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北京老城墙 一步一慨叹

作者:亓乐义  发表:2002-10-07 17: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以前四处是城墙,一位老北京回忆他小的时候,在崇文门的明代内墙边玩耍,几米外就是护城河,人来人往,谁也不觉得城墙有什么特别。

  直到一九六○年代后期,毛泽东一声令下,城墙被拆,原址底下改建地铁。当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梁思成,听到他护城的心愿破灭,当场放声痛哭。

  事隔多年,这位老北京小时记忆里的城墙,再度浮现他的眼前,当年肃穆而残断的城墙,五百多年后变成今日的遗址公园,一片绿意,让人感慨于时代的变迁。

  北京明代城墙遗址公园,东起东便门脚楼,西至崇文门,北连北京车站,南接崇文门东大街,总面积约十三公顷。这个三角地带,多年来一直是违章住户和小贩商家的生活圈,代表小市民生活的缩影,他们的去留,也印证北京这几年的变化。

  明城遗址公园的布局、栽种乃至景点的设计都非常讲究。公园由一条两米宽的曲线形人行步道贯穿其间,顺着城墙的伸展,沿途设置“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四个景点,全长不足二公里,却为游客提供一个短暂的休闲去处。

  有意思的是,明城遗址公园开放头几天,游走观赏的民众很多是原住户,他们拆迁之后重游故地,二三人围成一圈,比手画脚,细数当年种种,吸引一旁的游客,大家凑在一起,听听老北京口中的这段历史。

  一位老大爷点着烟,眯着满脸皱纹的双眼说,城墙是在一九六八年拆的,当时喊出“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口号,毛泽东一道命令,动员铁道兵拆墙,附近老百姓群起响应,有的浑水摸鱼,把拆下的城砖带回家,盖成房舍或围起猪圈,可以说,在那个年代,谁都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

  这几年北京发展得很快,民众生活改善之余,自然想到文化之类的事,老太爷听了这番话,吸了一大口烟说,嘿,文化,那么容易吗;眼旁一些市民为拍照留影,踏进草坪,踩断人行道旁的菊花,穿着制服的城管人员,不时劝阻游客离开草坪,这一幕幕,连老大爷都不以为然。

  什么叫文化?一位消瘦的大学教员说,他认识一个俄罗斯人,薪水仅够糊口,但他每当去剧院时,都西装笔挺,有一次下大雪,他把黑亮的皮鞋放在包里,进了剧院后再换下他湿脏的大雪鞋,正式而庄重的入座。因此文化和财富没有必然关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