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工作者素质与道德水平令人揪心

发表:2002-07-24 03: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

多么蛊惑人心的题目,多么轰动煽情的话题!

中国青年报记者朱丽亚出名了,名利双收。她得到了她想要的。这是多少新闻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

朱丽亚炮制的“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倾天大浪。但随着陈琳哈佛博士的确认,这场闹剧似乎该画上句号了。不,是告一段落。因为首先,朱丽亚已难逃法网,第二,也是令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该冷静思考的问题: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与道德水平到了令人揪心的地步。

短短几个月,一个海龟故土寻职让媒体找到三次炒作的机会。第一浪,把哈佛博士炒上了天,百万年薪,世纪伟人。第二浪,把哈佛博士凭空描绘成骗子,各界也毫不客气地跟进,把陈琳当罪犯一样质问,辱骂,其状宛如文革再现。现在是第三浪:陈琳真的是哈佛博士。中国现在是个什么年代?发现一个哈佛博士是真的也成了重大新闻。

经过三浪,报纸好买了,电信偷着乐了,人行出名了,也有人知道山东有个什么翻译学院了,朱丽亚成世界名人了,离普利策奖不远了。

这种炒作并不稀奇,香港台湾的狗仔队,英法的街头小报,黛安娜身后的绿头苍蝇,多得去了。中国也得与国际接轨。可是朱丽亚的头衔是中国青年报记者。

新闻的两大基本要素:新,真。新闻工作者的要求:素质,责任。

素质:朱丽亚凭什么“不”相信陈琳是哈佛博士?她在发稿前作了多少调查和求证?知不知道发稿前需要调查?有没有能力和素质去调查?有没有任何证据和证人,还是完全凭空捏造了这一骗局?这样低水平,砸牌子的文章又是怎样通过了编审?

责任:如果有能力去调查却没有去做,或懒得去做,那么知不知道这种造成恶劣影响的错稿对被报道者(无论是哈佛博士陈琳,还是老实憨厚的农民兄弟) 有没有基本尊重?对社会,对国家建设有没有责任心?难怪乎有人说这场闹剧在世人面前表现了中国记者和新闻界的无知、愚昧和无法无天、对海归派的无情打击了。

对社会的责任是新闻工作者的起码道德。可惜朱丽亚缺的除了素质就是这道德了,也就是说她不配作记者,以免危害无穷。她应该是个党员,可是她写稿的目的除了哗众取宠,丝毫没有想过对祖国建设的贡献。她心里只有她自己和钱。

令人难过的是,这样的记者目前数量巨大。中国记者有西方记者的种种缺点,却缺乏西方记者的敬业精神。而且还有西方记者不具备的:霸道。我是中央下来的,我是某某大报的,你们还不快给我下跪!

有这样一群记者,中国媒体的新闻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