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小婉君今安在? 昔日童星大盘点

发表:2002-09-07 00: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那可爱的圆脸蛋,《城南旧事》中英子忧郁的眼神,还有那伶俐乖巧的小婉君,都曾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岁月荏苒,这些当年的“童星”都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在中外电影史上,一些具有表演天赋的儿童因为偶然的机遇,在银幕上显示了他们稚嫩却真实动人的风采,成为万人瞩目的“童星”。他们塑造的人物,他们生动的表演,深深地留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而他们自己也因为“童星”的光环,生活发生了改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们的银屏上也诞生了几位引人注目的童星,这里记叙的是他们的今与昔--

  “潘冬子”---不变的是一身军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部《闪闪的红星》的电影在观众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在影片中扮演主角潘冬子的祝新运,堪称那个年代童星中的代表人物。

  祝新运演潘冬子时只有9岁,为“红星”断断续续拍了一年多的戏。“我当时所有的‘报酬’就是一部影集。上面写着:‘祝新运同志留念,八一电影制片厂,《闪闪的红星》摄制组赠,1975年9月11日’”祝新运说。虽然没有拍片酬金,但祝新运的“无形资产”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那便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度,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特意让人给他送去一个金灿灿的芒果。

  那时祝新运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当解放军。演完潘冬子一年后,戏里的小红军、生活中的祝新运穿上了特制的小军装,走进了八一厂:“兵种”是文艺兵,演戏成了他的专业。

  走过了童年,走过了少年,走入了青年时代,祝新运在表演事业上没有更大的起色。虽然在此之后,祝新运也拍过一些电影,但都没有产生影响。有人说,是一张娃娃脸“框死”了他。现在想来,祝新运觉得潘冬子这个人物让自己的起点太高了,“当你再朝你的人生道路上往下走的时候,我就有了一种束缚,就是这种东西,它围绕着我,成了制约自己发展的障碍。”

  然而,祝新运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磨难后,他找到了新的艺术座标,开始向影视导演进军。在影片《弹导无痕》里,他干起了副导演,近几年还独立执导了多部电视剧。眼下,祝新运正在湖北荆州参加抗洪救灾影片《惊涛骇浪》的拍摄,他在影片中既是副导演,又扮演了承包商的角色。他说:“面对过去的辉煌,我尽量以平常心去对待。现在我更有兴趣干导演,因为导演更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

  方超、马晓晴---“摇篮”里摇出的“童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一部儿童题材影片《啊,摇篮》,颇受孩子们的喜爱。这部影片诞生了两位童星:一个是扮演院生的方超,一个是扮演小保育员湘竹的马晓晴。《啊,摇篮》,均是他俩的“处女作”。

  马晓晴是从上海市少年宫选来的,时年11岁;方超则是谢晋从陕西省宝鸡市的一家幼儿园里挑中的。当时,谢晋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中了才2岁9个月的方超:甜甜的笑容,圆圆的眼睛,一笑两个酒窝。初上银幕的方超面对摄影机一点也不胆怯,而且表演非常生动和自然,拍他的哭戏,往往一次即成。每次拍戏结束后,谢晋都要抱抱他。

  《啊,摇篮》上映后颇受好评,这也使方超和马晓晴片约不断。方超在15岁之前,接演了《牧马人》、《大桥下面》、《清凉寺的钟声》等二十多部电影,其中因主演《我只流三次泪》而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小演员奖。

  告别了童年,“童星”的光环也面临了考验。15岁那年是方超演艺之路的分界点。他有两年半的时间没有接戏,专心读书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然而“童星”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接连两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每次都是前几轮顺利通过,最后却因为身高被刷了下来。23岁的方超,身高只有1米65,按校方的说法,这很难与其他演员配戏。

  为了生计,方超只好离开家乡,从陕西来到上海一家小餐厅打工。一天,一位叫邵峰的青年演员到这家小餐厅就餐,一个服务员给他端来一碗面。“你---”看到服务员的拇指都快泡在汤里,邵峰正要发火,抬头一看,觉得服务员挺面熟的,仔细辨认才发现服务员竟是当年有“中国第一童星”之称的方超。

  “你怎么改行了?”邵峰随口问道。

  “我……”方超欲言又止,心里十分难受,尤其当他知道邵峰也是一位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演员后。

  “不要急,尤其是不要灰心。”邵峰对方超诚恳地说,“到北京去发展吧,我会尽力给你推荐。”

  方超骨子里是不愿求人的,曾有不少人让他去找曾合作过的斯琴高娃、潘虹、肖雄等“妈妈”帮忙引荐,但方超没有这么去做。如今,萍水相逢的邵峰主动关心他,又是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才使方超结束了在餐厅的两年打工生活,重返演艺圈。《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方贤,《乱世桃花》中的“咸菜”,《皇宫宝贝》里的小扣子,方超演得十分投入,日后走在大街上很多观众喊他“方贤”或“咸菜”时,他才开始摆脱沮丧。有趣的是,方超现在演的大部分是古装戏,他说:“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路,发展的空间能更大。”

  不过作为自由演员的方超,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履行合同的剧组,比如有一年他签了两部戏,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两个剧组解散了,使方超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就这样他还不能上告,因为北京的圈子很小,事情闹大后,别的剧组就不敢用你。看来,自由演员也不完全是自由的,就像“童星”本身的支撑力也是有限的一样。

  比起方超,马晓晴要顺利得多。但出乎别人意料的是,马晓晴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了一年便要求退学。她当时的“理论”在日后也影响了一些新人:“表演不是在课堂上学出来的,靠的是实践。”在《北京,你早》、《顽主》、《非常夏日》、《北京人在纽约》等颇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马晓晴都有出色的表现。1998年,她在电影《我也有爸爸》中出演一位身怀六甲的护士长而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马晓晴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对别的演员好的表演,甚至听歌感受到的那种状态,她都能受到启发,并融入自己个性化的表演中去。但眼下的马晓晴,想自由发挥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马晓晴曾经说过,她最想演的是神经错乱的角色,当然这是她急于开拓戏路的一种表示。而当适合她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少时,马晓晴又萌动了想当导演的想法,一部《花店》的剧本折腾了她好多年,因为拍摄经费难以筹措等原因,马晓晴的导演梦至今仍躺在“摇篮”里。

  当年“小英子”---今日女制片


  很多人都还记得电影《城南旧事》中小英子的那双纯洁而又带着淡淡忧郁的眼睛,19年前,一个叫沈洁的上海小姑娘,因此而成名。19年后的今天,已近而立之年的沈洁成了女老板---上海飞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城南旧事》是沈洁的“处女作”。但在这之前,沈洁已是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的小演员。比起其他的童星,她已有了“专业演员”的潜质。一片走红后,沈洁虽然又拍了不少戏,但都无法挑战“旧事”。当然,这并非是一个演技的问题,影视题材是否适合演员的形象和气质也很重要。

  1992年,沈洁高中毕业。因为想拥有一个更自我的天空,她只身来到日本求学。在选择专业时,她犹豫了半年。很多老师和朋友都建议她学表演,她出国时也是这样打算的。后来经常和身边的一些律师朋友聊天,发现法律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学科。”

  沈洁选择了法律,在大学读了四年。这四年的光阴,国内的观众对她已渐渐淡忘。谁知沈洁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去当律师,先是在一个电影财团的研究中心做研究员,一年以后,便和台湾的一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自己的“飞梵”公司。“不过法律专业没白学,剧组里的很多事务,我处理得比一般制片人要好。”沈洁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公司投拍的第一部戏是《婚姻的故事》,沈洁是该剧的制片人。小说《婚姻的故事》的作者是去年去世的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林海音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大学毕业后,沈洁每年去台湾,必定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为爷爷扫墓,一是去看林奶奶。林奶奶身边的很多人都说她俩长得很像,尤其是性格上,都是那种很单纯、很仗义的人。《婚姻的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三十年代江南的一段婚姻故事,沈洁读了小说很受感动,就竭力想拍成这部戏,她认为,这也是对林奶奶最好的纪念。

  电视剧《婚姻的故事》顺利拍完,沈洁不仅当了制片人,而且在剧中扮了一个单纯的女孩王韵怡,但她打算以后不再在自己的戏里扮演角色。她说:“当演员和制片人很矛盾,演员整天就在想怎么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琢磨自己的角色,去演得更好;而制片人考虑的却是制作周期和成本的问题。我要想制作好一部戏,就不能一心二用。”

  近二十年过去了,沈洁的外表显然有了明显的变化,但观众还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从银屏上看到她,尤其是“小英子”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

  “小婉君”---期待自然“转型”


  从8岁起,北京一户普通人家的小女孩金铭便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琼瑶苦心编织的“梦”中。第一个梦是《婉君》,金铭因成功塑造了剧中小婉君而走红两岸。这已经是十三年前的事了。

  当初在《婉君》里,琼瑶给“小小新娘”的戏只有两集,占全剧的九分之一。不料就这两集戏让金铭一下子“喧宾夺主”。为此琼瑶第二年来承德拍《雪珂》时,给扮演雪珂女儿“小雨点”的金铭的戏加到24集之多,整整翻了十二倍。

  之后,又是《青青河边草》、《望夫崖》、《熊猫》、《天涯歌女》……金铭悟性高、进戏快,戏里要哭,她有“自来水”,这常常使一旁的大演员看傻了。金铭演戏较真也是出名的,如《青青河边草》有场小草玩“老鹰抓小鸡”的戏,戏中有小草被富家子弟有意绊倒在地的情景。金铭跌了一次又一次,她既要表现出玩耍时的天真可爱,又要表现出小草受人欺侮的悲哀。当导演沈怡说声“OK”时,金铭的衣服早已湿透了。《雪珂》中还有一场戏是“小雨点”挨打,拍摄时,那些大人们谁都不忍心打她,她急得一个劲地对导演说:“真打我吧!”结果,大板子真朝她砸了下来……不仅如此,金铭还是童星中少见的歌星,当年推出的首张专辑《小雨点》风行一时,唱片公司为此收到了三十多万封听众来信,这个纪录至今还没有哪位歌星破过。

  如今正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金铭,虽说脸上稚气未褪,但谈吐中还是让人感觉她成熟了不少,她说:“很多人曾问我,你高中毕业怎么没去考艺术院校,因为我从来没有把演戏当成自己的专业。同样,只要不影响学业,我仍有可能抽空接戏。”

  金铭的新戏《拍案惊奇》是与苏有朋合作的,对于自己的角色,金铭说道:“这是一个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和大家对我的原来印象完全不同。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喜欢另类一点的我。”

  童星的启示


  “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的一种心态。童星的诞生,也使财运飞来。但这双重的“诱惑”与孩子将来的事业并不能划等号。

  其实,从童星到成人以后成为明星的并不多见。在内地,从童星到影后的只有一位---6岁时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反串小萝卜头、成人后凭借在电影《日出》中塑造交际花陈白露荣获中国电影百花奖影后的方舒;在香港,从童星到成人后二度问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只有冯宝宝。更多的童星,日后都“销声匿迹”了: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电影《泉水叮咚》中扮演喜燕而荣获第三届印度国际新青年最佳儿童女演员银象奖的王佳莹;九十年代在电影《变脸》中扮演狗娃而荣获珠海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的任莹……童年是短暂的,童年的生活对性格的形成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童星群体,许多童星的家长还是明智的,他们没有让孩子被童星的光环“套牢”。拿金铭来说,从1992年起,她连续三年没拍片子,这自然也是父母怕她误正业---读书。但读书对金铭来说,也从来是像拍片一样认真,每门功课都在95分以上,连续七年被北京东城区评为三好学生,这也为她日后考入名牌大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金铭说:“有人说现在我读的专业是因为我从小就有当外交家的梦想,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就像我拍戏之前也没有当童星的梦想一样。就是成了童星,我还想过有一天改行当医生呢。秀兰·邓波儿由童星成为优秀外交家,里根由一个演员成为美国总统,这些都不是他们早先能预料的事。”

  走出迷茫的方超现在对以往的生活也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人总想完美地过一辈子,我毕竟有过这段经历,能留在别人的记忆里,对我就是一种安慰。小时候我不懂,所以我不希望观众把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相比,毕竟时代不同了。我并不反对让孩子去拍戏,这可以作为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不赞成让孩子拍戏太多,因为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让孩子长大有了识别能力后再去选择职业,这会对他更负责。”方超的感慨是值得深思的。童星的经历会让这些孩子体验到一般孩子所没有的生活,这样的阅历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发生重要的影响。但成为了童星,并不意味着规定了他们未来的生活道路甚至是职业取向。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也面临着成长以后的多种选择。或许是因为童星的光环,因为得到的荣誉和受到更多的关注,使他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期待,也使观众对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对此,不仅是童星的家长,整个社会都应当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即:这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文汇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