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草原生态严重恶化

发表:2001-11-17 16: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夏秋之交,记者沿着内蒙古西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拉特中旗、阿拉善左旗一线采访,亲见亲历,对内蒙古西部草原的退化、沙化深感痛心,我们仿佛听到草原求救般的痛苦呻吟。由一味追求头数的畜牧业造成的过载放牧,已使草原不堪重负。

草原之上难见草

位于乌兰察布草原西端的达茂旗,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家乡。20年前,这里还是水丰草美的地方。

但今天我们走在达茂旗希拉穆仁草原上的时候,极目所见,夏日里的草原竟是满目赤野,草色难觅。汽车挟尘而走,漫天乱飞的蝗虫,把前挡风玻璃撞成了“花脸”。偶见一丛绿草,但牧人告诉我们那是有毒的狼毒草,牲畜不能吃,据说这还是草原退化的标志性植物。草原不长草,牛羊不上膘,成群的山羊骨瘦如柴,走路摇摇晃晃。

希拉穆仁草原是距离呼和浩特市最近的草原旅游点。但是,我们听到的尽是游客们的惊异和叹息:“草原怎么是这个样子?!”他们大部分是从北京、天津、广东远道而来的客人。

的确,持续的干旱使本已脆弱的达茂草原进一步“病入膏肓”。继前3年大旱之后,今年这里再次遭受60年不遇的大旱灾。截至7月下旬,全旗累计降水量仅为33.5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偏低57%。干旱加上持续高温天气,还为土蝗的暴发提供了温床。据达茂旗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全旗约有135万亩草场遭受蝗虫的袭击。

达茂旗旗委书记那音太介绍说,今年全旗天然草场产草量比正常年景减产了70%以上,因灾死亡牲畜已达9.1万头(只)。从现在起到明年秋季以前,全旗约有3万多人口面临缺粮的困扰。

同样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路驱车,总能看见沙尘暴的痕迹。

在中蒙边界查干淖尔苏木所在地,有几十户居民中,令人奇怪的是大多数房前都有一座小沙山,一问才知是近两年清理院子里刮进的沙子堆起来的。

查干淖尔苏木副书记布赫达赖说,今年的沙尘天气是最厉害的,约有40多次,沙尘暴所过之处,表土、枯草及草籽被吹走,草地被沙土覆盖,部分大口井、牧民住宅被掩埋,今年全苏木有10余户人家举家搬迁。

恶性循环何时了


在阿拉善左旗穆仁高勒苏木的草原上,我们看到一位老人孤独地放牧着一群同他一样瘦弱的羊群。正午的烈日,炙烤着无遮无挡的荒漠化草地,汗水流满了布满皱纹的脸。老人告诉我们,他叫巴图,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羊群在光秃秃的荒草地上走的很快。我们陪着老人随羊群东逐西奔。“大爷,您小的时候,草原是这样的吗?”我们和他闲聊。“不,那时候草的高度至少也在脚脖子以上。”“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的草就不行了呢?”“前十来年吧,可是最近这几年情况更严重了。今年我已经倒了三四次场,都没有找到草给羊吃。”“您认为是什么原因?”“牛羊太多了呗,以前整个嘎查也只不过几千只牲口,现在有的大户一家就有几百、上千只牲口。”他接着说:“你看看,这里已经快成‘秃子’的牧场,不要说牛羊吃,就是羊群多走几遍,第二年春天就只看见风沙了。”

“那么,您们为什么不少养点牛羊呢?”“唉!不多养牛羊,我们靠什么来改善生活,靠什么来攒钱娶儿媳妇?”老人边说边看着草原的远处。

牲畜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纯牧业经济”使草原要放弃以增畜来增收的传统观念,似乎又欲罢不能。

在达茂旗查干淖尔苏木乌兰敖包嘎查,牧民图布兴忧愁地告诉记者,他们承包的2000多亩草场,一年不如一年,今年遇到大旱,家里的300多只羊全靠买饲草料维持,买饲草已花了2万多元,而今年羊绒的产量、质量下降,收入由去年的1.6万元锐减到6000元,现在已欠债2万多元。

图布兴家周围的草地,黄沙漫漫,他家的羊圈也在今年一场特大的沙尘暴中被压塌了。“你有没有想过搬家?”记者问。“想过,但去哪?到城里我不会做买卖,到农区我不会种地。”他一脸的无奈。

"天灾"还是"人祸"

近4年来,内蒙古西部草原连续遭受特大风灾、旱灾和蝗灾的严重打击。绿野日渐消失,牲畜大量死亡。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谁在自毁家园?

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文斌认为,表面上看是由于超载过牧,不堪重负的草地无力固土蓄水,其实真正的祸首并非牛羊而是人。日益膨胀的牧区人口需要更多的牛羊来养活、来奔小康,因而追求“头数畜牧业”成为牧区一贯而无奈的做法。但这种以掠夺资源为基础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不但难以使牧民致富,而且正在毁灭美丽的家园。

达茂旗旗委书记那音太告诉记者,根据全旗1954年以来的气象资料,每10年一个时段的降水波幅、时间分布差别不大,大风日数也没有大的变化。如此看来,草原退化沙化的主要因素不在气候而在人为。具体讲就是,以放牧为生的人口不断增加,造成草场载畜量无节制膨胀。

据介绍,达茂旗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4000多人口,20万头(只)牲畜,到去年底牧区人口达到1.5万,牲畜数量突破150万头(只),牲畜超载至少50%。

同样,对于阿拉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10多年的考察研究表明,除去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滥垦乱采、超载放牧、滥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牲畜数量由20世纪40年代的39万头(只)增加到90年代的175万头(只),超过自然载畜量3倍多。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长期工作在阿拉善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对“头数畜牧业”提出过质疑。事实证明,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导致生态恶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