1960年,現址重建了台中市眷村文物館的前身「北屯新村」,為台中134處眷村之一。眷村以空心磚建造,環境、生活、飲食條件都較一般眷村為佳。後來又有一批飛官搬來,遂改名為「凌雲社區」。
韶光荏苒,歷經居民搬遷、整頓、修建眷舍,並加以活化空間後,保存了3棟代表性建築和附屬建物,成立「台中市眷村文物館」。2017年8月起,由「兩果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趙佳祥、趙佳宏兩兄弟承租營運至今。
常設展館有豐富的典藏資料與文物。
認識眷村文化 各館舍復刻眷村昔日樣貌
台中市眷村文物館隱身於北屯區尋常街道,紅色大門上一個巨大醒目的「眷」字,和一旁機靈可愛的眷村小孩公仔,讓遊客眼睛為之一亮——找到了!「眷村文物館」在此。
眷村文物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常設展館有豐富的典藏資料與文物,包括:國民政府遷台和眷村的發展歷史、北屯新村新舊地圖對照、北屯新村的日常,以及軍服、軍機模型、軍醫用品等,可讓與眷村有連結的人們重溫歷史,也帶動對眷村陌生的年輕族群認識眷村文化。
「北屯新村柑仔店」門口懸掛一面「童叟無欺,居安思危」的招牌旗幟。
「北屯新村柑仔店」是一間人氣商店。門口懸掛一面「童叟無欺,居安思危」的招牌旗幟,觀之莞爾。小小的空間擺滿琳瑯滿目的懷舊零食和玩具,有彈珠汽水、麵茶粉、辣芒果乾、泡泡水、紙燈籠……讓參觀者瞬間穿越到童年時光。
「小梅花商行」外面擺放著以前雜貨店門口常見的大型遊戲機台,裡頭陳列各式各樣古早年代日常使用的器皿和古物,散發歷經歲月滄桑的質樸之美,從中也能一窺舊時的生活美學。
「大方理髮」是復古風格的男士理髮廳,以推刀短髮造型為特色,和現代髮廊的風貌截然不同。大型玻璃櫃內有老式的手動推刀、小捲電棒等理髮器具,見證古早年代的男士流行時尚。
美食也是認識眷村文化的重要一環。「方正谷眷村菜餐館」是以創意、台灣在地食材,融合媽媽味道的眷味料理。紅燒獅子頭、士官長三層肉、松柏長青拌芋頭等,都是網友推薦的美食。
坐在充滿濃濃復古風的眷村戶外享用「飛冰菓室」的甜點、飲料,別有一番情趣。
餐館前方還有一家販賣酒釀梅子冰、酒釀蛋湯圓、傳統刨冰等甜點、飲品的「飛冰菓室」,坐在充滿濃濃復古風的眷村戶外享用甜點、飲料,別有一番情趣。
用心經營維護 懷舊風中感恩前人的奮鬥
園區經營者趙氏兄弟並非北屯新村居民,但他們的曾爺爺也是帶著一家老小搭軍艦來台的外省人。其實,台灣除了原住民以外,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也只有「先來後到」的區別而已。美麗寶島上,同島一命,大家都是一家人。
當初趙氏兄弟進駐時,這兒已經沒有留下任何物品。所幸趙家祖孫三代酷愛收藏老文物,便將家中歷年來珍藏的老物品翻箱倒櫃找出來,再加上附近居民的慷慨分享,一點一滴復刻出當年眷村真實的樣貌。
隨處可見的國旗是台灣當年各眷村共同的精神象徵,多幅先總統蔣公的照片,更反射出經歷槍林彈雨的「眷村第一代」心中永遠的懷念。每一個空間、角落都可見經營者布置與維護的用心,殊為不易,而且超級好拍。
在濃濃懷舊風中緬懷空軍健兒的英勇,感動人心。
在濃濃懷舊風中沉澱心情,品味歷史,空軍健兒的英勇、解救同胞的壯志、愛鄉愛國的情懷和退守台灣後的胼手胝足等,在在感動人心。
循著歷史軌跡 體會台灣民主自由的可貴
1949年是近代苦難中國的沉痛印記。南京出生的著名詩人、作家余光中飽受戰爭下的顛沛流離,濃郁「思親懷鄉」之情,在其代表作〈鄉愁〉中表露無遺。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或許回得去同樣那片土地,卻回不去被割裂的青春年少,親情、友情、愛情,以及當年的前程似錦與美好未來……
物換星移,時空變遷,老舊眷村一一退場,許多飄零老兵走完人生,動盪時代的故事也逐漸隨風而逝。
台中市眷村文物館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軌跡,緬懷許多當代可敬的人與事。(以上圖片來源皆為攝影:趙蘋)
建築會毀損,記憶會模糊,生命也會消逝。難得的是台中市眷村文物館所收藏的這些文字、照片、文物、影音等,復刻了眷村歲月的痕跡,讓我們能循著歷史的軌跡,瞭解、思索、緬懷許多當代可敬的人與事。
走讀眷村歷史,深感現今台灣的民主自由不是憑空而來。且讓我們懷抱感恩之心,銘記、珍惜前人奮鬥之艱辛,努力守護腳下這片可貴的土地。
原標題:走讀「台中市眷村文物館」 懷舊風中認識眷村文化
(轉載自《看雜誌》第2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