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過數月密集空襲後,已成功提升其彈道飛彈技術,特別是伊斯坎德爾-M(Iskander-M)與匕首(Kinzhal)飛彈的性能。這些飛彈現在具備了在飛行末段進行突然機動的能力,包括急速俯衝和突然轉向,能夠有效干擾烏克蘭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的目標鎖定機制。圖為俄羅斯「匕首」(Kinzhal)極音速導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25年10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根據《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等權威媒體的最新報導,俄烏戰爭正經歷一個重要的技術和戰略轉折點,呈現出俄軍飛彈技術突破與美國對烏支援政策重大調整的雙重發展態勢。
俄軍飛彈技術的關鍵突破
據《金融時報》10月1日報導,俄羅斯經過數月密集空襲後,已成功提升其彈道飛彈技術,特別是伊斯坎德爾-M(Iskander-M)與匕首(Kinzhal)飛彈的性能。這些飛彈現在具備了在飛行末段進行突然機動的能力,包括急速俯衝和突然轉向,能夠有效干擾烏克蘭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的目標鎖定機制。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種技術突破主要來自軟體優化而非硬體改動,這意味著俄軍能夠相對快速地升級現有武器系統,而不需要完全重新設計武器平台。這種軟體驅動的升級模式使得俄軍在技術競賽中能夠保持較快的迭代速度。
烏克蘭防空系統面臨的嚴峻挑戰
烏軍公開數據揭示了一個令人擾憂的趨勢:彈道飛彈攔截率從8月的37%急劇下降至9月的僅6%,儘管來襲飛彈數量實際上有所減少。這個數字的劇烈變化清楚地反映了俄軍技術升級的實際效果。烏克蘭空軍也證實,在最近的一次夜間攻擊中,所有四枚伊斯坎德爾-M飛彈都成功突破防空網,全數擊中目標。
愛國者系統作為烏克蘭目前唯一能夠有效攔截俄軍彈道飛彈的武器系統,其性能的相對下降對烏克蘭的整體防空作戰構成了嚴重威脅。知情的西方官員指出,俄軍讓飛彈在末段改變軌跡的技術,極大地增加了愛國者系統的追蹤和攔截難度。
這種技術劣勢已經造成了實質性損害。今年夏天,基輔周邊至少有四座無人機工廠遭到摧毀,其中包括一家生產土耳其Bayraktar無人機的重要設施。8月28日的空襲甚至波及到歐盟駐烏代表處與英國文化協會辦公室,顯示出俄軍打擊精確度和範圍的提升。
美國對烏支援政策的重大轉變
面對俄軍技術優勢的增強,美國川普政府做出了一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決定,首度批准向烏克蘭分享情報,用於鎖定並打擊俄羅斯境內的能源基礎設施。這標誌著美國對烏支援政策從相對謹慎轉向更加積極的軍事協助。
這項情報共享將使烏軍能夠更精準地鎖定煉油廠、輸油管線、發電廠等遠離邊境的戰略目標。美國的戰略意圖明確:通過切斷克里姆林宮的石油收入和供應,從根本上削弱俄羅斯的戰爭能力。這種做法直接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可能對戰爭的長期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美國還在研擬提供射程約800公里的長程飛彈,包括「戰斧」(Tomahawk)與「梭魚」(Barracuda)飛彈。雖然最終決定尚未做出,但這種可能性本身就對俄羅斯構成了重大威懾,並可能大幅提升烏克蘭的遠程打擊能力。
各方反應與國際動態
俄羅斯方面對美國可能加強軍援保持謹慎態度。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的質疑反映出俄方對美國直接參與程度的擔憂,特別是關於「究竟是烏克蘭人發射,還是美軍出手?誰來指定打擊目標?」等關鍵問題。
歐洲盟友則對美國的新動作表示歡迎。德國已投入數億美元協助烏克蘭建立深度打擊能力,認為此舉有助於削弱俄軍補給線,提升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的防禦與反擊能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季攻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呼籲西方再提供10套完整的愛國者系統,因為俄軍正準備展開冬季轟炸,企圖摧毀烏克蘭電網使全境陷入黑暗。同時,烏國副外長基斯利茲亞敦促西方國家切斷俄羅斯經由中國大陸等第三地獲取關鍵零組件的途徑。
戰略影響與未來展望
這些發展表明俄烏戰爭正在經歷重要的技術和戰略轉型。一方面,俄羅斯通過軟體優化在防空突破領域重新獲得技術優勢;另一方面,美國的政策調整可能為烏克蘭提供新的戰略選擇和反制能力。
從短期來看,烏克蘭面臨的防空壓力將持續增加,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冬季。愛國者系統的攔截率下降可能使俄軍更容易對烏克蘭的關鍵基礎設施發動有效攻擊。
從長期來看,這種技術軍備競賽的加劇,以及打擊目標向對方境內深度延伸的趨勢,可能會使衝突進一步升級和長期化。美國提供的深度打擊情報和可能的長程武器,將使烏克蘭具備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持續打擊的能力,這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戰爭的經濟平衡。
未來需要密切關注的關鍵指標包括:愛國者系統軟體更新後的攔截率恢復情況、西方額外防空系統的交付進度、烏軍對俄境內能源設施打擊的效果,以及俄軍冬季攻勢的規模和戰術變化。這場衝突正在演變為一場技術創新與戰略適應的持久競賽,其結果將對未來的國際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