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林佳龍8月初於台北賓館午宴歡迎英國前首相強生,雙方就地緣政治情勢與台英經貿合作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9月8日訊】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近日在英國媒體撰文,重申若台海爆發衝突,他深信台灣人民將奮起抵抗,且不會孤軍奮戰。他警告,若中國控制台灣,不僅等於掐住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高科技命脈,也將突破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第一島鏈」,對區域乃至全球安全造成深遠衝擊。
強生以「我跟這群台灣年輕人對話,他們願意犧牲生命也要阻止中國掐住西方的科技命脈」為題,投書《每日郵報》(Daily Mail)。他在文章中回顧八月初訪台時的見聞,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並直言北京若企圖以武力奪取台灣,將對國際秩序與民主陣營構成嚴峻挑戰。
對於強生的發言,台灣朝野立委均表達關注。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指出,強生的談話不僅彰顯世界各國理解台灣的重要性,也隱含民主同盟對台灣安全防衛的承諾。他提到,近年英國、美國與澳洲簽署「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而強生的表態可視為民主國家透過軍事與安全合作,間接傳達對台灣的支持。鍾佳濱表示:「台灣人願意守護家鄉,這是西方國家支持台灣的前提;兩者互為條件,凸顯國際民主同盟對台灣防衛的重視。」
同樣表達支持的還有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他指出,若台灣遭遇戰爭威脅,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勢必受阻,將影響全球供應鏈。他呼籲台灣應持續透過外交管道,與具有共同利益的國家決策者建立平台,凝聚共識,把資源投入印太區域,共同應對中國的挑戰。
在野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對強生的支持表達感謝。她強調,台灣人民願意為民主自由及中華民國的主權尊嚴奮鬥,但更應該致力維護區域和平。她引述「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特別是美國、英國與日本等國家均能從中受益。她並引用「德不孤,必有鄰」一語,期盼台灣在捍衛民主的同時,也能爭取更多國際友人的支持。
強生此次發聲並非偶然。他在擔任首相期間曾多次批評中國威脅,卸任後仍持續關注台灣議題。8月初訪台時接受外交部長林佳龍午宴歡迎,感謝強生對印太地區及台海和平的堅定支持,雙方另就地緣政治情勢與台英經貿合作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強生指出,台灣位處民主自由板塊與極權主義板塊的交界處,正當世界面臨艱難挑戰的關鍵時刻,台灣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世界需要台灣成功地堅守民主陣線,而同為島嶼型國家的英國將支持台灣,共同捍衛共享價值。
此次專欄文章與新的訪台行程,進一步凸顯他對印太安全局勢的憂慮。據悉,他在台期間不僅與政界交流,也與青年對談,對台灣年輕人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印象深刻,充分展現他對台灣的堅定支持與台英友好情誼。
分析人士指出,強生的言論反映出歐洲部分政界人士逐漸將台灣視為全球戰略鏈的重要一環。隨著烏俄戰爭持續、地緣政治對抗升溫,歐美對中國在台海動向的戒心日益加深。英國作為北約成員國,雖不在印太地區,但其政策立場對美歐關係及跨區域合作具有示範作用。
台灣政府則持續呼籲國際社會正視中國在台海的軍事施壓。近期中國加強對台軍演,甚至跨越台灣周邊空域與海域,引發區域緊張。面對此一局勢,外界普遍認為強生此番發言,具有提醒西方社會「台灣問題不僅是東亞問題,更是全球安全與經濟穩定問題」的意涵。
儘管各方立場不盡相同,但朝野立委普遍認為,強生的文章有助於提升國際社會對台灣處境的理解與支持。未來台灣如何在國際間強化夥伴關係,並爭取更多安全與經濟上的保障,仍將是政府與朝野政黨共同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