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抵達橫須賀海軍基地,在「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向官兵發表演說。(圖片來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日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一句「中國若攻台恐將構成日本存立危機」,而引爆外交震盪,不只引來北京強烈的反擊,也使中日兩國關係掀起波瀾。由於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以交易式外交來重塑區域秩序,且重新排列亞洲力量平衡,甚至重新改寫了亞太地區的「棋局」。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指出,一位曾經為3名前日本首相擔任高級顧問的人士表示,中、日這兩個區域重量級國家之間的關係,是世界上最為敏感的關係之一,任何領導人的更迭、外部衝擊或者局勢變化,可說都是對平衡的威脅。
近日高市早苗於國會中提及一個假設情境,表示如果中國攻打台灣,恐可能被視成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因此日本自衛隊得以展開軍事回應。而此番明確表述已經超越歷任日相慣例,因為她已暗示日本在沒有遭受攻擊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採取軍事行動,以致引發北京當局的抗議。
據熟悉她內閣運作的人士認為,其實高市的言論反映出日本防衛省和經濟安全部門內部的許多官員觀點。
雪城大學麥克斯威爾學院政治學者的艾斯特維茲-阿貝(Margarita Estévez-Abe)表示,日本因為川普訪問而士氣大振,由於高市早苗認為自己能夠更加直接表達立場;在北京方面,則因與華府達成了貿易協議,而感到勝利,「在過去十天棋局變動很大,雙方皆變得更加強勢。」
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的專家納吉(Stephen Nagy)認為,高市早苗過去曾擔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的背景,而讓她更為理解日本於對中政策上的脆弱點,因此相比曾任首相的石破茂及岸田文雄二人,高市對於經濟安全議題的思考得更為深入。由於她重視韌性,所以將會成為她的外交品牌。
地緣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economics)的研究員、前日本外交官町田穗隆(Hotaka Machida)指出,高市早苗對於國內經濟的關注,也會凸顯出日本高度依賴中國大陸製造業及其市場,以作為支撐日本經濟的重要力量。
然而,他卻補充說,此種經濟互賴關係始終會被中國帶來的安全風險所抵消;而在安全領域方面,日本在非常大程度上是依賴美國,來作為其「唯一選擇」的防衛保障者。
町田穗隆稱,當前的日中情勢十分嚴峻,因為北京既是一個競爭者,同時也是挑戰者。日本相當擔憂北京在軍事方面愈發自信。
東京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當代亞洲研究所的所長杜加里克(Robert Dujarric)表示,高市也許跟前任首相採取相同政策,而中國也仍還是由同一位領導人掌權,不過如今高市和習近平手上的牌,與過去已經完全不同。
薛劍威脅斬首日相引發撻伐
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了存立危機事態,如果認定則將可能行使武力」等言論,引發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8日發表了「斬首論」,而引起各界關注。據前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吉村剛史的分析認為,薛劍「過激」發言的背後,恐可能涉及了中國駐日總領事館內部的權力鬥爭。
吉村剛史表示,薛劍此次的「暗示斬首首相」言論,顯然已經嚴重越界了。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Minoru Kihara)嚴厲批評說,如此的發言「極其不恰當」。他表示,日本已經向中方正式抗議,且指出薛劍已經「多次發表不當言論」,而要求北京必須採取措施。
美國駐日大使喬治.格拉斯(George Glass)也在X上表示:「真面目又暴露了。」他批指薛劍的言論已經對高市早苗及日本人民構成了威脅。
時評人韓連潮指出,薛劍的「斬首」威脅,已經絕非一時衝動,他是在執行上邊意圖的政治表演。中國外交一向講求「外交無小事」,所以官員在沒有指令不敢自由發揮。因此很有可能是習近平從要求官員要敢於「亮劍」,更進一步升級至「斬首」了。這種野蠻行為為世界不齒。
獨立時評人時蔡慎坤對於薛劍的貼文表示,薛劍的言論,絕對不是簡單的戰狼外交辭令,而是一個赤裸裸的恐怖行徑,因此日本政府完全有理由把如此瘋狂的中國外交官驅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